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新華每日電訊記者唐奕
“弩要端平,眼要瞄準,擊發要穩,手不要抖。”在重慶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職業教育中心民族體育射弩訓練基地裏,張浩正細心指導着隊員。
張浩是基地負責日常訓練的教練,從射弩運動員轉為教練已經有5年時間。“苗弩製作與射擊技巧起源於戰國時期,傳統苗弩多用木、竹等材料手工製作而成。射擊技巧以射擊者立、跪姿橫向射擊為主。”張浩説,過去苗弩主要被西南地區少數民族用於狩獵、防身以及軍隊征戰。2005年,苗弩製作與射擊技巧入選彭水縣縣級代表性非遺名錄。
彭水當地的苗弩製作和使用古已有之,首支專業的射弩隊在1989年成立。1999年,彭水射弩隊首次代表重慶市參加第六屆全國少數民族運動會,取得個人項目第四名的成績。
2000年,重慶市民宗委和市體育局授予彭水縣“重慶市少數民族射弩訓練基地”,張浩所在的彭水射弩隊就此逐漸發展成為重慶市唯一一支專業的苗弩製作與射擊技巧隊。
張浩回憶,成立之初,射弩隊一直沒有正式的訓練場地,隊員們都是在彭水縣體育館轉角的閣樓裏練習。直到2013年,彭水職教中心才建立了一個標準的六靶位訓練場。“有了專門的訓練場地,大家練習射弩有了更好的條件,我們射弩隊的水平也迅速提升。”張浩告訴記者,多年來,彭水射弩隊在國家級大賽上已經取得8金14銀12銅的成績。
“我們隊員們用的苗弩,都是以非遺技藝手工打造的。”張浩介紹,不同於標準弩,傳統苗弩製作時不使用任何金屬材料,均以木、竹、骨、繩等材料打造,每一把都凝結着苗弩匠人的智慧和心血。
今年50多歲的王橫,是第十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民族標準弩男子立姿冠軍。王橫説,因為彭水素有“世界苗鄉”之稱,所以他所在的彭水射弩隊又被稱為“苗家射弩隊”,大家在工作之餘聚在一起切磋技藝,交流感情,增強凝聚力。彭水射弩隊現在已經是重慶市有名的少數民族體育競技隊伍。
“現在有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射弩活動中,在彭水,每月都有射弩進社區、進校園活動。這項非遺是我們優秀的民族文化,我們有責任做好保護與傳承。”王橫説,射弩隊的10名隊員中大多是苗族,他們中有在校學生、教師職工等,平時他們都有自己的工作,空閒的時候,大家就集中到一起進行訓練,在提升競技水平的同時努力地把這項技藝傳承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