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重慶避暑地産已有204個 “涼”資源激活避暑“熱”經濟

  8月16日,2024年重慶市避暑休閒地産高質量發展大會在武隆區舉行。大會以“伴綠水青山 享避暑休閒”為主題,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共同探討重慶市避暑休閒地産建設高質量發展方向,因地制宜打造一批具有重慶特色的避暑休閒地産項目。

  2024年重慶市避暑休閒地産高質量發展大會在武隆區舉行。受訪者供圖

  會上,市住房城鄉建委相關負責人介紹了重慶市避暑休閒地産發展概況。重慶地處四川盆地東南緣,北部、東部和南部分別位於大巴山、武陵山、大婁山等山脈,西北部和中部以丘陵、低山為主,立體氣候顯著,全市具備避暑氣候資源的區域面積為2.7萬平方千米,擁有打造國際一流避暑休閒地産的良好條件。

  多年來的經驗積累,重慶市避暑休閒地産已由粗獷式初級發展階段向差異化、定制化、精緻化的中高級階段轉變,開發建設規模逐漸擴大。

  其中,以武隆仙山裏、南川黎香湖、綦江鑒山國際為代表的規模性樓盤不斷涌現,逐漸形成“避暑+休閒+文旅+康養+N”的綜合性開發模式。

  截至目前,重慶市共有避暑休閒地産項目204個,主要分佈在武隆、南川、綦江、豐都、石柱等14個區縣,規劃可建設規模約1760萬平方米,總投資約880億元,其中,已交付項目146個、約844萬平方米,在建在售項目58個、約441萬平方米,涉及華宇、中海、東原等183家房地産開發企業。

  夏天恒溫20℃且是天然氧吧的萬盛經開區黑山谷、適合康養旅居又環境優美的豐都南天湖、憑藉極高森林覆蓋率及涼爽氣候吸引無數游客的武隆仙女山……每逢盛夏,這些地方就成為了市內及周邊省市游客避暑納涼的好去處。

  如何將這些豐富的旅游資源與重慶市避暑休閒地産有效結合發展?本次大會,來自不同領域的多位專家在大會上進行了精彩的主題演講,為避暑休閒地産高質量融合發展建言獻策。

  老年人旅居康養是避暑休閒旅游的主力軍。中國房地産業協會副會長張其光認為,旅居康養未來前景廣闊,也能起到很好的積極作用。“旅居康養能給老年人提供多樣化的養老方式,能增進當地經濟增長,有助於消化當地房地産庫存,激活房地産市場。”張其光説,發展旅居康養需要解決房源、客源以及房源客源對接問題,通過系統化整合收集房源、客源信息,搭建信息&&,避暑休閒地産必將迎來更好的發展。

  克而瑞樂葦創始人胡曉鶯在演講中探討了避暑休閒地産如何將“涼資源”做成“熱經濟”。她提出,在文旅地産發展中,商業成為了不可或缺的重要資源,健康、和諧的家庭生活方式成為主旋律,別墅産品具備更高的市場青睞度以及抗風險能力,應將新業態納入舊場景,“舊瓶裝新酒”引起新旅游熱潮。

  壹方城産業小鎮聯盟康養文旅專家甘霖在主題演講中重點對康養文旅融合發展實戰經驗進行了分享,其中包括中國峨眉山國際康養中心等避暑型文旅項目打造經驗解析,都江堰康養文旅城、西安鵬瑞利知智照護家園等其他多類別康養文旅項目打造經驗解析。

  本次大會由重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重慶市武隆區人民政府指導,重慶市城鄉房屋建設服務中心、重慶市武隆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重慶市武隆區仙女山旅游度假區管理委員會主辦。

編輯: 陶玉蓮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