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新質”內涵 以新産品推動傳統化工産業轉型升級-新華網
新華網 > 重慶 > 信息 > 正文
2024 09/24 15:11:20
來源:新華網

把握“新質”內涵 以新産品推動傳統化工産業轉型升級

字體:

  新華網:發展新質生産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着力點。結合化工産業的發展實際情況,談談對的理解?

  今年兩會,新質生産力還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發展新質生産力的迫切性可見一斑作為國民經濟支柱産業,化工行業發展新質生産力要求更為迫切

  産業端看--近些年,高端産品、高端裝備實現新突破,比如沈鼓研製出超高壓壓縮機組,解決EVA核心裝備各種産品難題;拓烯科技特種環烯烴共聚物實現量産與此同時,行業發展面臨新情況,如資源約束瓶頸創新能力短板結構性矛盾雙碳任務

  區域端看--重慶作為製造重鎮,擁有全部31個製造業大類。市委市政府指出我們要堅持工業立市、製造強市不動搖,加快構建現代化産業體系,特別強調要堅定不移走高質量發展之路,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産力。去年,市委一體謀劃構建“416”科技創新布局與“33618”現代製造業集群體系,着力以科技創新推動産業創新,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産業體系建設。

  建峰發展--建峰從核軍工建設,到國家首批大化裝置引進,再到新材料領域嘗試,歷經三次創業,第一次國家安排核軍工建設,第二次爭取到大化肥項目建設,第三次建設新材料項目,過程中均體現創新推動生産力的發展,現已形成新農化、新材料、新服務三大産業板塊是核工業系統軍轉民發展最成功的案例過去三年來,累計實現營收317億元、産值260億元、利潤38億元、繳納稅20億元,資産規模124億元實現較好發展。但今年以來,內外環境的複雜性、嚴峻性、不確定性上升國內有效需求不足,社會預期偏弱,部分行業産能過剩,大循環存不少堵點、難點。尤其是存在産品鏈結構不優、創新鏈布局不足、上下游産業鏈生態構建不夠等制約性因素。

  在我看來科技創新,採用新技術或新工藝來實現生産力的進步;,即實現高質量的發展。

  化工新質生産力,則是在化工行業領域中,主要通過創新驅動,採取新技術、新模式等創造新物質、新産品,或提升産品質量、降低生産成本,以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實現高質量發展的一種新型生産力。

  化工新質生産力主要體現在技術創新。技術創新是化工新質生産力的核心。通過研發新産品或開發新工藝,推動傳統化工産業轉型升級,不斷提升産品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值,使産品更具競爭力。近三年我們先後投資近20億元,實施系列創新改造,其中合成氨蒸汽消耗對比2020降低37%、電耗降低46%目前合成氨綜合能耗998 kgce/t保持合成氨綜合能效全國領跑53;聚四氫喃在國內率先攻克醋酐催化劑國産化;國內第一套合成氨弛放氣提取超純氦氣(6N)裝置實現規模化生産,氦氣純度達99.9999%,在航天、核電、軍工、醫藥等方面具有重要戰略價值;5萬噸/年碳酸二甲酯項目落地實施,將助力涪陵打造千億級動力電池産業鏈;年産6萬噸PBAT/PBS項目開工建設,是重慶市第一個可降解塑料項目。

  化工新質生産力也體現在生産過程的低碳化、綠色化。綠色生産、低碳生産是化工新質生産力的重要體現。通過開發綠色工藝、採用新型環保材料、推廣清潔生産、加強廢物處理等措施,實現更多、更強、更特殊功能性的同時,還節省能耗、減少污染排放,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近年來,我們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推動6萬噸/年三聚氰胺裝置節能項目落地生效,降低能耗5萬噸標煤/年;建成2個國家級綠色工廠和3個綠色産品、2200畝經果林,全面提升了生態環保水平。

  化工新質生産力還體現在生産過程的數字化、智能化。智能化改造是化工新質生産力的重要支撐,通過引入智能製造、大數據、物聯網等先進技術,實現生産、供銷過程的智能化和自動化提高生産效率和産品質量,降低生産成本和能耗,減少供銷過程的差錯率、延誤率。建峰成功創建重慶市第一批鏈主企業,當前,建峰旗下擁有5家重慶市專精特新企業,1個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5個高新技術企業,7個市級數字化車間,2個智能工廠,4個市級企業技術中心。

  當前,我們正在落實以科技創新為核心驅動生産力發展,堅持以新質生産力為方向,推進化工産業高質量發展。

【糾錯】 【責任編輯:江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