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我市東北部部分地區、中西部及東南部局地出現暴雨到大暴雨,11日16時,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市氣象局聯合發布全市地質災害氣象風險紅色預警,提醒廣大市民密切關注最新的天氣預報和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信息,積極防範地質災害。
7月11日,記者從市氣象局了解到,受副熱帶高壓外圍暖濕氣流影響,預計本輪降雨天氣將持續至13日夜間。12日夜間到13日夜間我市長江沿線及以北地區中到大雨,東北部部分地區暴雨。
市氣象局提醒,我市中部和東北部地區已出現暴雨到大暴雨,局部地區特大暴雨,部分站點降水接近歷史極值。後期降雨仍將持續,暴雨致災風險很高,相關部門應加強防範強降水引發的次生災害。
7月11日16時,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市氣象局聯合發布全市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7月11日20時至7月12日20時,城口、巫溪、雲陽、豐都、忠縣、墊江屬於風險很高地區,地質災害氣象風險等級為Ⅰ級(紅色預警)。
開州、萬州、梁平、綦江、奉節屬於風險高地區,地質災害氣象風險等級為Ⅱ級(橙色預警)。
據新華社7月11日電 (記者 劉詩平)水利部11日發布汛情通報,受長江上游來水及庫區降雨影響,三峽水庫11日18時入庫流量達50000立方米每秒,水位漲至161.10米,長江發生2024年第2號洪水。
水利部門高度重視長江2號洪水防禦工作,加強水工程科學調度,充分發揮水庫群攔洪削峰錯峰作用,確保防洪安全。
目前,水利部5個工作組(專家組)在四川、重慶、湖南、江西、安徽等地協助指導地方開展洪水防禦工作。(記者 崔曜 申曉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