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慶市首屆普通中小學思政課教師教學基本功競賽現場決賽在璧山區舉行。南華中學《注重“三個強化” 推進思政教育高質量發展》思政教育工作案例,作為全市6個學校案例代表之一在決賽現場展出。
展出現場。
現場案例展板介紹,為進一步發揮思政課程鑄魂育人作用,重慶市南華中學校緊緊圍繞“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根本問題,強化黨建引領、豐富育人載體、建強隊伍建設,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力推進思政課建設,努力培養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青年。
整體思維導圖。
堅持黨建引領,推動思政教育篤行又致遠
學校充分發揮好黨委引領作用,在思政教師引進、教材選用、課程建設等方面實施“年級+職能部門+黨支部+黨委”四級審核機制,堅持“凡選必審”,確保符合主流價值和學生口味。實施“教學督導+推門聽課+學生評價+視頻查課”四維聯動督查機制。嚴格執行思政講座、研討交流等“一事一報”審核,確保不出現意識形態問題。
打造“黨員—黨支部—黨委委員—黨委副書記—黨委書記”黨建引領體系、“教師—備課組—教研組—教學副校長—校長”思政教學體系、“學生—教師—年級主任—分管副校長—校長”思政管理體系,每位校級幹部分管一個年級,將黨支部、思政教育隊伍分設在初高中6個年級上,做好管理、教學“雙組織”建設,從教研組長、學科組長等優秀教師隊伍中選優配強6名年級思政教育組長作為年級幹事,全面參與年級管理,確保思政教育落地落實。發揮黨員帶頭作用,黨小組與各備課組結對,確保思政課程教育到位。
把好組織關思維導圖。
構建宣傳櫥窗、微信公眾號、抖音、微信視頻號、校園電視台等線上線下宣傳矩陣,開設黨團隊共建、學生業餘黨校、節日主題活動、紅色黨性教育等黨建領航系列思政宣傳專欄,對涉及大思政教育的優秀師生、教學科研、大型活動等進行專題報道,近兩年,官微發稿580余條,對外宣傳200余條,學校連續5年被評為區教育宣傳信息工作先進單位。
舞蹈《星·火》獲2022年全國第二屆中外人文交流小使者舞蹈展演一等獎。
豐富育人載體,賦能思政教育走新更走心
南華中學建好學校“四館”(即黨史館、校史館、書畫館、國學館)暨地方黨史展示基地,集中展示中國共産黨人的精神譜係和渝北地方黨史百年光輝歷程,打造思政教育書吧,開發線上課程、VR展館,面向師生常態開展線上線下國學大講堂、紅色故事薈等活動,以課程化、專業性、沉浸式方式引導廣大師生厚植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情感。
新生開展黨史校史愛國主義教育。
此外,學校還通過思政鑄魂“主陣地”、課程建設“主戰場”、課堂教學“主渠道”等“黨建+課程思政”育人體系,打造“分管校領導+黨支部書記+黨員教師+班主任+思政教師+學科教師”“六級協同”思政團隊,實現全員育人;建立黨建“1+N”工作載體,“1”為年級黨支部,“N”為班級、團委、少隊委、社團、學管會等學生長期或短期參加的班團組織,成立學生業餘黨校,開設特色課程,實現全方位育人;統整國家課程、地方課程、校本課程,圍繞政治認同、家國情懷等重點,深入挖掘和凝練學科思政元素,將黨的歷史和建黨精神等轉化為生動鮮活的課程資源,同時結合學校 85 年的辦學史,將學校發展史、校友先進事跡等紅色基因與思政課程相融合,以主題活動的形式結合德育工作實際,貫穿於初高中6年,做到全過程育人。
2024年5月,學校出版自主研發的大思政課程讀本《青春之中華》並將其納入日常課程。《育心鑄魂,立德樹人》 獲重慶市 2022年“一校一案”落實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典型案例一等獎。
學校出版自主研發的大思政課程讀本《青春之中華》並將其納入日常課程。
南華中學積極提升第二課堂育人效果,創新開展開學第一課、微黨課、團隊課、思政課、德育實踐課、志願服務課、紅色研學課等“黨建+七課”學習,結合校園體藝科技節、演講比賽、主題書畫展等文化活動,組織觀看主題話劇《心靈長征》、大型紅色歷史舞&劇《重慶·1949》等特色活動,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紅色革命文化。黨委書記、校長以思想引領為主題帶頭在升旗儀式、入學教育、開學典禮、畢業典禮等儀式上,開展《青春之中華》大思政第一課、《追尋紅色記憶,傳承革命精神》開學微黨課等系列思政教育,引導南華學子立大志、成大才。
學校還充分發揮周邊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資源優勢,每學期以研究性學習或班團活動的形式,組織學生利用各種法定節日、傳統節日、歷史人物和重大歷史事件紀念日等,圍繞紅色研學、文化傳承等主題,走進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多形式開展社會實踐活動,組建寒暑假社會實踐團隊,開設“行走的思政課堂”,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增長才幹、提升本領。每年3月,開展清明祭奠英烈和學雷鋒活動;每年12月,開展進社區紅色宣講、志願服務等黨團隊共建活動,傳承革命精神,凝聚奮進力量。
開展社區結對共建志願活動。
學校還定期邀請戲曲家、書畫家、作家等進校園擔任思政教育教師,用青少年熟悉的語言、鮮活的事例、身邊的典型和喜聞樂見的形式,把黨的創新理論講明白、講透徹。
強化隊伍建設,確保思政教師有才更有料
學校深入重點師範院校開展校園招聘、做好定向師範生培養,鼓勵優秀退休教師投身思政教育,推動青年人才培養和銀齡優教相結合,優化師資隊伍。大力培養年級思政組長,面向青年才俊招募“新銳領航隊”成員10名,分配到各職能部門學習鍛煉,助力培養一支高素質幹部隊伍。
發揮市級“雙帶頭人”段紅梅工作室、“心晴”班主任工作室等名師團隊及80余名高級教師的示範帶動作用,實施“雛雁隨航”“鴻雁護航”“頭雁領航”“三雁”培訓計劃,建立教師梯級成長培養體系。開展區內“三華”高中、“1+4”初中領雁工程聯合教研,打造名校雙師、名校聯盟、英語口語為主的“三雲課堂”,優質資源共建共享。
堅持把師德師風建設放到教師隊伍建設首位,引導廣大教師嚴守紀律規矩。完善師德師風考核、評價、監督、獎懲機制,&&師德師風考核細則,廉潔從政、廉潔從教十不準等規章制度10余項,堅持對師德違規行為“零容忍”,實行師德考核評價“一票否決”。
南華中學相關負責人&&,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學校將始終堅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紮實推進落實學校大思政課建設,推動學校辦好思政課、教師教好思政課、學生學好思政課,不斷開創學校思政教育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