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化改革 一體化提升 縱深化推動
開展市場化管養的“明月山·&&竹海旅游公路”被中國公路學會評為“2023年度交通與旅游融合創新項目” 攝/曹天宇
三級路長開展愛路護路宣傳
核心提示
築路架橋,周行八方。行走在梁平,396公里國省道、4818公里農村公路猶如一條條蜿蜒縱橫的長龍盤旋在梁平青山綠水之中,地方公路高質量發展正架起現代化梁平的發展脈絡。
今年以來,梁平聚焦“地方公路品質提升年”,以公路品質提升“小切口”,促進公路能級“大提質”,服務區域發展“大提升”,全面抓好“積極開展地方公路養護市場化改革、着力提升地方公路技術狀況水平、深入推動落實農村公路路長制”三大行動,全力推進全區綜合路況水平長足進步,力爭公路工作成效評價邁入全市前列,逐步形成在全國具有影響力和公信力的特色公路品牌。
如今的梁平交通,正加速從建設向管養轉戰、從重增量向優存量轉變、從暢通路向品質路轉型。
創新探索
變“一元養護”為“多元治理”
6月28日,梁平舉辦2024年交通行業公路建設和養護安全培訓班。除了區內行政事務機構相關人員外,公路工程項目在建企業、公路養護企業的參與格外引人注目。不難發現,在梁平市場化力量正逐步成為梁平公路養護的生力軍。
“梁平開展公路養護市場化改革並非一蹴而就,此前已有過有益探索。”據梁平區交通運輸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自2015年以來,針對區級養護在編養護人員年齡逐漸老化、逐年退休減少而管養里程不斷增加的情況,該區先後採取了計時工養護、直接發包養護、委託養護等3種市場化養護模式,均積累了一些好經驗。
今年以來,梁平全面推行地方公路養護市場化改革試點,公路養護運行機制改革走向更深一步。
其中,針對全區所有地方公路車流量、輻射範圍、路況等級、養護任務工作量等情況,創新性對全區列養公路劃分為A、B、C三類檔,並明確三類公路養護要求。對納入A類養護的列養公路進行市場化養護採購試點,對納入B、C類養護的列養公路繼續委託國企養護,對及時性養護項目採用預採購具有養護資質的企業組織實施。針對全區農村公路,該區則因地制宜推動專業化養護、承包養護、認養、“一事一議”等多元化的農村公路養護模式。
與此同時,針對養護資金不足問題。該區還結合全區國企“三攻堅一盤活”改革突破,將公路資源資産進行盤活,其收益全額上交區級財政後再全額撥付至養護部門使用,反哺養護資金缺口。
創新探索,通過分類施策、多元整合,市場的手和行政的手緊握在一起,目前,全區共有7家市場主體承擔全區地方公路的日常養護工作,實現了“管養分離”和降本增效。
系統謀劃
把“常規項目”升級為“系統工程”
8月27日,梁平區明達鎮S206省道河源村2組至明達養護站段路面維修工程項目現場更顯火熱。身着橙黃色工服的作業人員頂着烈日搶抓工期施工不停,機械化設備噴塗人行道、減速帶標線馬不停蹄。
“這是梁平連接四川開江的重要通道,過去因為使用頻次高、維護難問題導致一直有很大的路面破損情況,不但影響美觀,更給群眾出行帶來不小的困擾。”據施工單位中鐵十五局集團有限公司項目施工負責人介紹,自今年以來,這裡迎來了改變,路面通過全面整治和油化已煥然一新,並於8月28日竣工全面通車。
通過提升地方公路的路況水平,提高公路的通行效率和安全性,在梁平全面開展着力提升地方公路技術狀況水平行動中不是個案。
今年以來,該區統籌考慮全區地方路網、國省幹線公路地災隱患、路面整治需求,在已建成路網工程基礎上,實施一批修復性、提檔性、補足性“微”工程,努力提高公路的通行效率和安全性,為廣大群眾創造更加安全、暢通、舒適、美麗的交通出行環境。
“我們聚焦發展所需、群眾所盼,強化專項行動就是大&&、大舞&理念,把提升‘小項目’謀成民心‘大工程’。”據梁平區交通運輸委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一體謀劃爭取,項目打捆實施,梁平改變了過去公路提升項目“分批報計劃、一路一主體”模式,按照“項目一次謀劃、建設分期實施”思路,打造成公路品質提升工程。
據介紹,該區全年預計整體實施項目100余個,總投資約5.88 億元。等到全部建成,梁平全區將全面消滅次差路及四、五類危橋,提升中等路,穩定優等路,實現普通國道PQI優良路率達到85%以上,普通省道PQI優良路率達到80%以上,農村公路優良中等路率(MQI)達到85%以上。
實幹增效
用“責任指數”換“民生指數”
農村公路分佈廣、線路長、管理難度大,多元發力、長效管護是關鍵。
作為“四好農村路”全國示範縣,今年以來,梁平按照《重慶市梁平區農村公路“路長制”實施方案》和《梁平區農村公路“路長制”相關工作制度及公示牌的通知》文件精神,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全面做好“路長制”工作,夯實各級管養責任,推動“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紮實落地。
在梁平區合興街道石橋社區,一條整潔平坦的産業大道蜿蜒向前,路旁“路長制”公示牌上,醒目地標注着線路名稱、養護責任人和&&電話。
全國第二屆“最美公路人”、重慶市 2023 年度“最美路長”、梁平區合興街道黨工委書記、鄉級路長鄧傳祥正例行對他轄區內的農村公路進行巡查。作為路長,他的日常工作包括巡路、護路,查看路域內基礎設施完好情況等。“村民們説,這路又平整又乾淨,讓大家發展産業不用擔心運輸問題,是大家心中‘最美’的村道。”鄧傳祥自豪地説。
“如何強化農村公路的管理和養護,有效落實各級政府的主體責任,真正做到‘區道區管、鎮道鎮管、村道村管’,是落實‘路長負責制’的具體要求。”據梁平區交通運輸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目前,該區以“路長制”引領“路長治”,已推動形成以區委書記任全區“路長制”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區長任總路長的區、鎮、村三級路長管理體系,落實路政員、技術員、護路員2213名,實現路長機制覆蓋率達到100%。並在此基礎上,不斷落實路長會議制度、路長巡查制度,進一步壓實責任。
大數據、雲計算、衛星遙感等科技創新成果的應用,養護設備的更新換代,也讓路長管路更高效、更有“科技范兒” 。近年來,該區不斷探索農村公路管理數字化轉型,依託數字重慶一體化智能化公共數據&&,匯集路網基礎數據、路長制機構人員信息、網格化等數據,打造農村公路數字化管養應用場景,加快實現農村公路設施資産數字化,建立農村公路“發現問題—分配問題—解決問題—復查覆核”的閉環管理流程。
以“路長制”實現“路長治”,梁平路長們正以公路事業高質量發展為目標,管好養好全區地方公路,奮力當好現代化新梁平建設的開路先鋒。
王琳琳 龍搏 曹天宇 圖片除署名外由梁平區交通運輸委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