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三日,陳彪正檢查一位斷肢再植患者的術後康復情況。記者 解小溪 攝\視覺重慶
“伸指、握拳、伸指、握拳……”7月3日,墊江縣中醫院骨傷科四病區科室副主任、主治醫師陳彪,仔細檢查一位斷指再植患者的術後康復情況。
四病區是墊江縣中醫院最需要“精雕細琢”的骨科科室,負責對患者進行斷指(肢)再植、功能重建、神經血管修復等,複雜的手術往往要持續工作10小時以上。這樣的工作強度,對陳彪這個自小殘疾、戴着假肢的骨科醫生來説只是常態。
擇難路
只為患者就近救治
1986年出生於墊江農村的陳彪,在7歲時外傷感染未得到及時治療,致右脛骨遠端骨髓炎,骨骺壞死並缺損,逐漸發生右小腿短縮畸形。成年後,他的右腿比左腿短10厘米。
從小備受肢體殘疾折磨,他立志成為醫生,幫助更多和他一樣需要救治的患者。
2006年,陳彪以優異的成績考入黑龍江中醫藥大學7年制本碩連讀(中西醫結合專業),研究生階段選擇研究方向時,他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手外科這個技術精度高、工作強度大的“冷門”專業。
2013年畢業時,陳彪已經能夠獨立完成斷肢再植手術,有機會進入大城市大醫院工作,但他毅然選擇回老家墊江。
“當時,沒有區縣公立醫院顯微外科開展斷指(肢)再植手術,一旦有患者斷指、斷肢,只能到主城尋醫急救,而路途的顛簸和斷指、斷肢保存不當,就會失去再造的機會。”陳彪説,不想看到如他一樣因醫療條件有限或救治不及時而造成殘疾的患者。
彼時正值墊江縣中醫院骨傷科擴建,陳彪和四名年輕醫生聯合創立手足顯微外科專業。至此,墊江成為全市唯一擁有公立醫院顯微鏡下斷指(肢)再植技術的區縣,當地患者在家門口就能得到及時救治。
創紀錄
最長手術時間18個小時
斷肢再植手術貴在一個“快”字,越早手術,成活率就越高。
前不久,50多歲的劉先生不慎將右手絞進木料粉碎機裏,右手手腕、手掌“面目全非”。
劉先生被緊急送醫,第一家醫院讓直接截肢。家人不甘心,又找到墊江縣中醫院,陳彪接下了病人:“軟組織損毀嚴重,難度大,但有機會。”
開通綠色通道!完善相關檢查!做好術前準備!
所有工作幾乎同時進行,20多分鐘後,劉先生被送入手術室。
作為主刀醫生,陳彪爭分奪秒與時間賽跑——將損毀的肌肉清除,對創傷面進行清創處理,將離斷的手掌用鋼針固定,找到血管、神經、肌腱的斷端,再在顯微鏡下用細如髮絲的針線縫合血管神經。
這是一場關乎體力和技術的硬仗!手術時長18個小時,創下墊江中醫院骨科手術耗時最長紀錄。最終,劉先生的右手保住了!如今,劉先生已經做完第二次修復手術,能感受到手指傳來的微麻感。
陳彪介紹,斷肢、斷指離體後最佳手術時間為6—8小時內,而斷肢、斷指再植需要在顯微鏡下將斷掉的血管、神經接上,所以手術對時間和精密度要求高、耗時長,非常考驗醫生的技術和體力。
如此高強度的工作,需要陳彪長時間站立保持同一姿勢進行手術,他的右下肢長期腫脹,導致幾年前的骨延長手術失敗。2015年,他不得不接受截肢手術,安裝了假肢。傷口剛好,他就拄着拐杖返回診療一線。
十餘年來,陳彪參與手術1萬餘例,主刀手術5400余例,其中斷肢再植成功500余例。
精細活
用比頭髮絲還細的線縫合接續
“因為我自己截肢,所以對患者更加能夠感同身受。”當面對患者是否選擇截肢的難題時,陳彪和同事依然堅定選擇“保命且保肢”的高難度路徑。
曾有一位小腿粉碎性骨折伴血管神經損傷患者,因經濟比較困難,提出直接截肢。
“你想得太簡單了,截肢手術後的各種後遺症我都經歷了一遍。”陳彪撩起右腿褲腳,從後遺症的折磨講到後期康復的痛苦,苦口婆心將對方勸了回來。
在保肢過程中,血管吻合是最關鍵的精細活。
主刀醫生需要在顯微鏡下,用比頭髮絲還細的縫合線將血管逐一縫合,尤其是靜脈血管,不僅細微,還薄、脆,沒有彈性,縫合難度更大。
在骨傷科四病區醫生辦公室,沒有門診時,陳彪會在手套切面或葡萄皮上“穿針引線”,或接續新鮮雞腿上的小血管。
這樣的線,放在手裏不一定看得見,卻是患者的肢體能否“接活”的生命線。陳彪始終確保雙手靈活度,做到穩、準、精,不能有半點失誤。
公益心
為800多名殘疾人做等級鑒定
每週三是墊江縣中醫院為當地殘疾人做殘疾等級鑒定的日子。自己淋過雨,總想給別人撐把傘。因為深知殘疾的苦痛,陳彪積極投身公益,自2019年開始就積極參與縣殘聯殘疾評定和職業防護宣傳等工作,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熱心為殘疾人服務。
6月26日,陳彪接待了肢體萎縮、行走不便的周先生。十幾年前,周先生在工地摔傷,股骨頸骨折,又因過早負重下地,導致股骨頭壞死。因沒錢接受手術治療,深受關節炎折磨。
在殘疾等級評定時,根據照片檢查,陳彪發現患者還能進行髖關節置換手術:“現在手術費用大大減少了,而且成功率高,你的關節炎、骨頭壞死問題都能解決。”這讓周先生大喜過望。
5年來,陳彪已精準完成886例殘疾等級鑒定,確保符合評定標準的殘疾人士及時拿到殘疾證。
隨着醫療技術不斷進步,股骨頭壞死、膝關節炎、馬蹄內翻畸形、腰椎間盤突出等過去大家以為難治、治不了的病痛,現在都能通過手術治愈。“我會通過各種途徑、在各種場合做好科普和宣傳,給病人更多選擇。”陳彪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