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4月23日,重慶數字化城市運行和治理中心內,政府各相關部門的工作人員正在有序工作。新華社記者 劉潺 攝

2022年5月7日,在重慶永川區智慧城市數字指揮大廳,工作人員利用生態環境智慧綜合監管平台進行監測、分析。新華社記者 王全超 攝

2024年4月19日,工作人員在重慶江北區數字化城市運行和治理中心作業。新華社記者 王全超 攝

2019年1月15日,重慶渝北區紀委監委工作人員利用“四風”問題監督系統進行線索分析。新華社記者 王全超 攝

2024年7月30日,重慶萬州區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的一名工作人員在萬州區鐵峰鄉富強村的地質災害點檢查監測設備運行情況。新華社記者 劉潺 攝

2022年8月21日,在重慶舉辦的2022中國國際智能産業博覽會重慶展館內,非開挖管道檢測機器人在進行作業演示。新華社記者 黃偉 攝

2019年6月,工作人員正在檢修5G設備,助力數字重慶建設。中國電信重慶分公司 供圖

2023年2月23日,重慶雲谷·永川大數據産業園,工作人員通過5G雲代駕艙遠程實時監控運行中的車內無安全員自動駕駛車輛。新華社記者 黃偉 攝

左圖:2021年8月23日,觀眾在重慶舉辦的2021中國國際智能産業博覽會重慶永川館體驗“智慧醫療”。新華社記者 王全超 攝
右圖:2021年4月28日,長城汽車重慶永川生産基地工作人員在“智慧健康小屋”內體驗智慧醫療服務。新華社記者 王全超 攝

2023年4月28日拍攝的竣工亮相的重慶九龍坡區謝家灣街道民主村片區城市更新項目(一期)。新華社記者 黃偉 攝
2024年2月14日,游客在重慶南岸區龍門浩老街觀光。新華社記者 王全超 攝

2022年3月8日,游客在重慶渝中區戴家巷體驗崖壁步道。新華社記者 王全超 攝

2024年 7月28日,游客在重慶南岸區龍門浩老街·下浩裏參觀。新華社記者 黃偉 攝

2023年4月28日,重慶九龍坡區謝家灣街道民主村片區城市更新項目(一期)正式竣工亮相。新華社記者 黃偉 攝

2024年5月30日,游客在重慶渝中區山城巷觀光。新華社記者 王全超 攝

2023年 1月27日,市民在重慶江北區北倉文創街區游覽。新華社記者 王全超 攝

2023年2月10日晚拍攝的重慶渝中區十八梯傳統風貌區和遠處高樓林立的解放碑CBD夜景。新華社記者 黃偉 攝

2023年3月31日,在重慶首個公園式婚姻登記機構——重慶市兩江新區婚姻登記處,一對新人領取結婚證後拍照留影。新華社記者 黃偉 攝

2021年10月5日,游客在重慶南岸區南坪街道正街社區“超級80街”的綠皮火車打卡點拍照留念。新華社記者 黃偉 攝

2021年12月6日,老年人在重慶江北區大石壩街道正街社區養老助餐服務站用餐。新華社記者 王全超 攝

2023年11月28日,重慶江北區大石壩街道正街社區的網格員余白楊(左)和同事在辦公室整理信息。新華社記者 王全超 攝

2021年1月1日拍攝的重慶南岸區城市會客廳彈子石老街街景。新華社發

2021年4月27日,重慶沙坪壩區磁器口派出所社區民警何巧(左)在磁建村社區警務室調解室與聾啞群眾交流。新華社記者 王全超 攝

2019年6月27日,重慶九龍坡區二郎街道鋼球小區,垃圾分類巡檢員為居民提供垃圾分類諮詢服務。新華社記者 劉潺 攝

2023年4月12日,重慶沙坪壩區“紅岩·銀齡”養老護理員大賽暨“助餐、助浴、助潔”服務技能大賽緊張進行中。新華社記者 劉潺 攝

2022年7月26日拍攝的實施老舊小區改造後的重慶大足區棠香街道海棠社區。重慶市大足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 供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