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我點一份套餐”“我還要添一點米飯……”走進渝北區總工會龍湖社區共享健康食堂,外賣小哥、環衛工人等正有序排隊打餐。工作之餘,這裡是戶外勞動者用餐休閒的溫暖港灣,日常工作時,他們又化身社區“編外”網格員,將一手動態信息及時反饋給社區,實現“服務”與“被服務”的雙向奔赴。
據渝北區龍溪街道龍湖社區黨委書記彭小莉介紹,共享健康食堂於今年8月中旬對外開放,是一個集用餐、休息、活動、培訓等為一體的工會共享食堂,可為轄區職工、居民、新業態勞動者、困難人員提供工會專屬優惠。
社區居民在共享健康食堂點餐。熊桂偉 攝
其中,針對戶外勞動者、60歲以上老年人、退役軍人(軍烈屬)、僑胞僑屬等群體,可享四葷四素一湯15元的普惠價優惠;針對低保戶、五保戶、持證殘疾人,在得到龍湖社區資格認證後,可享受10元一餐特惠價優惠。
“之前我們都是在周邊飯店吃,現在這裡更方便了,價格便宜又乾淨衞生。”龍湖社區環衛工人廖敏是共享健康食堂的忠實“粉絲”,自8月中旬食堂對外開放以來,廖敏每週都會來食堂用餐2至3次。
眾多戶外勞動者用餐。熊桂偉 攝
此外,食堂還充分整合資源,在做好門店服務的基礎上拓展“社區共享食堂+N”的特色服務模式。即“社區共享食堂+直播帶崗+愛心餐上門+再就業培訓+勞動者驛站”等工會服務。
戶外勞動者常年奔波在外,工作活動範圍廣,還跟社區居民交往密切。彭小莉介紹到,結合戶外勞動者的工作屬性,共享健康食堂積極將他們發展為“編外”網格員,網格員可將實時消息帶回社區,讓社區及時排除轄區內的安全隱患和不穩定因素。
為群眾提供健康餐食。熊桂偉 攝
“比如在愛心餐配送上,我們針對沒有自理能力的獨居老人,&&外賣員送餐上門,並實時關注其健康狀況。”彭小莉介紹,社區目前已有30名“編外”網格員,目前正在進一步發展。(舒婷 湯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