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保障重慶城市運行安全平穩有序 他們無懼“烤”驗堅守一線

八月二十九日,萬州區太龍鎮五塝村,國網重慶萬州供電公司工人安裝配電變壓器,確保當地供電安全。特約攝影 冉孟軍\視覺重慶

  8月21日以來,市氣象&連續發布9個紅色高溫預警,呼籲市民避免戶外活動,做好防中暑措施。可有這樣一群人,依然需要在戶外工作。他們堅守一線,無懼“烤”驗,保障了城市安全平穩有序運行。

  環衛工人:

  清晨5點開始工作

  累了在勞動者港灣享片刻清涼

  8月28日上午11點10分,在南岸區南坪東路福利社公廁勞動者港灣,環衛工人張光福熟練地插上電源,開始為手機充電。為了避開陽光最灼人的中午,張光福這幾天的工作時間已經調整到了每天早上5:00—10:30,下午也是4點以後才上崗,即便這樣,走進勞動者港灣那一刻,他也是滿身濕透,臉上堆滿了汗珠。

  “這個勞動者港灣有空調有微波爐,餓了熱個飯、熱了乘個涼、累了歇個腳,有一种家的感覺。”張光福告訴記者,在這裡歇息的二十多分鐘,是白天最放鬆的時候。張光福有些疲憊,後背貼在椅背上,抓緊時間瞇了會兒……手機電量充滿後,他來到飲水機旁接了一杯水咕嚕喝完,便匆匆離開。

  記者看到,二十幾平方米的勞動者港灣面積雖不大,便民用品一應俱全:除了空調電視,還配備了冰箱、飲水機、桌椅、儲物櫃、急救箱等設施。

  “高溫這段時間,除了環衛工人,外賣配送員來得比較多,有時候也有交巡警等其他戶外勞動者過來。”勞動者港灣負責人介紹説,“這段時間我們加強了保潔、物資更換、設施設備維護頻次,保障戶外勞動者歇息、如廁、納涼、飲水等需要。”

  目前,全市有約1500座勞動者港灣為戶外勞動者服務。“我們以勞動者港灣為&&,進一步擴大服務範圍、充實服務內容、提升服務水平,打造現代化多功能的綜合性環衛設施。”據市城市管理局市容處處長舒亮偉介紹,高溫期間有條件的勞動者港灣實行了24小時開放,還配備了清涼飲料、解暑藥品,勞動者港灣也成為夏季戶外勞動者的“清涼港灣”。

  管道疏浚工人:

  清掏水箅子、沖刷管網油污

  保證城市排水管網暢通

  28日清晨,剛露出頭的太陽就帶來滾滾熱浪,九龍坡區管線綜合事務中心的劉華忠等3名管道疏浚工人已忙碌起來。

  擺放警示錐、撬開水箅子、清掏垃圾異物……3人配合默契,短短十幾分鐘,科城路望山國際小區一帶的水箅子就被重新合攏蓋上。接下來的一個小時,他們陸續打開科城路上的5個水箅子和窨井蓋,完成清掏後又重新蓋上。一路下來,他們手中的垃圾袋均多出幾公斤垃圾異物。

  “4人班組、8個小時、16噸水,相同的動作,整個班組每天要重復30次,清理約100公斤各類垃圾異物,才能換來1公里的管網暢通。”50歲的劉華忠告訴記者,整個班組由1名司機和3名疏浚工人組成,每天,他們都開着一輛載有8噸水的市政車輛,緩慢行駛在二郎街道和石橋鋪街道的大街小巷,負責轄區雨水管網和污水管網等排水設施的清掏疏浚及巡查維護。

  王波告訴記者,清掏水箅子屬於地上作業,主要防止泥沙堆積導致道路積水;窨井蓋下的管網則屬於地下作業,尤其是污水管網,在高溫天氣下用水排水增多,更易造成堵塞外溢,需要比平常處理得更加仔細。

  地下作業由於防護措施更為嚴格、不透氣,異常悶熱,再加上管網中濃濃的異味,讓他們不得不加大輪換作業的頻次。

  城市排水管網被稱為“城市血管”,城市管道疏浚工人則被形象地譽為“城市清道夫”。在九龍坡區,像這樣的“城市清道夫”班組就有6個。該區管線綜合事務中心副主任張宏介紹,他們承擔了全區13個鎮街約950公里的城市排水管網維護管理。

8月26日,南岸區南山街道應急小組工作人員提醒駕車上山的市民注意森林防火。記者 劉力 攝/視覺重慶

  自來水廠化驗員:

  每天多次取樣檢測

  中心城區日供水量超400萬立方

  8月28日下午2點30分,氣溫接近39℃,井口水廠化驗員亢黎麗與王丹來到沉澱池,檢測反應區水的濁度。沒過多久,兩人已經是滿頭大汗。

  “初步來看,原水的濁度不高,沉澱後水的濁度也在正常範圍內。”王丹稱。隨後兩人將樣品帶到實驗室,通過儀器檢測原水渾濁度、總鹼度、氨等指標。不一會結果出來了,讀數顯示1.7NTU,與在線數據1.6NTU相差不大。

  “其實水廠設備有感應器,通過在線儀表,水廠可以對運行設備、設施和制水工藝等生産環節和水質情況全天候監測。”王丹告訴記者,由於人工檢測可讓數據更精準,為確保水廠水質,無論氣溫多高,化驗員都要隨時在崗,做到每天多次取樣檢測。

  市城市管理局市供節水處相關負責人介紹説,我市入夏后印發《關於做好城市供水迎峰度夏和汛期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對保障壓力較大的區縣進行現場指導,為城市高峰供水打好提前量。

  “8月以來,全市城市供水一直保持相對高位運行,28日中心城區城市供水總量超過400萬方,達到今年以來的峰值。但城市居民生活用水正常平穩,城市供水總體穩定可控。”市供節水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説,6月以來,中心累計開展高峰供水安全檢查35廠次,確保供水搶修人員全天候待命,供水設備始終處於良性運轉狀態,故障發生後快速止漏搶修。

  綠化工人:

  提前給綠植穿上“防曬套裝”

  清理林下枯枝葉除火患

  “上了年紀的樹木跟人一樣,容易營養供給不足,這就需要通過打點滴來補充營養。”28日一早,江北區塔山公園內,綠化工人曹陽正在更換樹木的營養液。記者發現,公園的一些大樹還纏繞了黑色遮陽網。記者將手放在一處遮陽網下,感覺溫度有所降低。

  “遮陽網質量輕,使用方便,有擋光、降溫作用。”曹陽介紹説,遮陽網能讓綠植避免其遭受陽光直射,從而提高土壤保濕能力,有利於苗木生長。

  “為避免高溫澆灌燙傷植物根係,我們特意避開高溫時段,選擇氣溫相對較低、水分蒸發較慢的早晚時段錯峰澆灌。”曹陽稱,近段時間綠化工人主要在早上10點前,晚上9點後進行澆灌。

  據統計,8月以來全市抗旱保苗專項行動累計出動5.2萬人次。“我們提前搭設遮陽網,避免植物被陽光直曬;迅速清理林下、綠地內枯枝敗葉,消除火災安全隱患;加大對新種植行道樹日常養護力度,確保呈現良好生長態勢。”市城市管理局城市園林綠化管理處處長廖聰全介紹説。

  市政維護工程師:

  每天巡查30公里

  堅守140℃瀝青攤鋪現場

  29日早上9點,市市政設施運行保障中心的市政維護工程師胡小飛開始了一天的設施巡檢。

  此時的溫度才剛過32度,但隨着巡檢的進行,地表溫度很快飆升到了60℃以上。而胡小飛似乎全然不覺,他一邊頂住烈日,一邊爬邊坡、穿涵洞、望橋梁、查道路,他生怕錯過影響設施安全的蛛絲馬跡。

  胡小飛所在的設施維護四處,主要負責城市道路、橋梁、隧洞等市政設施的運行保障。“這種極端高溫下,長下坡和彎道處的道路瀝青可能會形成大貨車剎車碾壓的車轍,為了行車安全,我們發現後,會第一時間處理,在一天之內完成。”胡小飛笑着説,自己每天30公里的設施巡查完成後,整個身體就像從水裏撈出來的一樣,“熟”透了。

  就在8月26日零點,經過56天的連續奮戰,我市完成了內環快速路道路綜合整治工程(二期)三階段的主體工程。期間,胡小飛和同事一起,不分白天黑夜,24小時輪番駐守在施工現場。特別是在瀝青攤鋪時,工程師們始終堅守現場,及時監督施工單位保質保量完成。

  在極端高溫下,我市內環二期三階段主體工程比預計時間提前6天完成,最大程度減少了因道路佔道作業對市民出行的困擾。

編輯: 韓夢霖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