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從四個方面保障重慶高速路網機電系統安全

  新華網:按照規劃,到2035年,重慶高速公路里程將達8500公里。這意味着智慧交通機電系統的覆蓋面還在逐年增加。公司如何守護系統安全有效運行?

  張強:首訊公司在高速公路機電運維領域沉澱了大量寶貴經驗,形成了完整的技術支撐和解決方案。我們針對重慶高速路網機電系統安全保障主要做了四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持續推動高速公路機電數字化運維新模式。我們針對重慶高速路網機電系統運維構建了“1236”機電智慧運維體系。即,以一個運維指揮中心為核心,通過機電運維管理、機電設備監控兩個&&,實現對機電設備運轉情況的全面監管。建立健全故障預防、快速響應、持續優化三大機制,依託設備管理、人員培訓、安全管理、應急管理、質量控制、技術創新六大體系,為機電設備的平穩運行提供堅強保障。其中,機電運維&&利用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先進技術,實現了對路網約40萬台套機電設備的實時監控、預警分析、故障診斷和遠程控制,實現設備全生命周期的跟蹤、維護和閉環管理。2023年,重慶高速機電設備總體設備完好率99.99%,維修完成率99.75%,機電運維工作獲得業主充分肯定。

  二是深度培育智慧交通機電運維服務能力。目前公司轄下3個管理片區,共有機電運維站點39個,分佈於全市各區縣高速公路,總維護里程2265公里,一個站點平均負責58公里的高速公路機電設備維護,同時,一支300餘人的專業團隊分佈在各運維站點,7*24小時提供運維保障服務。今年,為進一步提升運維專業化水平,我們設立數智系統運維分公司。

  三是積極推動機電設備智能化。公司加大科技研發投入,組建專門的硬體研發團隊,開展對各類高速公路外場設備的智能化攻關,努力構建收費設備、隧道機電設備、運行監控設備、IT信創設備、AI感知設備的“互聯互通”,形成了以“首訊智控”為品牌的20餘款智慧交通相關産品,累計成果轉化5000余萬元,為高速公路運營單位實現管理智能化、精細化、降低路網運營碳排放等提供了有力保障。比如我們研發的輕量化顯示終端,在300公里路段、約24座隧道得到廣泛應用,相對老款LED顯示終端,每平方減重47%,成本節約15%,故障率降低30%以上。

  四是大力推進智慧高速改造試點,探索智慧高速建設的“重慶方案”。公司承接了“山區高速公路大規模隧道群G65重慶至武隆段安全與服務智慧化提升研究與應用示範項目”,本項目是“交通強國”試點建設項目和交通運輸部“基礎設施數字化”建設示範項目,也是重慶首個運營高速公路智慧化提升改造的示範工程。公司聚焦山區高速橋隧比高、氣象複雜、交通流量大等痛點,在全線135公里針對智慧隧道、全域感知、車路協同等一批類型豐富、實用性高的應用場景,實現運營管理數字化、交通管控智能化、出行服務精細化。

  自項目運行以來,成效顯著。G65包茂高速界石至武隆段基礎設施維修及時率提升16.89%;突發事件應急處置效率提升25.39%;單位運營管理成本下降16.41%;單位路産損失同比減少7.3%。同時,成果已成功推廣至貴州、廣西等省份。

編輯:陳蒙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