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提速便捷超充之城建設 重慶這樣發力

  六月十三日,位於沙坪壩區的站西路充電站。該充電站於今年二月建成投用,配備十二台單槍分體式直流充電終端、兩台液冷超充充電終端,能夠滿足十四台電動汽車同時充電,最快充電速度達“一秒一公里”。特約攝影 孫凱芳\視覺重慶

  超充站成為重慶建設“超充之城”的着力點。圖為中心城區,一位市民在使用新建成的超充設施為新能源車充電。特約攝影 孫凱芳/視覺重慶

  在吃一碗小面、喝一杯咖啡的時間裏,就能讓新能源汽車滿電出發——這樣的便捷超充時代,離我們越來越近。

  8月8日,重慶便捷超充之城建設峰會舉行,眾多企業人士及行業專家圍繞“便捷超充”支招獻計。

  記者在會場內外採訪獲悉,目前重慶正加速建設便捷超充之城,讓新能源汽車實現“充電自由”。

  一個“點”

  充電更快、時間更短,超充站建設成至關重要的着力點

  “建成以超充為主的充電基礎設施體系,不僅關係到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的意願、新能源汽車的銷售和普及,更關係到我市萬億級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産業的高質量發展。”峰會上,市經濟信息委黨組書記、主任王志傑&&,我市正從産業生態的高度,圍繞充電站、樁等硬體設施建設和優化技術、網絡等服務,建設全國一流的便捷超充城市。

  數據顯示,2023年,重慶汽車産量超過230萬台、居全國第二位,其中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産量突破50萬台。

  今年上半年,“重慶造”汽車産量達到121.4萬台,位列全國城市第一。其中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産量39.1萬台,同比增長1.5倍,增速領跑全國。

  新能源汽車的強勁發展,對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亦提出更高、更緊迫要求,特別是對於靈活配置多個超充槍、快充槍的超充設備,需求尤為迫切。

  面對“充電慢”這一市場痛點,讓充電速度更快、時間更短的超充設備,成為行業發展主要方向,發力超充站成為重慶建設“超充之城”的着力點。

  王志傑&&,當前,我市正在完善“超充+快充+便充”充電生態,從“供給、需求、服務”三方面強化引導,通過加快推進超充站建設,應用推廣超充、快充和智能有序充電技術,實現充電便捷、智能高效的新能源汽車補能服務體系。

  同時,我市還將建設“樁端+車端+電網端”智能生態,加大對大數據、雲計算等關鍵技術研發支持,加快推進重慶數字捷充&&上線運營,實現全市超充站數字化管理,建成使用便捷、能力強大的充電服務&&。

  另外,圍繞充電産業上中下游重點領域,我市將加快引進培育一批龍頭企業,形成完整充電産業鏈。

  一張“網”

  到明年中心城區將形成“1公里超充圈”,有效緩解“充電焦慮”

  充電站好找,充電快速、即充即走,這樣的充電體驗,無疑可以有效緩解新能源車主的“充電焦慮”“里程焦慮”。當前,這樣的超充站已在我市部分區縣投入運營。

  比如,位於南岸區重慶經開區的我市首座集超級充電、換電、光伏等功能於一體的智能超充示範站,站內共有22個充電車位,其中3個是液冷超充車位,最高輸出功率600千瓦,新能源車充電5分鐘可續航250公里以上。

  在北碚火車站,日前建成投用的“電動汽車給電網送電技術”充電示範站同樣“給力”,這裡的超充樁可實現“充電10分鐘行駛400公里”的超充速度,即充即走。

  峰會上,九龍坡區區長李順&&,九龍坡與華為數字能源合作,將推動“一秒一公里”的超快充電産業生態網建設高水平起勢,計劃今年內在全市累計投建超充站150座、3年內投建超1000座。

  按照今年4月印發的《重慶市新能源汽車便捷超充行動計劃(2024—2025年)》,明年我市中心城區公共快充站新建站都將具備超充能力,同時現有充電站將逐步改造為超充站,形成“1公里超充圈”。

  屆時全市將建成超充站2000座以上、超充樁4000個以上,覆蓋公共停車場、商業聚集區、高速公路服務區、旅游景區等眾多場景。

  “提速超充便捷之城建設,這或將是重慶轉型新型電力城市的第一步。”多名參會企業人士&&,隨着重慶在儲能産業、虛擬電廠等領域的重點布局逐步展開,一張完整清晰的綜合能源網絡將迅速成形,並吸引一批行業企業落戶共謀發展。

  一套“打法”

  高起點規劃、快節奏布局,推動形成高質量充電基礎設施網絡

  加速超充站建設,重慶的超充基礎設施應如何布局?

  從國內多地和我市部分區縣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實踐和技術發展情況看,超充基礎設施建設是涉及面廣、技術標準嚴、安全要求高的系統工程。

  市經濟信息委相關負責人&&,在推動超充站建設規劃中,我市綜合考慮了中心城區、主城新區、渝東北及渝東南區域發展梯度,按照車樁配比、道路里程、人口密度,科學合理制定了建設目標。

  比如,到明年底,重慶中心城區計劃建成超充站1300座以上,主城新區及萬州區建成超充站430座以上,渝東北和渝東南地區建成超充站100座以上,高速公路建成超充站170座以上。

  “要完成上述目標,形成以超充站為主體的高質量充電基礎設施網絡體系,我市明確了一套高起點規劃、快節奏布局、系統性配套、體系化推進的‘打法’。”市經濟信息委上述負責人説。

  在超充基礎設施建設中,我市將統一規劃布點,避免布點過密形成閒置過剩,或布點過稀造成充電擁擠;統一技術標準,明確超充站建設規則、場站類型、安全防範等標準;統一標誌標識,比如建成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愉秒充”超充品牌,提高充電站辨識度,等等。

  為更好地引導各區縣加速超充站建設,我市還將推出一批示範帶動項目,包括在中心城區各區和兩江新區、重慶高新區,建設至少1座綜合示範站;積極推廣液冷超充、充儲一體等新技術應用;圍繞機場、高鐵站、郵輪碼頭、公交場站等,分類建成一批超充實踐案例。

  數讀·重慶超充建設>>>

  按照《重慶市新能源汽車便捷超充行動計劃(2024—2025年)》

  明年全市將建成超充站2000座以上、超充樁4000個以上

  覆蓋公共停車場、商業聚集區、高速公路服務區、旅游景區等眾多場景

  其中,中心城區計劃建成超充站1300座以上

  主城新區及萬州區建成超充站430座以上

  渝東北和渝東南地區建成超充站100座以上

  高速公路建成超充站170座以上

  121.4萬台

  上半年,“重慶造”汽車産量達121.4萬台,位居全國城市第一

  39.1萬台

  其中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産量39.1萬台

  1.5倍

  同比增長1.5倍,增速領跑全國

編輯: 陶玉蓮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