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屬種朐忍渝州龍復原圖。(雲陽縣委宣傳部供圖)
重慶又添新屬種恐龍!7月18日,記者從雲陽縣獲悉,科研人員在近期開展的科考發掘中,在雲陽普安恐龍化石墻中發現一種新屬種恐龍化石,並將其命名為朐忍渝州龍,這也是重慶發現的最早新蜥腳類恐龍。至此,在雲陽發現並命名公布的新屬種恐龍已達5種。
為何命名為朐忍渝州龍?研究團隊在國際科學期刊發表的研究成果論文透露,他們取重慶古名“渝州”為“屬”,雲陽古名“朐忍”為“種”,用古老地名命名新近發現的這一新屬種恐龍,也為朐忍渝州龍增添了濃重的歷史文化色彩。
“這頭朐忍渝州龍為蜥腳類,背高約5米,體長約11米,是一個亞成年個體,跟以前在雲陽發現的蜥腳類新屬種恐龍普賢峨眉龍相比,骨骼顯得粗壯一些,有着獨特的外形特徵。”拿着朐忍渝州龍復原圖,市地礦局208地質隊古生物專家難掩興奮。
經過現代科技復原和專家闡釋,人們得以穿越億萬年時空,一睹這一史前生物“真容”——朐忍渝州龍作為四足行走的植食性恐龍,與蜥腳類恐龍家族其他身材高大的“親戚”相比,顯得矮胖而憨態可掬。
記者了解到,朐忍渝州龍化石位於普安恐龍化石墻中部,屬中侏羅統下沙溪廟組地層。這面全球單體最大的侏羅紀恐龍化石墻全長150米,高6米至10米,墻體面積達1320平方米,含17個化石富集小區,已探明的埋藏深度超過20米,墻下仍有大量恐龍化石待發掘,墻面化石已“現身”5000多塊涵蓋頭骨、牙齒、椎體、肢骨、腰帶等多個骨骼部位的化石,目前已經確定包含蜥腳類、獸腳類、鳥腳類、劍龍類、基幹新鳥臀類五大類恐龍化石。
科研人員通過對正模標本包含部分頭骨、椎骨、肩帶、腰帶和肢骨化石的精修和鑒定發現,朐忍渝州龍生活在距今約1.66億年前的中侏羅世,是重慶發現的最早新蜥腳類恐龍,也是雲陽發現的第一個闊鼻龍類的蜥腳類恐龍。據專家介紹,闊鼻龍類過去在重慶乃至整個四川盆地都鮮有發現,朐忍渝州龍“現身”擴展了闊鼻龍類的分佈範圍,證明闊鼻龍類在中侏羅世就已經開始出現,為研究新蜥腳類的起源、演化及分佈提供了依據。
朐忍渝州龍生活的下沙溪廟組是著名的恐龍化石出産地,這裡曾發現許多著名的恐龍的化石,比如氣龍、自貢永川龍、宣漢龍、峨眉龍蜀龍、大山鋪龍、曉龍、華陽龍,這些恐龍與朐忍渝州龍共享棲息地。
為什麼雲陽普安會有這麼多恐龍化石密集埋藏在一起?據世界權威恐龍學家推測,1.8億至1.6億年前,雲陽地區為古巴蜀湖邊沿,成群的不同種類的恐龍生活於湖邊,後因一次或多次突發泥石流、大洪水、持續暴雨等災害事件導致大量恐龍死亡。在河流匯入湖泊三角洲地帶時,河水流速減緩,其攜帶的大量恐龍骨骼隨之沉積下來並形成化石。
2015年以來,重慶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將重慶雲陽恐龍動物群保護與研究列為重點打造的古生物項目,安排專項資金、專業隊伍對雲陽普安恐龍化石進行保護性發掘和科學研究,截至目前已發現並命名了普安雲陽龍、磨刀溪三峽龍、普賢峨眉龍、元始巴山龍、朐忍渝州龍這5種新屬新種恐龍。(新重慶-重慶日報記者 劉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