小南埡鐵路物流中心。新華網發(賀奎 攝)
新華網重慶10月22日電(劉文靜)“當前,江津正在借國家戰略之大勢,謀服務全局之新篇。”10月22日,在重慶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扛起新使命 區縣談落實”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江津區專場上,江津區委書記、區政府區長唐大軍&&,江津整體推進內陸開放、先進製造、城鄉融合、供給服務“四輪驅動”,正全力建設現代化新重慶樞紐之城。
“江津依江而名,以産而興,因文而盛,乘勢而進。”唐大軍介紹,江津因地處長江要津而得名,擁有127公里長江“黃金水道”和珞璜、蘭家沱等國家級深水良港,是西部陸海新通道的南向鐵海聯運班列主到發地。江津是全市唯一擁有裝備製造、食品·糧油加工、工業互聯網三個國家新型工業化産業示範基地的區縣,擁有西部最大的農産品批發市場、重慶最大的光伏産業。江津有1800餘年建制史,是重慶首個市級歷史文化名城。
江津全力建強西部陸海新通道重慶主樞紐,放大江津發展“最大優勢”。重慶樞紐港産業園、江津綜保區、小南埡鐵路物流中心等構築了江津開放發展的“四梁八柱”,多式聯運體系無縫銜接,中歐、中老、中越、成渝等10余條班列常態化開行,拉近了江津與世界的距離。鐵海聯運2天即可出海出境,國際鐵路班列5天直達東盟,12天可達歐洲。西部陸海新通道江津班列開行實現貨量、貨值連續三年翻番。
江津着力打造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先進製造業新高地,夯實江津經濟“最強底盤”。“江津基本形成了汽車及其零部件、消費品、先進材料、裝備製造、電子信息為主導的5大製造業集群,工業總産值超過2000億元。”唐大軍&&,江津以科技創新推動傳統企業轉型升級,不斷邁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瞄準新賽道,布局未來産業、新興産業,發展新質生産力,把握工業發展主動權。到2027年,江津工業總産值力爭突破3000億元。
江津着力打造城鄉融合發展宜居宜業新高地,鋪展江津城鄉“最美畫卷”。作為“萬里長江入渝第一區”,江津扛起“上游責任”,築牢長江上游生態屏障。江津是中國生態硒城,土壤90.2%富硒。市郊鐵路江跳線客運量累計突破2000萬人次,“軌道上的都市區”帶動江津每天對外通勤超10萬人次,“津鷹計劃”構築起近悅遠來的人才生態。
江津着力打造服務高品質生活新高地,全面豐富江津“最優供給”。江津致力於利用樞紐優勢和資源稟賦,建設服務主城、服務大都市區的“通道後花園”。江津有10個大型專業市場,雙福國際農貿城更是西南地區最大的“菜籃子”“果籃子”,此外還有全市最大的糧油食品加工基地、西南最大的清香型白酒基地。“江津‘開門’保供,讓這座城市有着不一樣的煙火氣。江津,正全力打造有看頭、有耍頭、有買頭的休閒度假旅游目的地。”唐大軍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