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重慶10月17日電(邵以南)“天然氣燃燒排放的氣體對環境有沒有影響?”“最近天氣這麼熱,你們對球罐有什麼安全措施?”近日,20位市民代表在江北區經濟信息委的組織下,走進重慶燃氣集團輸配分公司頭塘儲配站,了解燃氣儲輸配、安全供給、智慧化管理,提出問題。
這是重慶市江北區2024年“政府開放周”的首場活動。連日來,當地圍繞“政務公開面對面、便民利企零距離”主題,邀請群眾代表、企業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走進20個政府部門,參觀和體驗重點項目建設、安全生産管理、公共資源交易、生態環境保護、醫保、托育、反詐、文明養寵、社會救助等政務工作,讓政民溝通“零距離”。

市民代表與重慶燃氣輸配分公司工作人員現場交流。新華網發(江北區委宣傳部供圖)
“天然氣燃燒後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對環境沒有影響。另外,我們使用SCADA系統對球罐內部的溫度、壓力進行實時監控,還有值班人員24小時開展安全巡查,請大家放心。”重慶燃氣輸配分公司安全總監楊湖説。
重慶中心城區之一的江北,常住人口近100萬。政府工作幹得好不好,群眾感受最直接、群眾受益最重要、群眾滿意最關鍵。2021年,江北區在全市率先開展“政府開放日”系列活動,政府機關敞開大門,組織參觀、座談、體驗、宣講等,讓公眾了解政府運行、理解政府決策、參與政府治理、監督政府工作。2023年,江北區又舉行重慶首個“政府開放周”系列活動,受到社會好評。
“通過真真切切聽取群眾代表的心聲,使我們更加有效了解群眾的需求,從而更好地解決他們的問題。”江北區委書記、區長陶世祥介紹,這三年,通過舉辦“政府開放周”活動,累計解決群眾合理訴求、解答群眾政策諮詢385個,不僅加快推動了服務型政府建設,也切實保障了群眾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
“開門納諫”回應群眾關切
9月25日,在北濱路東延伸段(一期)廊橋水岸工區施工現場,10位市民代表聽取工程進度介紹。得知工程年底將完成主體結構,力爭明年上半年竣工,市民譚強説:“希望早投用、早見效!”
譚強是江北區政府開放活動的老朋友。在2021年,他就十分關心北濱路下一步的打造。對此,江北區交通運輸委分享了北濱路東延伸段研究論證相關情況,並&&項目“將在2022年底開工”。

工作人員向市民代表介紹北濱路東延伸段研究論證相關情況。新華網發(江北區委宣傳部供圖)
北濱路東延伸段工程,是江北近年推動的一件大事。整個項目起於北濱二路塔子山、止於金科太陽海岸,全長11.2公里,建成後將為廣大市民提供更多的通行便利、親水空間、休閒去處以及消費、文化空間。
通過江岸消落帶綜合治理,北濱路東延伸段將打造一批親水休閒節點。“是好事,恐怕也有新問題。”譚強説,“來玩的人多了,停車怎麼辦?”
“在我們將充分利用橋下空間和零星地塊,打造停車、充電場地設施,為市民提供更多便利。”江北區交通運輸委副主任楊曉鵬的回應,得到市民代表一致認可。
對於群眾關切,要聽、要答、更要辦。
市民焦慶玲説,這一年,觀音橋商圈交通升級的進度“肉眼可見”。
焦慶玲去年參加了一場江北區“政府開放周”活動。針對觀音橋商圈的交通狀況,她開門見山:“特別是周末、節假日的時候,觀音橋人流量大,交通非常擁堵,政府應該抓緊解決。”
“我們將構建觀音橋商圈第二環道,利用地下空間,有效緩減地上交通壓力。”江北區規劃自然資源局市政交通科科長童浩當場回復。
觀音橋商圈日均人流量超50萬人次,是江北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首選區”的主戰場。眼下,當地正通過優化路網和內部循環來提升商圈交通。其中,已經開工的觀北路、黃觀路、觀興路等道路以及小苑片區、鷂子丘片區的次支路網,將在兩年內陸續完工投用;觀東路前期工作也在推進,建成後將在觀音橋片區形成總長約12公里的“兩橫兩縱”地下道路骨架體系。
“政民互動”促進共治共建
重慶媒體曾用“辣味十足”來描述江北市民的問政。
這個印象來自2021年江北區“政府開放日”的一場座談。
“現在年輕人喜歡點外賣,你們怎麼監管外賣餐館食品安全?”
“我住的小區電梯比較老舊,如果出現電梯困人怎麼辦?”
這些見人見事的具體問題,也是關係群眾安全感獲得感的熱點、難點。幾個部門負責人現場解答後,又反復向群眾確認是否講解清楚。
零距離互動催化共建共治。截至目前,江北區“互聯網+明廚亮灶監管系統”,已覆蓋轄區3000余家涉老涉小、集中供餐、外賣等餐飲單位;全域開展城市體檢,近年累計改造老舊小區86個、292萬㎡。
“報名非常踴躍,有的市民朋友還希望能夠參加多場活動。”江北區政府辦主任汪志宇説,和以往一樣,今年的江北區“政府開放周”系列活動提前發布公告,以“零門檻”邀約彰顯公開誠意:只要是在江北區工作、生活、學習,關心江北發展且年滿18周歲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公民以及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企業代表,都可以報名參加。

重慶市高新技術企業協會為“高新技術企業服務工作站”授牌。新華網發(江北區委宣傳部供圖)
在港城工業園區管委會,80家科技型企業代表見證園區“高新技術企業服務工作站”揭牌。多部門現場答疑,讓企業了解全區科技創新工作進展,更好掌握科技創新相關政策。
在工商銀行建北支行,群眾通過醫保自助服務一體機,現場體驗醫保業務“網上辦”“就近辦”。工作人員將群眾意見和建議記錄在冊,作為下一步改進工作的參考依據。
在觀音橋街道春暉社區,農業、公安部門聯合社區,普及狂犬病防控知識,倡導依法養寵、科學養寵、文明養寵,還請來獸醫專家開展寵物義診。
市民童福蓉説:“‘政府開放日’活動很接地氣,讓我們看到政府高效透明的工作舉措和實實在在的成果。我要把感受和體會帶給身邊的朋友,共同把江北建設好、管理好。”
“我們不斷優化政務公開方式渠道,將‘政府開放周’搭建成為政民互動的有效平台。”陶世祥&&,接下來,江北區將更好發揮政務公開功能作用,把人民群眾的關注點作為黨委、政府工作的着力點,把“群眾的呼聲”變成“滿意的掌聲”,以高質量政務公開助推現代化新重慶建設,也助力超大城市治理能力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