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動物園,爬上高處“擼串”的大熊貓引來眾多游客圍觀。通訊員 周邦靜 攝\視覺重慶
2024年6月28日19:30,位於九龍坡區的重慶動物園大熊貓“好奇”順利産下一隻熊貓寶寶,重慶動物園再度因大熊貓而“出圈”。
“好奇”是今年2月下旬在位於四川臥龍的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完成的配種。的確,説起國寶大熊貓,大多數人首先會想到四川臥龍,目前中國的野生大熊貓也只分佈在四川、陜西、甘肅三省。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目前全國擁有圈養大熊貓數量最多的城市動物園,是重慶動物園。重慶動物園的第一隻大熊貓如何而來,與四川有何淵源?近年來川渝兩地在大熊貓研究繁殖等方面有哪些交流與合作?
連日來,記者採訪了相關科研人員,探尋川渝兩地跨越60餘年的“熊貓情緣”。
高溫酷暑,重慶動物園為四隻大熊貓衝涼降溫。通訊員 周邦靜 攝/視覺重慶
重慶動物園第一隻大熊貓在四川救助得來
“重慶動物園早在1955年就建成開放,最初叫西區公園。直到上世紀60年代初,我們才擁有了第一隻大熊貓。”重慶動物園大熊貓技術主管、生態學博士尹彥強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稱,這只大熊貓,是當時工作人員在四川平武救助的一隻野生大熊貓。
他解釋了什麼情況下需要對野生大熊貓進行救助:有些大熊貓幼崽在母親外出遭遇意外後淪為“棄嬰”,需要及時救助哺育才能存活;有些大熊貓因在野外受傷或者染上疾病需要救助;還有因特殊原因導致野外食物短缺需要救助……
上世紀60年代至80年代,四川境內一些地方竹子開花死亡,導致大熊貓食物短缺,不時有人在野外發現大熊貓屍體。重慶動物園多次派工作人員赴臥龍等地開展野外大熊貓救助工作,並精心呵護救助回來的國寶。
“當時,動物園在大熊貓的飼養、繁育等方面缺乏經驗,就連救護的大熊貓幼仔所需的配方乳如何調配、飼喂量多少合適,都是問題。”尹彥強説,當時圈養大熊貓的繁育還面臨“發情難、配種受孕難、育幼成活難”三大難題。
他進一步解釋,一般情況下,圈養大熊貓每年發情一次,且只有短短數小時的時間適合配種,還受飼養條件、氣候條件、母體年齡、健康狀況等多重因素影響,需要恰到好處地把握時機;大熊貓在發情期通過聲音交流、化學信號、行為表達等釋放信號,雙方是否“情投意合”、是否掌握交配技巧、是否需要及時進行人工輔助等,才是能否成功配種受孕的關鍵;有的幼崽個體還因太小而很難成活……
臥龍的大熊貓飼養和繁育團隊率先攻克了大熊貓繁育“三大難題”後,重慶動物園便與之開展了近30年的大熊貓個體交換和繁育合作,時常向他們溝通、請教,多次去實地考察,逐漸掌握了成熟的大熊貓繁育技術,並於1985年9月成功繁育出第一隻大熊貓。
“這一突破讓我們倍感振奮。”重慶動物園熊貓館館長張乃成清楚記得,當時熊貓館沒有安裝空調,為了防止大熊貓中暑,他們搬來冰塊降溫;沒有育嬰箱,他們就將大熊貓幼崽摟在懷裏,用自己的體溫溫暖幼崽。
大熊貓“新星”(已故)。(重慶動物園供圖)
全球最長壽圈養大熊貓“新星”來自川渝交流
重慶動物園的大熊貓繁育真正邁入“快車道”,是在2000年之後,不僅種群規模擴大了,而且涌現出不少“明星熊貓”。
“從第一隻大熊貓落戶以來,重慶動物園經過60餘年發展,已成為國內為數不多的能獨立繁育大熊貓的城市動物園之一,在單胎繁育的基礎上,還成功誕下雙胞胎、三胞胎。”張乃成介紹,截至目前,重慶動物園大熊貓累計産下 32胎,其中13胎雙胞胎,1胎三胞胎。
重慶動物園也成為全國擁有大熊貓數量最多的城市動物園,目前有23隻大熊貓在此生活。而園內的熊貓館在進行三次改擴建後,目前佔地已近2萬平方米,是全國最早的大熊貓繁殖基地之一。
“這23隻大熊貓中,既有園內自己繁育的,也有和四川交換的個體、合作繁殖的個體。”尹彥強説,交流交換大熊貓個體能夠起到優化種群遺傳結構的作用,改善親緣關係,提升遺傳多樣性,使大熊貓種群更加健康、更具活力、更可持續發展。
全球最長壽的圈養大熊貓“新星”,就是川渝兩地間的“交流交換”最鮮活的例子。
“新星”是雌性,1982年8月出生於四川省雅安市寶興縣。1983年6月,尚不滿一歲的她被送往重慶動物園,還曾於1988年冬季奧運會期間赴加拿大卡爾加裏展出,在當地引發轟動,上百萬人爭相一睹其“芳容”。回國後,“新星”更是聲名鵲起,成為名副其實的“明星熊貓”。
1992年,“新星”與上海動物園的大熊貓“川川”交配生下第一胎,此後陸續繁育後代,目前其眾多直系後代分別生活在2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新星”的兒子“靈靈”還交流到四川,為圈養大熊貓自然交配繁育技術攻關作出了很大貢獻。
“遺憾的是,2020年12月8日13:25,38歲的‘新星’因高齡兼多臟器衰竭去世。”張乃成介紹,大熊貓的1歲相當於人類的3到4歲,野生大熊貓的壽命一般在20歲左右,圈養大熊貓的壽命可達30歲以上,“‘新星’38歲相當於人類的110歲至140歲,是目前世界上最長壽的圈養大熊貓。”
大熊貓“二順”。(重慶動物園供圖)
“二順”的海外之旅
“海歸大熊貓”“二順”也是紅遍全網的“明星熊貓”。
“二順”2007年8月出生於重慶動物園,她是“新星”的孫女,其父親正是“靈靈”,母親是從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交換到重慶動物園的“婭婭”。
2013年3月,“二順”和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的“大毛”一起,飛往加拿大多倫多動物園,作為中加雙方共同保護和繁育大熊貓開展合作研究的主角,開啟了他們的海外之旅。
當地時間2015年10月13日凌晨3:30,在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大熊貓專家、飼養員與加拿大多倫多動物園工作人員的共同努力下,“二順”在多倫多動物園順利産下第一對龍鳳胎。次年3月,這對旅加大熊貓龍鳳胎幼崽在多倫多動物園首次亮相,多倫多動物園還通過網絡徵集為他們起名,最終雄性幼崽名“加盼盼”、雌性幼崽名“加悅悅”。
2020年1月,“加盼盼”和“加悅悅”回到祖國,入住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當年11月,“二順”和“大毛”也一起乘坐專機回國。
隨後,“加盼盼”於2022年底搬遷至成都動物園,“加悅悅”於2024年初搬遷至重慶動物園。
“更為可喜的是,回國不到兩年,‘二順’又順利産下第二對龍鳳胎。”張乃成介紹,2022年7月22日,這對龍鳳胎在重慶動物園誕生,其中雄性幼崽起名“渝可”、雌性幼崽起名“渝愛”。
兄妹倆自出生那天起,便很快俘獲了大批粉絲,還在今年6月舉行的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技能大賽中,代表重慶擔任大賽“迎賓大使”,以國寶獨特的魅力,迎接世界各地賓客。
在近些年川渝兩地圍繞大熊貓開展的交流合作中,來自四川臥龍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的親兄妹“亮亮”和“蘭香”,也是當仁不讓的“明星熊貓”:24歲的“亮亮”是目前生活在重慶動物園中年齡最大的大熊貓,妹妹“蘭香”也已在園中順利産下兩對雙胞胎,讓重慶動物園的熊貓家族更為壯大。
隨着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不斷深入推進,川渝兩地圍繞大熊貓飼養、繁育、科研方面的交流合作越來越多。在川渝文旅CP圍繞打造具有國際范、中國味、巴蜀韻的世界級休閒旅游勝地,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方面,“頂流網紅”大熊貓的身影也頻頻出現。他們還攜手亮相各類博覽會,成為川渝熊貓賀新春、巴蜀熊貓大拜年等活動的主角。
“重慶動物園今年5月2日單日接待游客以及‘五一’期間接待游客總人次,均創歷史新高,很多人都是奔着大熊貓而來。”九龍坡區文化旅游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區還創新研製了“九龍如龍沉香——熊貓款”、熊貓香插、熊貓水墨絲巾、熊貓玩偶等特色文創産品,重慶動物園也圍繞大熊貓開發了“蟲動市集”“蟲動咖啡”等周邊品牌,各色熊貓主題文創琳瑯滿目,深受市民和游客喜愛。
除此以外,九龍坡還借助大熊貓自帶的巨大流量,吸引了意大利、法國、西班牙、匈牙利等境外旅行商和媒體來此考察調研、拍攝宣傳,以大熊貓為紐帶,進一步深化國際交流合作,拓展境外客源市場。可見,川渝大熊貓在聚集文旅人氣和推動文旅産業發展等方面,已成重要推手與流量密碼。
新重慶-重慶日報記者 劉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