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努力實現救助資源統籌銜接、救助信息聚合共享、救助效率有效提升,讓社會經濟發展成果惠及困難群眾,切實兜住兜好基本民生底線,9月26日,江北區民政局在社會救助服務聯合體開展主題為“小江薈力 共享幸福+”的“政府開放周”活動。
活動前期,江北區民政局會同華新街街道,依託社會救助服務聯合體平台,創新採用“線上線下聯動”模式,通過深入社區摸排與線上廣泛徵集,細緻入微地收集了救助服務對象的具體需求,建立了詳實的“心願庫”。活動現場開展了“愛不缺席·共築希望‘微心願’認領公益活動”。來自愛心企業、社會組織及個人的代表們紛紛攜帶“微心願”物資前來,親手將這份來自社會各界的關愛傳遞給受助家庭。心願雖小,卻滿載着對生活的嚮往與期盼,如“一個奧特曼玩具”為孩子的童年添彩,“一台電風扇”帶來夏日的清涼,“一個保溫杯”溫暖了日常飲水時光。

DIY小雛菊盆栽創意手工活動
在就業技能培訓現場,困難群眾志願者成楊正在向困難群眾傳授DIY小雛菊盆栽創意手工。成楊是一名下崗失業的工人,是江北區社會救助服務聯合體組織的志願者,常年免費幫助困難群眾中的手工愛好者學習就業技能。

咖啡義賣公益活動
“一杯咖啡、一份愛心、一個故事”,“一杯華心”品牌咖啡也在救助服務聯合體正式上線,將味蕾的滿足和愛心的奉獻完美融合。每一滴咖啡,都代表着溫暖和希望;每一杯咖啡,都承載着濃濃的“幸福味道”……在這裡,每賣出一杯咖啡,就會捐贈一元至公益陽光基金用於支持、幫助困難群眾,讓他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江北區民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2023年11月,江北區以“小江薈”為社會救助服務聯合體品牌,按照“黨建引領、系統集成、規範高效、共建共享”原則,依託12345工作模式,縱向完成了區、鎮街、村(社區)三級社會救助服務聯合體站點建設,依託“黨建網格驛站”設立了社會救助網格服務點,切實將社會救助工作觸角延伸到網格,打通困難救助的“最後一米”;橫向通過強化部門間溝通協作,優化救助模式,打破部門間數據壁壘,形成部門間救助合力,擴升救助效率,提高救助精度。通過吸引社會資源共同參與、社會組織入駐、政府購買服務等多種形式,暢通各類力量參與社會救助的渠道;充分發揮共級救助服務聯合體樞紐作用,廣泛收集困難群眾需求信息,整合資源進行供需匹配,為困難群眾提供精準服務。自運營以來,積極為全區困難群眾提供各類場景式體驗服務,累計開展遠程醫療128人次、心理諮詢35場惠及1250人次、就業培訓62場惠及1560人次,幫助3名低邊人員實現再就業,直播68場惠及1萬人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