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銅梁區巴川初級中學:緊扣變革 努力實現五個“更加”-新華網
新華網 > 重慶 > 信息 > 正文
2024 09/13 15:32:29
來源:銅梁區巴川初級中學

重慶市銅梁區巴川初級中學:緊扣變革 努力實現五個“更加”

字體:

  從1957年創辦至今,重慶市銅梁區巴川初級中學在文化傳承中與時俱進,不僅見證教育變遷,更培養輸送了一大批人才。

  步入新時代,銅梁巴中緊扣變革,提出“三全兩高一拔尖”,以學校之“變”回應時代之“問”。全力打造校園文化更加彰顯、辦學特色更加鮮明、發展內涵更加深厚、人際關係更加和諧、教育質量更加優質的銅梁巴中升級版,走出一條獨具銅梁巴中特色的創新蝶變之路。

 “守正與創新”——抓好兩個“關鍵”,穩步提升育人質量

  如何培育出適應當今社會的時代新人?如何找準方向走出一條適合學校的發展之路?銅梁巴中認為,平衡好“守正”與“創新”這兩個關鍵是其中要義。

  “守正”守的是文化根脈。銅梁巴中始終堅持“極致細節 追求卓越”校訓,打造“和而不同 張弛有度”校風,堅守“中國情懷 世界眼光”文化底色。在百餘年的發展歷程中,這些底蘊作為學校創新的深厚土壤和堅實後盾,涵養出一批又一批“有根有魂”的時代新人。

  “創新”為的是提質增效,催生出高質量發展的新氣象。如今,銅梁巴中提出“三全兩高一拔尖”,即在黨的領導下,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育人質量,助力每個學生全面發展,既整體培養優生,也關注特優生群體,培養拔尖創新人才。

  乘着人工智能蓬勃發展的“東風”,銅梁巴中走出了創新變革的重要一步。

  今年2月,銅梁巴中成功申報教育部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基地。學校緊跟國家教育信息化建設步伐,不斷優化硬體環境,打造出包含展廳、工程積木編程機器人、數智農場等功能室的科創中心。與此同時,學校正着力於立體構建人工智能教育“新理念”指引下的 “新基建”,創變生成“新課程”體系,通過實施人工智能教育“新融合”,打造人工智能教育“新品牌”,型塑五位一體的人工智能教育“五新”體系,全方位賦能教育教學綜合改革,整體推進人工智能教育特色學校建設,實現學校教育教學數字化轉型。

  銅梁巴中智慧農場裝置。

  學校圍繞數據、算法和算力三大技術基礎進行人工智能課程設計。依託常規信息科技課,面向七、八年級學生開展編程普及教育,學習人工智能的原理與應用;延時服務課時間,初一學生會進入科創中心,了解機器人搭建、智能交通沙盤、鐳射互動系統等産品;學校還組建生物興趣組,將數智農場(水培生長架、小型植物生長箱、魚菜共生設備)與小程序端配套,接入苗情監測系統,學生可實時查看生態箱狀況,遠程調節澆水量和施肥量,讓種植更可視化、智能化、數字化……科技創新教育香滿校園。

  銅梁巴中學生參加2024賽季全球青少年人工智能競賽重慶市選拔賽。

  “我們還積極與高校、高精尖企業對接,為學生爭取更多實踐機會,近距離感受人工智能在社會生産、生活中的應用。”重慶市銅梁區巴川初級中學黨總支副書記、校長羅國強介紹,學校着力構建起人工智能教育新理念,讓學校特色教育與時代發展同頻共振。在教育教學中發揮人工智能創設真實情景的強大作用,鍛煉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真正培養適應社會發展的新時代人才。

  “成就最好的自己”——五育並舉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德定方向,智長才幹,體健身軀,美塑心靈,勞鑄夢想。以“成就最好的自己”為辦學理念,銅梁巴中深入推進素質教育,堅持五育並舉,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育人為本,德育為先。“活動+體驗”式德育模式是銅梁巴中的育人亮點。

  銅梁巴中學學生開展實踐活動。

  在學校“十畝之間”勞動實踐教育基地,學生可進入桃李園、班級耕耘地、盆景園以及陶藝工坊,根據學校自主研發的24節氣農耕課程,體驗農耕、陶藝實踐活動;學校引導學生將“小我”成長融入“大我”奮鬥,開展“我們的第一課”黨、團、隊教育活動,厚植紅色基因和愛國意識;舉行植樹節、清明節、中秋節等傳統節日紀念活動,開展“古樹守護”“古城研學”等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動手、動腦中增長才幹,了解中國傳統文化;建立起學生自主管理委員會,培養學生自我服務、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評價的能力;設立習慣養成教育、個性揚長教育等七個主題教育,採用“循環滾動,螺旋上升”的方式開展,將教育融入學習生活的點點滴滴。

  除此之外,銅梁巴中藝體特色教育也“遍地開花”。

  銅梁巴中在2024年第十屆中國中學生舞龍舞獅錦標賽中榮獲規定套路及自選套路雙冠軍。

  學校定期開展的藝術節、運動會以及戲曲、聲樂、乒乓球、田徑等課程,促進了學生全面而多樣的個性發展。近年來,學校先後被授予“重慶市藝術特色學校(戲曲)”“重慶市非物質文化傳承教育基地學校”等稱號,800餘人次學生獲各類藝體比賽獎項,獲得田徑、籃球、足球、乒乓、舞龍等各級各類體育獎牌130余塊,其中舞龍項目在2024年第十屆中國中學生舞龍舞獅錦標賽中榮獲規定套路及自選套路雙冠軍。

  “守望相助 精明強幹”——強師賦能,構建教師專業成長體系

  守望相助,精明強幹。這是銅梁巴中乾部隊伍和教師隊伍的真實寫照,也是未來隊伍建設始終堅持的目標追求。如何淬煉出這樣一支隊伍?銅梁巴中有屬於自己的“寶典”。

  學校充分發揮100余名區級骨幹教師帶頭作用,分學科組建9個名師工作室。聚焦新時代課程改革,名師工作室教師通過聽課、評課、説課,共同打磨出新課、復習課、講評課等不同課型並錄入學校資源庫。針對“怎樣才算一堂好課”,制定出量化評價標準,並積極開展新老教師結對工程,為新教師站穩講&“保駕護航”。與此同時,以名師工作室為據點,為教師搭建廣闊交流&&,通過“請進來與名家對話,走出去與強校共舞,沉下來在研究中成長,推出去在競爭中磨礪,攜起手在關愛中成長”的教師培養路徑,努力構建“三級七段”教師專業成長體系,不斷提升教師專業能力。

  與此同時,銅梁巴中還引導廣大黨員教師終身學習、匠心從教,不斷淬煉師德境界和教育教學技能,落實領雁工程引航、青藍工程強基、名師工程築夢、信息工程提質、強師工程上檔的教師培養五大工程,鼓勵教師尋標、對標、追標,探索辦學之道。

  如今,銅梁巴中後浪奔涌,能師輩出。近幾年學校教師獲市區級獎項1000餘人次,100余名教師獲評市、區級學科名師、骨幹教師;獲市、區級科研成果獎10余項。

  碩果纍纍啟新篇。銅梁巴中&&,未來,學校將着力探索學校發展新的增長點,堅持“抓質量促公平,抓改革添活力,補短板強弱項,不斷擦亮巴中名片”的工作要求,把握時代脈搏,提升學生文明素養、教師整體素質、學校發展內涵,努力實現五個“更加”。

【糾錯】 【責任編輯:邵以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