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聚集上下游企業100余家 重慶空天信息産業加速起步成勢

  當前,以衛星通信、導航、遙感為代表的空天信息産業,正成為支撐社會信息化發展、孵化新服務新業態、推動産業能級躍升的強大引擎和核心動能,成為全球爭相競逐的萬億級藍海。

  山城重慶也瞄準這個新賽道動作頻頻。

  繼2023年衛星互聯網産業被列為全市“33618”現代製造業集群體系中首個未來産業,今年3月重慶又發布《重慶市以衛星互聯網為引領的空天信息産業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在即將到來的9月2日,2024空天信息産業國際生態大會也即將拉開序幕。

  8月29日,市發展改革披露數據顯示,重慶空天信息産業集聚效應初步顯現,截至目前,全市空天信息産業關聯産值約300億元,産值年均增速超15%,北斗芯片出貨量累計超過800萬顆全國領跑,模組、終端發展水平處於全國前列。

  當前,處於起步成勢關鍵階段的重慶空天信息産業,呈現哪些亮點?就此,記者進行了採訪。

  龍頭企業加速聚集,聚集上下游企業100余家

  今年6月1日,廣州海格通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格通信)發布一則公告,備受矚目。

  該公告披露,海格通信將對外投資設立重慶海格空天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重慶海格),在重慶建立西南區域總部,加大投入布局空天信息産業,更好地開闢西南地區市場乃至全國市場。

  作為國內一家知名的上市公司,海格通信為什麼會選擇在重慶布局?

  記者注意到,在宣布投資設立重慶海格時,海格通信説了這樣一席話:

  “當前,重慶正加速推進北斗系統在智能網聯汽車、城市治理、智慧交通等重點領域形成典型應用示範,打造北斗規模應用先行區。重慶市關於空天信息及北斗産業發展的支持政策,與公司産業發展規劃高度契合,能夠為公司落地重慶、拓展西南地區業務形成牽引和助力。”

  不難看出,海格通信看中的是重慶發展空天信息産業的機遇期和窗口期,而這也成為諸多企業投資布局重慶的關鍵。

  比如,全國衛星互聯網應用産業發展和北斗運營的國家“主力軍”——中國星網也已落地重慶,布局星網應用公司、星網重慶系統院兩家專業子公司,在渝力量超過1200人,正加快籌建時空信息運營服務&&公司。

  又如,作為航天科工集團低軌衛星數據應用服務的核心單位——航天新通也牽手重慶,完成固定資産投資超5億元,發射在軌運行天目星座共23顆衛星,探測效能已處於國際領先水平。

  據了解,當前重慶圍繞空天信息核心産業鏈,相繼落地北斗智聯、九洲星熠、航天新世紀、兩江衛通等應用領域龍頭企業,零壹火箭、開拓衛星等衛星及火箭設計製造重點企業。

  特別是,今年以來,中國四維、海格通信、長沙北斗院、率為科技等代表性重大項目簽約落地,各類産業資源在重慶加速集聚。

  截至目前,全市衛星通信、導航、遙感應用領域已聚集上下游企業100余家,初步形成涵蓋“芯片模組—終端製造—系統集成及運營服務”空天信息企業主體矩陣及産業鏈。

  優勢産品競相涌現,打造國內首個高精度天氣預報商業衛星

  近日,山城天氣熱辣滾燙,雨到底什麼時候能來?是大眾最關注的問題。

  未來,依託航天天目(重慶)衛星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航天天目”)創新研發的“天目一號”星座,上述答案或許可以來得更準、更快。

  不過,什麼是“天目一號”星座呢?

  “天目一號”星座是航天天目北斗/GNSS遙感探測技術,建設的由太陽同步軌道和低傾角軌道共同組成的掩星探測星座。

  它具備全球全天候海洋、大氣層、電離層的立體化、一體化業務探測能力,可全方位獲取全球大氣環境要素信息,服務於高精度數值天氣預報等。

  據航天天目相關負責人透露,現階段,“天目一號”星座部分數據産品已獲得中國氣象局氣象數據産品業務准入,其中大氣掩星廓線産品是已應用於中國數值天氣預報模式GRAPES中,“天目一號”星座由此成為國內首個也是唯一一個精度和時效都滿足數值預報業務需求的商業衛星。

  透過“天目一號”星座這個縮影,當前,重慶空天信息産業優勢産品競相涌現的態勢越發清晰。

  比如,電科芯片、西南集成已完成開發北斗衛星導航芯片及模組系列産品200餘款,形成了核心芯片、模塊、組件與終端應用的完整解決方案。

  此外,北斗智聯作為國內唯一同時具備前裝汽車電子産品規模化交付能力和北斗高精度定位及服務優勢的零部件供應商,智能座艙域控制器年産能超過300萬台(套)/年。

  同時,九洲星熠作為北斗衛星導航軍、民用專業設備及應用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已形成包括模組、終端和應用系統等系列産品,北斗位移監測終端納入國家北斗産品政府採購目錄。

  數據顯示,2023年,重慶已評選發布北斗及衛星互聯網領域首&套産品11個,重點軟體産品6個、公共服務&&1個。

  場景應用不斷拓展,長安汽車返修補裝效率提升50%

  “我們這座工廠,綜合應用北斗衛星定位導航技術,投入規模達到千萬元級。”近日,記者走進長安渝北新工廠,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該負責人介紹,目前工廠建設了供應鏈跟蹤管理、廠內物資調度管理、整車定位精準查找、關重人員巡檢管理四大業務場景,有效解決了工廠物流精益流轉、廠內總裝下線車輛定位查找等痛點問題。

  比如,在長安渝北新工廠的總裝車間、工藝停車場內,返修車輛和缺件補裝車輛可能達到上千輛,工程師如何才能精準快速找到需要處理的車呢?

  當前,依託車機終端北斗衛星定位芯片,工程師可以實時獲取車輛定位信息,並在廠內地圖上進行區域劃分、網格劃分,精準指導人員尋找定位車輛,工作人員返修、補裝效率提升50%以上。

  但,長安渝北新工廠北斗綜合應用應用並非個例。當前,重慶聚焦三峽庫區地災防治、長安新工廠、江北機場T3B航站樓、重慶東站等應用領域共16個北斗綜合應用示範工程開放應用場景。

  比如,重慶正加快建成以“北斗+智能網聯汽車”“北斗+新型智慧城市”為主的衛星導航專項民用示範項目,累計推廣北斗智能座艙、北斗高精度智能終端等多模設備35.2萬餘&。

  據統計,2023年,全市整車企業生産的230萬量乘用車,OPPO、維沃、傳音三大品牌生産的8500萬台手機,均已配置北斗應用産品,並廣泛應用於終端地圖及導航服務。

  市發展改革相關負責人&&,當前,重慶正充分發揮地貌形態多樣、橋梁隧道遍佈的特點,迭代更新場景清單,系統謀劃北斗“大跨度、綜合性”應用場景,突出“通導融合”,加快實現智慧交通、智慧能源、公共安全、應急救援、自然資源、生態環境等領域北斗規模應用。

編輯: 韓夢霖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