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喬宇
江北區組織幹部、職工旁聽養老保險領域相關案件庭審。江北區紀委監委供圖
九龍坡區紀委監委開展養老保險信息“雙改”突出問題集中核查。九龍坡區紀委監委供圖
“咦?這個江北的王強(化名)社保繳費怎麼由幾段構成呢?”“情況不對勁!”
不久前,一條異常數據引起了正在“飛行檢查”的重慶市人社局工作人員注意。他們隨即前往江北區社保中心查閱原始檔案,發現王強的社保信息竟然被“雙改”了。
社保信息“雙改”即身份證號碼、姓名等關鍵信息先後或同時發生變更。其實,參保人員因姓名變更、身份證號碼升位或信息錄入錯誤等原因,經有關單位確認後,變更個人身份信息同步進行“雙改”,是一項正常的經辦業務形態。但王強社保賬號的“雙改”卻顯得十分蹊蹺——首先,王強的社保繳納權益由兩個社保賬號合併而來;其次,原本的兩個社保賬號均進行了信息“雙改”,且王強的姓名及身份證號跟原來的完全不一致。
直覺告訴工作人員,這條數據疑點很大!
一場養老保險領域的專項整治,由此拉開帷幕。
以為“名利雙收”的買賣,卻成了最虧本的生意
王強的異常信息被發現後,市人社局檢查人員立即對其社保繳納單位——某國有控股集團公司的社保業務經辦人員陳翔(化名)進行詢問,但陳翔並未解釋清楚王強的就職參保情況。隨後,市人社局交辦該公司所在地的江北區人社局進一步核查。很快,江北區人社局聯合公安機關查清了陳翔違法幫助非本單位職工王強佔用他人社保賬戶養老保險繳費權益的事實,且兩人之間疑似存在不正當經濟往來。
江北區人力社保局會同區公安局將陳翔的問題線索移交給了江北區紀委監委。江北區紀委監委循線深挖,發現陳翔於2009年至2020年期間,違規為包括王強在內的9名非該集團職工辦理和繳納社保,並收受他人財物97萬餘元,造成國有資金和社保資金損失。
在與辦案人員談話中,陳翔袒露了真實想法。他稱自己進入集團公司好些年了,但事業起色卻不大,就想劍走偏鋒,想方設法跟同事們搞好關係、結交領導。2008年底的時候,就有同事來找到陳翔,想讓其為自己的親戚以集團職工的身份參保。陳翔覺得拉關係的機會來了,於是絞盡腦汁設計精密的操作方案,鑽制度空子,通過“雙改”偷梁換柱,非法佔有原有的社保權益,然後再向社保部門提供虛假工作證明和工資發放表,將他人“偽裝”成本單位職工,用單位資金為其參保繳費。
在同事問到陳翔需要多少錢的時候,他為了讓對方覺得自己確實是單純幫忙,便煞有介事地按照社保單繳費金額大致算了一個有整有零的費用。同事也積極配合陳翔自導自演的戲碼,按照單子上的金額送上“好處費”。收到錢後,陳翔暗自竊喜:“既可結交關係,又能撈取好處,簡直名利雙收!”
陳翔長期在社保辦理崗位上,自詡為集團公司社保業務“第一人”,沒人比他更懂政策,單位的社保數據信息和操作手法也只有自己掌握。第一次“操刀”成功後,他膽子越來越大,從偷梁換柱到直接新增參保人,把集團公司社保業務當成自己的“自留地”。
然而聰明反被聰明誤,陳翔以為能瞞天過海,結果作繭自縛。隨着大數據篩查和監管力度的加大,他的違法行為浮出水面、無所遁形,最終用後半生的前程為自己的不法行為埋單,這樁他自以為“名利雙收”的買賣,現在看來卻成最虧本的生意。
“養老保險事關群眾切身利益和社會穩定大局。查辦案件的過程中,我們發現陳翔是利用了信息差和制度漏洞作案,這可能並不是個案。”江北區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介紹,發現問題後,該區紀委監委隨即向市紀委監委報告相關情況,並督促區人社局進一步排查問題、制定整改措施。
提取疑點數據10.41萬條進行分類核查
接到江北區紀委監委的報告,市紀委監委經過分析研判,決定由市紀委監委第八監督檢查室牽頭,召集駐市人社局紀檢監察組、江北區紀委監委,組成“室組地”聯動解剖陳翔嚴重違紀違法案,找出問題癥結。
專題分析騙取套取社保基金突出問題後,市紀委監委向市人力社保局制發紀檢監察建議書,推動開展社保數據治理、“一人多個社保編號”清理。
同時,“室組地”協同社保部門以養老保險信息“雙改”問題為“小切口”,開展養老保險領域專項整治,構建起市紀委監委全程指導、“組地”紀檢監察機構聯動、職能部門安排部署、區縣狠抓落實的工作格局。
開展專項整治,摸清底數是第一步。
“參保人員因姓名變更、身份證號碼升位等原因變更個人身份信息,同步進行社保經辦‘雙改’,其實是一項普通業務。但有些不法分子正是利用這一點,‘偷梁換柱’冒用他人社保權益。”市人社局有關負責人介紹。
駐市人社局紀檢監察組督促市人社局對養老保險“雙改”疑點數據大起底。從“智慧人社”系統提取全口徑歷史存量疑點數據10.41萬條,劃分成高、中、低風險三類,按照風險優先級進行分類核查,通過“大數據+人工核查”發現疑似佔用他人社保權益、疑似佔用他人資格辦理補繳等一大批重點異常數據。
起底之後,在市紀委監委統一指導下,各區縣紀委監委全程跟進監督專項整治工作,建立“周報表、月調度、及時移”工作機制,深挖徹查異常數據背後的履職不力、以權謀私、廉潔失守等問題,嚴肅查處養老保險領域的違紀違法問題。同時聯動公安機關,嚴厲打擊欺詐騙保等違法犯罪行為。
“針對重點異常數據,我們與社保部門每週交換意見、會商問題,並協調公安、稅務等部門提供信息配合核查工作。發現疑似問題線索的及時介入處置。”璧山區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介紹,該區加強與駐市人社局紀檢監察組“組地”聯動,通過數據共享、問題共研等方式,及時溝通交流工作情況,通過“組”在面上“督”,“地”在點上“促”,貫穿監督力量,推動專項整治工作走深走實。
“分厘歸倉”為群眾守好每一分“養老錢”
堵塞制度漏洞,是專項整治重要目的。
“組地”同向發力,督促各級社保部門對照陳翔案深入查找問題,按照共性問題統一改,個性問題精準改的工作思路,市、區(縣)兩級共同織牢制度籠子,同時推動市人社局建立社保經辦風險全量問題庫。在此基礎上升級“智慧人社”系統,累計嵌入385條稽核風控規則,建立業務辦理差錯問責辦法、多跨協同數據共享等制度機制,完善政策、經辦、信息、監督“四位一體”風險防控體系。
各區縣則聚焦“地方特色”,對症下藥,通過完善內控制度、優化權力運行機制、規範辦理流程等,消除養老保險經辦環節存在的風險隱患。
專項治理中,巴南區紀委監委就通過跨區域聯動監督,追回了一筆十年前違規領取的養老金。
通過梳理上級交辦件,巴南區紀委監委對一起由巴南區、墊江縣兩區縣人力社保局共同辦理的舉報事項保持高度關注。該舉報直指重慶機床(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重慶機床廠)已故員工董某某的家屬,為董某某辦理死亡待遇時,涉嫌騙取社會保險基金。其中董某某辦理退休地為巴南區,涉嫌辦理虛假證明材料地為墊江縣。
在巴南區紀委監委督促下,巴南區人力社保局迅速成立調查小組,與墊江縣人力社保局共同調查取證。通過詢問相關工作人員、收集調查董某某戶口登出證明、死亡證明等資料,調查小組發現,董某某真實死亡時間是2014年4月,但其女兒將董某某死亡時間申報為2015年5月,並取得虛假的死亡時間證明,再持該證明到公安機關辦理董某某戶籍登出證明。就這樣,董某某家屬多領取董某某養老金4萬餘元,涉嫌欺詐騙保。
在核查過程中,巴南區人力社保局發現墊江縣新民鎮明月村村幹部趙某某涉嫌出具董某某死亡時間的虛假證明。根據相關線索,紀檢監察機關查實了趙某某工作疏忽,責任落實不到位,未核實董某某死亡時間,便出具虛假證明,導致董某某養老金被違規領取的問題。目前,趙某某已受到相應處理。
查辦案件是手段,確保社保資金“分厘歸倉”是關鍵。巴南區紀委監委聯動墊江縣紀委監委、相關部門,及時追回了被違規領取的養老金。
舉一反三,強化整改。巴南區紀委監委緊盯養老社保登記、轉移接續、待遇核定、待遇發放、資格認證等關鍵環節,梳理出廉政風險點193條,督促職能部門制定專門措施、務實整改,同步加大社保領域欺詐騙保行為的打擊力度,今年以來,督促相關部門清退違規參保21人,追回違規領取資金15萬餘元,為群眾守好每一分“養老錢”。
近日,九龍坡區紀委監委與區人社局在調度會上達成共識,由區人社局牽頭,組建養老保險金追繳工作組,排查梳理出涉及的單位和企業,及時追回資金,挽回損失。截至9月底,查處整治騙取套取社保基金案件13件,涉案金額100.01萬元,已追回流失基金73.53萬元。
此外,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緊盯養老保險金追回整改工作,要求“組地”靠前監督,一方面督促社保部門向本人或家屬講政策、普法律,詳細解答退款等事宜,並指導其結合自身實際情況採用適宜方式退費,讓其主動整改。另一方面督促公安機關依法追繳違法資金。
目前,通過養老保險領域專項整治,監督推動全市人社系統集中核查同類高風險疑點數據3844條,清退違規領取養老保險待遇202人,追回社保基金257萬元,批評教育和處理530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