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起在全市率先實施,津貼將直接發放至個人賬戶
“8月1日起,銅梁區80歲以上的老人領取高齡津貼不再需要本人到鎮街民政辦驗證身份,通過‘免申即享’的辦法,直接將津貼發放到他們的個人賬戶上。”7月26日,銅梁區民政局救助科負責人黃傑和幾位同事正在演練大數據精準篩查高齡老人津貼。
高齡津貼是針對80歲及以上老人的一種社會保障措施。過去,高齡老人要申領和繼續領取高齡津貼,需由老年人或代辦人帶身份證、戶口本等材料,到鎮街民政辦提交申請資料、查驗身份,這給部分生病、殘疾和行動不便的老人帶來困難。“免申即享”政策實施以後,通過大數據&&智能匹配,老年人足不出戶,高齡津貼便可直接到賬。
據了解,銅梁是重慶市首個施行高齡津貼“免申即享”的區縣。這項由當地民政部門整合人社、公安等部門間大數據、理順流程推出的便民政策,惠及3萬多名高齡老人,也是該區民政部門落實區委巡察組反饋的“履行主責主業有短板、養老服務有差距”等問題而推出的整改措施。
“通過部門間大數據比對,篩查出疑似符合高齡津貼享受的人員名單,鎮街核實後將符合發放的名單返給區民政局即可。”黃傑説,“免申即享”改革省去了新滿80歲的老年人需要交資料和申請的流程,已領取人員的生存覆核也可通過大數據篩查確認,避免了過去因手續繁雜老人申請不便或因不知曉政策而未享受到津貼等情況。
“這下好了,再不用每個月都找人扶着到社區去照相和按指印了。”家住龍門街一號小區91歲的唐開秀婆婆高興地説。
據悉,當地高齡津貼發放檔次及標準為,一檔:80至89周歲,每人每月10元;二檔:90至99周歲,每人每月200元;三檔:100周歲及以上,每人每月400元。
“這筆惠及高齡老人的資金有1500多萬元。區民政局要求應補盡補,不漏一人、不錯一人,足額到位,用實際行動把這一便民利民政策落到實處。”銅梁區民政局負責人&&。
編後語>>>
《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提出,健全“高效辦成一件事”重點事項清單管理機制和常態化推進機制。
2023年以來,在推進數字重慶建設的大背景下,我市各地各部門加速推進數字化集成改革,將多個部門相關聯的“單項事”整合為企業和群眾視角下的“一件事”,推行集成化辦理,實現“一件事一次辦”,以數智化全面提升黨政機關整體智治能力、高質量發展能力、服務美好生活能力和現代化治理能力。新生兒出生“一件事”、入學“一件事”、扶殘助困“一件事”、退休“一件事”……一批具有重慶辨識度、全國影響力的改革成果正在加速形成、落地見效。
同時也要看到,仍有一些地方一些領域存在“證明多、辦證難、辦事難、系統多”的問題,從表面上看是服務態度的問題,根子上是服務能力的問題。
中國式現代化,民生為大!期待“一件事一次辦”改革不斷迭代升級,“一件事一次辦”工作機制不斷健全,“一件事一次辦”服務範圍不斷拓展,從解決“一件事”向辦好“一類事”延伸,更好對接發展所需、基層所盼、民心所向,用實際行動解決企業和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從而改善營商環境,更好服務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實現高效能治理。(新重慶-重慶日報記者 王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