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中秋,地處秦巴山區深處的城口縣北屏鄉依然人潮涌動,避暑的游客還沒有離去的意思。
“不只是避暑,北屏四季可游。”9月11日,北屏鄉鄉長劉恒旺介紹,這裡春季可踏青賞花、夏季可納涼採摘、秋季可登山觀葉、冬季可玩雪尋味,“今年已接待游客70余萬人次,估計全年可突破80萬人次!”
北屏,一個人口不到7000人的鄉鎮,為啥游客井噴式增長?劉恒旺稱,全域土地綜合整治扮靚了北屏,打開了鄉村旅游的大門。
資源匯聚扮靚“重慶北大門”
北屏位於重慶與陜西交界處,因“重慶最北生態屏障”得名,故有“重慶北大門”之稱。全鄉森林覆蓋率達85%以上,年平均氣溫11.9℃,有打鑼岩、六缸洞、猴兒溝、一碗水、渝陜界梁神田草原等旅游景點。
“雖然旅游資源豐富,但接待能力有限。”北屏鄉黨委書記孫廷懷稱,北屏山高谷深,通達條件不足,轄區142平方公里僅有4.47平方公里耕地,不但土地總量小,而且零碎、分散,用地條件差,“以前投資商看了不願留,游客來了大多‘半日閒’。”
2019年,城口縣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在北屏鄉實施全域土地綜合整治以工代賑項目,整治廢棄土地,盤活存量建設用地,修復治理水體、土壤等生態環境,構建全域生態宜居與集約高效的土地保護和利用新格局。
該局先後籌集2000多萬元資金,在全鄉實施土地平整工程、生態修復工程和人居環境整治工程,以旱地改水田為抓手,打造了400余畝的“田園稻香觀光園”和“四季水果採摘園”,配套建設農田水利、田間道路等基礎設施。
“生態築基、生産築體、生活築形。”城口縣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土地整治中心主任劉磊介紹,北屏的變化,得到該縣發展改革、財政、文化旅游、交通、農業農村等多個部門的支持,推動了全域山水林田湖草的系統治理,大家各盡其職,營造宜居宜業宜游的三生空間。
發源於北屏鄉的空河全長26公里,最後匯入南水北調工程水源地丹江口水庫。城口縣發展改革委籌集1800萬元資金,在空河沿線修造民俗廣場、改造森林人家、整治河道生態、實施綠化工程,讓空河流域煥然一新。
城口縣交通局累計投入2850萬元,將起於北屏鄉、止於渝陜交界處的21.79公里道路拓寬到7.5米,並鋪設瀝青路面。
“8個項目,9310余萬元資金,讓北屏成為有顏值、有高度、有深度、有溫度的‘重慶北大門’。”孫廷懷説。
引來業主做“活”土地文章
記者採訪時,城口縣松坤菌草科技開發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何立坤來找劉恒旺,提出50畝土地指標需求。
“過去沒有土地拿得出手。”劉恒旺回憶,以前因為沒有成片的土地,很多投資商回頭就沒了消息。如今,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完成生態修復面積4880畝,旱改水面積114畝,水土流失治理面積703畝,保護了資源、釋放了空間,“很多投資商又回來了。”
在北屏鄉,城口縣農業農村委完成3100畝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示範建設,通過農藝調控措施降低重金屬遷移性,改善了農作物種植環境,保障了北屏鄉農産品的食用安全。
用地條件的改變,讓何立坤吃下“定心丸”,將公司研發總部基地落戶北屏鄉太平社區,廠房也由800平方米擴展到4000平方米,並建起了羊肚菌智能化生産車間。
“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吸引了我們。”同樣看中北屏鄉的還有嶸彬農業負責人敖長龍。他在當地流轉了300余畝土地,除了種植、加工及銷售香菇、羊肚菌等食用菌,還多樣化種植葡萄、藍莓、草莓、西瓜、李子、桃子、杏等水果,帶動周邊110余戶農民戶均增收8000元。
現在,嶸彬農業擁有發明專利7個,新型專利28個,年産值達5000萬元,成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去年,嶸彬農業的香菇實現城口縣近五年來首單外貿自營出口後,每週定期出口新加坡,目前已有收益80余萬元。
如今,北屏鄉食用菌産業提升示範基地初顯成效:在月峰村、太平社區建起60余畝大棚,培育150萬袋香菇,正形成集特色種植、鮮菇採摘、風乾加工、外貿出口等於一體的全産業鏈條。
松柏村的變化也引來魯渝協作幫扶資源,建成了“神口大漆”鄉村工廠和“問山大漆藝術村落”,孕育了14家個體工商戶、19家微型企業,引進8家民營企業,構建起“大木漆+文創、研學、美食、民宿”生態微産業集群。
“優化耕地格局,整治廢棄土地,改善了耕作條件,優化了營商環境。”劉恒旺稱,全域土地綜合整治以來,北屏鄉先後引進社會資本6000余萬元,實施農文旅融合發展項目12個,土地文章越做越活。
今年游客預計突破80萬人次
9月1日,北屏鄉“我有一點菜”雲菜園在月峰村開園迎客,54戶城口縣城居民現場認領菜地,實現了全家一年的“蔬菜自由”。
北屏鄉依託全域土地綜合整治,打造“村光裏·夢想田園”,重點發展四季果蔬採摘、田園休閒農業、全域土地稻田微菜園;打造“村光裏·雲上草原”,重點推出渝陜風情、彩葉雲海、高山草原;打造“村光裏·原鄉村落”,重點發展庭院經濟、文創研學、森林康養等産業,推動以10類甄選工坊、100家森林人家、1000個美麗庭院為內容的“十坊百家千院”産業集群建設,實現全域全季全齡旅游。
臨近中午,記者在背道農家樂、打鑼岩休閒山莊看到,説着湖北話、帶着陜西腔、操着四川音的游客擠滿了餐桌,老闆樂呵呵地忙個不停。
“一到周末,前來小住的游客特別多,其中不乏萬州、達州、西安等地的游客。”月峰村黨支部書記馬軍欣喜地説,當下連晴高溫,北屏氣溫卻只有20來度,早晚還得穿一件厚衣,“既涼爽,又有耍事,游客都願意來。”
去年,北屏鄉全年接待游客不到30萬人次,預計今年將突破80萬人次。城口縣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局長劉關林稱,這既得益於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又受益於今年1月銀百高速公路北屏互通建成通車。
銀百高速、渝西高鐵、G211國道都途經北屏。銀百高速在北屏設有互通,到縣城只有8分鐘車程;渝西高鐵建成後,北屏將實現50分鐘到西安、1.5小時到重慶、2小時到成都,成為南下北上“非去不可”的秦巴驛站。
“不能只滿足眼前的成績。”劉關林&&,將繼續整合各方面資源,合力推進“渝陜花園·漆彩北屏”康旅小鎮建設,扮靚“重慶北大門”,迎接城口“兩高”時代的真正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