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先學後付”保證賺錢 怎麼就影響徵信了?
2024年08月13日 08:01 來源: 重慶日報

  “先學習後付費,學一個星期就能兼職接單掙錢,月保底收入兩三千元!”動不動心?如果看到這樣的消息,你要小心了。近期,不少人在社交&&上吐槽,自己遭遇了“先學後付”的套路。

  連日來,記者走訪調查發現,除宣稱“先學後付”,商家往往還打着“兼職收入不錯”等旗號引誘消費者。當消費者辦理“先學後付”分期付款後,不僅兼職收入不如宣傳般理想,想要取消也屢屢受阻,還背上了債務,甚至會影響徵信,完全就是以往“兼職套路”的“升級版”。

  讀者爆料

  被承諾“兼職月入兩三千”

  卻遭遇“先學後付”套路

  讀者游女士(化名)告訴記者,她是河南鄭州人,今年20歲。今年3月,通過某社交&&,她發現位於重慶市渝中區經緯大道的重慶優享學網絡信息諮詢有限公司可提供配音方面的學習和兼職機會。她本來就對配音感興趣,想著學習的同時還能兼職掙點零花錢,便添加了該公司工作人員的微信號,以了解具體情況。

  游女士和該工作人員的微信對話顯示,對方&&可先付100元預定金入學,剩下的學費分12期支付,每期付565元,入學次月支付第一期學費,此後一月一期。他還&&,學一星期後就可以兼職,並反復強調:第一個月保底兩三千元外加提成。

  之後,雙方簽署了協議,按照約定,游女士先支付了100元預定金。

  “每月的兼職收入根本達不到兩三千元,能掙到1000元就不錯了。”游女士稱,為此,她提出解約,公司卻告知她解約就要付違約金,“可明明是他們違約在先,我已經逾期多月未支付,徵信還可能受到影響。”

  在黑貓投訴&&,涉及重慶優享學網絡信息諮詢有限公司的投訴多達幾十條。多名消費者訴稱,該公司以播音、配音兼職為由,誘導他們辦理分期支付學習費用,公司承諾可先學後付,邊學邊兼職賺錢,月保底收入兩三千,但實際情況卻是,要麼無法兼職接單,要麼工作量不夠,並未賺到錢,並且要求取消協議和分期扣款均遭到拒絕。從投訴人群來看,多為大學生群體。

  現場走訪

  公司已停止在註冊地經營

  監管部門:正跟進處理

  記者通過查詢發現,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重慶優享學網絡信息諮詢有限公司位於渝中區經緯大道333號2幢11-3A號,目前為存續狀態。但因通過登記的住所或者經營場所無法&&,7月,該公司已被渝中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列入經營異常名錄。

  近日,記者來到該地址發現,該公司在上班時間大門緊鎖,公開的&&電話也無法接通。

  旁邊公司一位工作人員&&,該公司已搬離一個多月了,“這家公司以前就是賣課的。”

  工商信息顯示,該公司經營範圍包括信息諮詢服務(不含許可類信息諮詢服務)、教育教學檢測和評價活動、業務培訓(不含教育培訓、職業技能培訓等需取得許可的培訓)、招生輔助服務等。

  記者隨後將情況反饋給渝中區大坪街道市場監督管理所。該所工作人員&&,經核查,該公司已停止在註冊地的經營,如有消費者投訴,該公司有專人進行售後處理,市場監管部門也會跟該公司負責人進行對接,跟進處理消費者的投訴。工作人員還&&,市場監督部門將其列入經營異常名錄,就是為了警示消費者“避坑”。

  記者調查

  “先學後付”有哪些套路

  在各大社交&&,都有不少人吐槽遭遇“先學後付”套路。在黑貓投訴&&,涉及“先學後付”的投訴多達上萬條。

  記者多方採訪調查發現,“先學後付”多面向在校大學生或尋找兼職的人士,兼職工作多涉及圖片視頻剪輯、播音、配音等,因為打着“先學習後付費”的旗號,往往會讓消費者放鬆警惕,等消費者回過神來,發現已經背上債務。

  “先學後付”套路一般是這樣的:

  首先,宣稱“零門檻”。多位消費者&&,他們是在校大學生,都是在校園內或者在社交&&上看到“零門檻”兼職信息,主動或被動添加相關企業人員微信後,對方就會發來各種學習課程的宣傳海報,並聲稱“零門檻”也可兼職,且難度不大、上手很快,學會就可接單。

  其次,口頭承諾“收入不錯”。有消費者稱,對方一來就會提到兼職接單收入,但不會將收入説得太高。他們的話術往往是“賺五六千不現實,兩三千元、一兩千元還是有的”“多勞多得”,以此增加“可信度”。但這些內容都來自工作人員發的微信消息,不會將保底收入寫進協議。游女士給記者發來的協議顯示,內容只有課時費、支付方式等。

  接着,進入“正題”。對方開始介紹“先學後付”的模式,往往誘導消費者先付幾十元或一百元的預定金或報名費,然後宣稱“用賺的錢來交學費”,每月僅需分期支付幾百元。一位消費者&&,他遭遇了這樣的套路:某公司提供圖片編輯兼職崗位,承諾一天接幾單,一天下來賺百十來塊,但是讓他先交39元的報名費,之後每月分期交300元。

  當消費者發現,兼職掙不了錢、每月又必須分期支付費用時,就想要解除協議,但要麼遭到拒絕,要麼需要先支付違約金。

  律師説法

  引誘辦理分期涉嫌欺詐

  重慶坤源衡泰律師事務所合夥人潘興旺律師&&,商家以“先學後付”“免息分期”等作為幌子,引誘學員到小額貸款&&辦理分期,既涉嫌虛假宣傳,也涉嫌消費欺詐。

  針對“不履行還款是否會影響個人徵信”的問題,潘興旺律師&&,小貸公司作為放款方,若接入央行徵信系統,則會影響個人徵信;若沒有接入,則沒有影響。

  為此,潘興旺建議消費者:

  首先,向相關部門或組織舉報投訴。收集相關證據,如前期與商家銷售人員的聊天記錄、轉賬記錄、簽約合同等,向工商管理部門、地方金融監管局以及消費者協會、黑貓投訴&&等進行舉報投訴。

  其次,向公安機關報案。若商家和消費者在同一地區,可以向公安機關報案説明,要求警方作出處理。如果對方有教學資質,警方不處理要求協商或訴訟,則可以要求警方出具“警情記錄”作為後續起訴的相關證據。

  最後,向法院提起訴訟,撤銷協議或者合同。教育培訓機構以回報為由,未明確告知分期還款的性質,且無證據證明在簽訂合同時擁有教學資質,致使消費者在違背真實意願的情況下與其簽訂合同,消費者可以以被欺詐為由要求撤銷合同,未實際使用的課程無需支付,且無需支付違約金。商家無條件不允許退費或由消費者承擔全部剩餘課費損失明顯有違公平交易的原則,係加重消費者責任的行為,屬於無效的格式條款。消費者可以主張確認格式條款無效,無需承擔課程停止後的費用。

編輯: 李海嵐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