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強科技創新能力 不斷增強企業綜合競爭力-新華網
新華網 > 重慶 > 信息 > 正文
2024 09/24 15:11:14
來源:新華網

增強科技創新能力 不斷增強企業綜合競爭力

字體:

 新華網:立足企業深厚的産業基礎,在培育發展新質生産力方面,建峰有着怎樣具體的目標與思路,如何推動這一發展目標落地見成效?

  在培育發展新質生産力方面,建峰將立足現有資源稟賦、産業基礎與科研條件,突出“生産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兩個&&的高質量發展,以新技術改造提升現有天然氣化工産業,實現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同時沿現有産業鏈延伸發展,探索“綠色農化、電子化學品、聚酯新材料、生物化工”4個新賽道,打造“百萬噸生態肥、合成生物製造、電子化學品”3個新基地,推動發展方式從要素驅動轉向為科技創新驅動、市場驅動,實現雙百建峰發展目標。

  重點從4個方面推動新質生産力在建峰落地見效。

  首先,在推進傳統産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升級改造上下功夫。

  一是抓好現有裝置強鏈,對標行業一流,以提升生産運行質效達到行業極致水平為目標,開展關鍵技術提升工程,推動BYD長周期運行、裂解爐卡脖子攻關、甲醛循環系統節能、系統能量梯級利用等創新增效,年效益2000萬元以上。

  二是推進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數字技術在研發設計、生産製造、營銷網絡、經營管理等全鏈條的多元化應用,推動傳統産業數字化轉型、智能化改造,如優化採銷聯動機制,圍繞上下游市場端難點,數字化賦能經營管理。

  三是全力推進5G全連接工廠、未來創新工廠、AI領航工廠、數字化營銷系統、新服務數字化&&、職業技能數字化培訓&&等數字化轉型項目建設,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産業,優化組合勞動者、勞動資料、勞動對象的重要聚變,提升全要素生産率。

  其次,在新興産業壯大、未來産業布局上下功夫。

  一是加強科技創新與産業創新的深度融合,從創新&&、容錯激勵、引資引智等維度完善創新體系,立足建峰研究院,夯實市級企業創新中心與化工新材料市級重點實驗室建設,同高校、科研機構實施産學研聯合攻關,在丁二酸中試&&的基礎上,布局産業創新與中試應用&&建設,暢通科研成果轉化通道。

  二是加強新産品引領性攻關,加大研發資金投入力度,充分發揮好三室&&、主題攻堅、揭榜挂帥等機制,激發全體員工幹事創業創新活力,確保丁二酸、PTG/PBAT改性、特種尼龍聚合等新技術研究,形成特色化、精細化、差異化競爭優勢,挖掘新的增長極,開闢産業發展新賽道,塑造未來競爭新優勢。

  三是整合科技創新資源,圍繞新能源領域化學産品、聚酰胺特種材料、生物合成、新型農化産品等産業鏈延伸,謀劃好百萬噸生態化肥産業園、生物法1,3-丙二醇、可降解新材料等引領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和未來産業,以産業升級構築新競爭優勢、贏得發展的主動權。

  再次,在全面深化改革,完善促進新質生産力發展的體制機制上下功夫。

  一是持續推動産業規劃、數字化建設、深化改革、幹部人才隊伍建設工作機制建設,頂層設計、統籌謀劃、協同作戰,推動工作效率提升,以新質生産力賦能存量、增量發展。

  二是加大人才培養力度,適應當前發展形勢。抓好“青馬、青峰、頭雁”人才工程,加快研發創新、項目建設、市場營銷、資産證劵化、經營管理等人才庫建設。

  三是充分借助外部優勢資源,加大科技人才、團隊培養,夯實我們的創新發展根基;借助外部高校、科研院所的研發創新優勢和資源,做好項目工程化轉化的嫁接,提速我們的新産業、新賽道的發展速度。

  四是加大業績激勵力度,讓對企業經營發展有較大的貢獻者,在共創勞動價值的同時,共享勞動成果,與企業共成長,同命運。

  最後,在增強促進新質生産力發展的能力建設上下功夫。

  一是切實增強科技創新能力。當下全行業發展出現的結構性矛盾,根本原因就是創新能力不足。只有大力提升企業和行業的創新能力,我們才能走出當下産能過剩的困境。必須緊緊面向未來,充分發揮企業的主體作用,按照“市場有需求、發展有基礎、突破有可能”的原則,瞄準新能源、新材料、新環保、新生命科學和高端專用化學品等重點領域,集中資源、集中投入、集中力量,構建起一批産學研用結合的高效&&,迅速成長起一批技術創新領軍人才,力爭取得一批領先的重大創新突破。

  二是切實增強精準投資能力。在99%的不確定環境中尋找到99.9%的確定項目,這就是精準投資的核心要求。對當前我們來講,要將寶貴的資金投向具有廣闊前景的新興産業、未來産業,鼓勵下屬企業在高端領域、差異化領域、綠色化學領域,智能化、大數據的賦能領域做謀劃。

【糾錯】 【責任編輯:江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