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煙&秋月梨“遠嫁”巫山,帶來億元産值

  在魯渝協作中,農業産業協作一直是“重頭戲”。近年來,巫山因地制宜大力發展特色農業産業,引進山東秋月梨,讓秋月梨在巫山不斷“開花結果”,目前全縣已發展秋月梨超過6000畝,成為巫山又一個重要的水果産業。

△袁都村村民正在採摘秋月梨。

  8月29日,記者在金坪鄉袁都村看到,金黃的秋月梨挂滿枝頭,長勢喜人,金燦燦、沉甸甸的果實壓彎了枝條,整個梨園瀰漫着清香,令人垂涎欲滴,種植戶們正忙碌於田間地頭,採摘、分揀、裝箱,盡享豐收的喜悅。這不僅僅是一幅“秋風送爽果香濃,辛勤果農笑開顏”的豐收畫卷,更是鄉村振興宏偉藍圖中的重要一筆。

  金坪鄉袁都村村民李永華便是種植秋月梨的農戶之一,今年是他種植秋月梨的第6年了,看著秋月梨賣出了好價格,他喜悅之情溢於言表。他説:“我一共種了2畝地秋月梨,收成一年比一年好,日子也越過越甜蜜。”

△村民正在採摘秋月梨。

  從無到有,從有變優。一個個秋月梨,已然成為金坪鄉農村經濟發展最快、效益最好的産業之一,在鞏固擴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限銜接中發揮着重要作用,成為金坪鄉名副其實的富民産業、綠色産業。

△村民看著豐收的秋月梨喜笑顏開。

  巫山已有30萬畝脆李和20萬畝柑橘,並不乏優勢水果産業,為何山東煙&要把秋月梨“嫁到”巫山?

  原來是因為,巫山脆李主要在6月底至7月底“登&”,柑橘則要“候場”到年底。而中秋節前後正是巫山縣水果生産的空窗期,這個時期,恰好為秋月梨提供了“舞&”!

  在種植區域上,秋月梨也不會與兩大水果“搶戲”。巫山屬高山高海拔地形特點,擁有天然立體氣溫帶,但在海拔800米至1200米少有優勢作物,形成了相對“産業空缺帶”。

  而秋月梨則是生長在海拔800至1200米之間,正好彌補了産業空缺帶。於是,秋月梨就此扎根巫山,並“開花結果”。

△村民正在售賣秋月梨。

  金坪鄉只是巫山發展秋月梨的一個縮影,如今,廟宇、三溪、官渡等9個鄉鎮的1200多戶村民加入到了秋月梨的種植行列,種植總面積超過了6000畝,其中2000畝進入初挂果階段。

  未來全面進入豐産期後,秋月梨畝産量6000余斤,全縣總産量可達4000萬斤,預計總産值能達到3億元。(記者 陳久玲)

編輯: 葛琦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