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慶海聯職業技術學院組織16支團隊深入鄉村,積極開展2024年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用行動踐行使命擔當,在實踐中磨礪青春。
在指導老師周楊、劉芳瑗、邵明婧的帶領下,重慶海聯職業技術學院主題宣講團的學生來到沙坪壩區雙碑街道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師生分別圍繞“深刻把握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特色”“在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堅定文化自信”等主題,面向街道居民和青少年群體進行宣講。
活動中,學生們用通俗易懂的“家常話”“大白話”“實在話”,創新形式,讓廣大群眾了解和接受黨的創新理論,確保群眾聽得懂、聽得進、坐得住、記得牢,在社區群眾中取得較好反響,也讓學生自身的理論知識在實踐中得到深化。宣講結束後,學生們與社區居民進行知識互動問答,並向附近居民分發宣傳冊,促進理論宣講與實際行動進一步融合。
航空工程學院“鄉村振興促進團”深入沙坪壩區歌樂山街道歌樂村,開展“知識走進田野,科技振興鄉村,攜手同行共築美好家園”社會實踐活動,圍繞無人機噴灑農藥、無人機在農業生産中的使用介紹、幫農民打理果園、直播助農等四大主題行動展開,將先進科技引入鄉村,助力鄉村振興。
在田間地頭,實踐團成員向村民操作展示無人機在農業中的具體運用。
實踐團成員通過生動的案例和詳細的講解,向村民們普及宣傳了無人機在農業生産中的使用方法,並通過實際操作展示無人機在農藥噴灑方面的獨特優勢。活動現場,同學們通過無人機搭載智能噴灑系統,精準控制飛行路線和噴灑量,有效避免了傳統噴灑方式中的農藥浪費和環境污染問題,不僅提高了作業效率,還減輕了農民的勞動強度,讓科技的力量在田間地頭得到充分體現。
為了更深入地了解鄉村實際需求,實踐團成員來到果園,幫助農民們打理果樹。他們利用用戶多、活躍度高的抖音&&,創新性地開展直播助農活動,將歌樂村的優質農作物推向更廣闊的市場。活動中,實踐團成員充分發揮自身的專業優勢,以實際行動踐行“科技興農”的理念,詮釋青年學子的責任與擔當。
重慶海聯職業技術學院公共事務學院民族團結實踐團開展社會實踐活動。
在重慶磁器口景區,重慶海聯職業技術學院公共事務學院民族團結實踐團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民族團結社會實踐活動。同學們身着傳統民族服飾,帶來精彩的舞蹈表演。實踐團還組織了一場以“民族團結與景區發展”為主題的座談會。座談會上,同學們分享了自己對民族團結的理解和感悟。
實踐團成員指導社區孩子們進行書法創作活動。
此外,重慶海聯職業技術學院各二級學院組織的愛國主義教育實踐團、基層服務踐行團等團隊紛紛走進各個社區,通過走訪參觀、主題宣講等方式,以青春之我、奮鬥之我,扎根基層,服務基層,在學習和實踐中彰顯青春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