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永川開闢影視新質生産力發展新陣地

首屆中國·重慶科技電影周在永川舉行

  6月25日至30日,首屆中國·重慶科技電影周在重慶市永川區舉行,來自國內頂尖製作人、行業權威、學術專家等1000多名電影從業人員,聚焦“電影科技”前沿領域,以“科影共生·光映未來”為主題,積極探尋科技賦能電影、推進影視新質生産力發展的新思路、新理念、新路徑。

  通過這屆電影周可以發現,致力於科技影視産業發展的永川區,有望成為中國影視新質生産力發展的重要陣地,永久落戶該區的中國·重慶科技電影周將成為推進科技與影視融合發展的重要&&。

  虛擬拍攝技術領跑全國

  電影周期間,共舉辦了開幕式、“首屆電影金數字榮譽”盛典、影視科創展、行業主題沙龍、全國大學生48小時虛擬製作大賽決賽、影視科技大師講堂、電影項目創投座談會、科技電影展映、虛擬偶像演唱會等10余項活動。

  電影周期間,永川的虛擬拍攝技術成為與會嘉賓的關注焦點。

  在此期間舉辦的影視科創展覽,共設置了會展中心、科技片場、永川裏奧特萊斯、大數據産業園C區4個展覽點。其中,科技片場是西部唯一、全國領先的虛擬拍攝基地,擁有國內最大的LED虛拍屏,以及亮度最高、標準最優的虛擬拍攝棚,其拍攝質量達到了好萊塢影視工業化水平。

  在這個展覽點,運營該片場的達瓦科技公司首次將眾多虛擬拍攝技術結合在一起,並採用VP與XR聯動,分別用於現實題材和科幻題材場景的拍攝,實現隔空聯動。AR前景技術通過AI系統生成虛擬人全息投影,展示了特效環境中的半透明狀態。實時扣綠技術將角色的影像實時合成在虛擬拍攝場景中,通過實時跟蹤技術使實景與虛擬場景産生聯動。AI虛擬人的動作通過真人實時動捕完成。

  在這個展覽點,達瓦科技公司最終以一個包含了多個場景的虛擬拍攝短片——《記憶之河》讓大家進行深度體驗,這也是國內首次在虛擬拍攝科技影棚內完成的水戲影視題材作品。

  在4場行業主題沙龍活動中,其中一場就是以“虛擬製作與電影工業升級”為主題。與會專家認為,虛擬製作將“後期前置”,不僅可以節約大量置景成本,也能為行業帶來非常大的數字資産積累,由其帶來的虛擬拍攝、虛擬製作、算法製片管理等新的電影生産方式,推動了電影技術和藝術的深刻變革,正在逐漸成為電影工業創新的重要驅動力。

  中國電影家協會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之所以將中國·重慶科技電影周放在永川區舉行,主要原因就在於該區近年聚焦科技影視,在構建全要素政策體系、全鏈條産業體系、全方位服務體系等方面幹了很多實事,取得了很多成果。

  達瓦科技公司創始人盧琪透露,科技片場從去年5月投用至今,已承接拍攝了14部電影和電視劇,使用率達90%以上,是全中國檔期排得最滿的虛擬拍攝棚。

  值得一提的是,首屆中國·重慶科技電影周開幕式舉辦地為永川國際會展中心超高綜藝棚,這也是該棚的首次亮相,其面積達3000平方米。

  截至目前,永川科技片場已投用5個攝影棚,面積超過3萬平方米,正在建設7個攝影棚。

  在電影周開幕式上,《大道之行》《鯊口逃生》《大轉移》《誰動了我的隱私》《怪談五命河》《火災調查》《記憶迷蹤》《拾遺錄》《余聲之證》《人生是美麗的》等10餘部影視拍攝項目簽約定檔在永川科技片場拍攝。

  科技影視生態企業加快集聚

  截至目前,永川區已聚集了愛奇藝、達瓦、九紫文化等100余家影視企業。而在本屆電影周上,永川共簽約引進了華為數字人及AIGC影視製作、天工異彩、天圖萬境等30多家優質科技影視生態企業,為該區進一步完善影視科技産業鏈與創新鏈、加快推進影視新質生産力發展提供了強勁的驅動力。

  在這些新簽約企業中,不少企業都在影視科創展覽上展示其影視科技新技術及應用場景。

  其中,天工異彩是我國最大的影視後期製作企業,至今已為300多名導演、500多部電影提供後期製作,涉及總票房超過1500億元。該企業落戶永川,將使永川擁有國內一流的全流程、一站式的後期製作及特效製作服務。該企業的落戶將使永川科技片場實現“拿着劇本來、帶着成片走”。

  天圖萬境是一家全球領先的AI感知視聽技術企業。由該公司研發的AI圖像分割技術,能夠在任何背景下識別並區分不同的物體和場景,超越了依賴傳統綠幕的局限,大幅降低了電影“摳像”難度,從而實現了綠幕虛擬拍攝,其建設成本僅為LED虛擬拍攝棚的十分之一,可廣泛用於廣告、網劇拍攝。目前,該公司已在永川大數據産業園建成投用一個綠幕虛擬拍攝棚。

  此次簽約的華為數字人及AIGC影視製作項目,通過盤古媒體大模型,可實現語音生成、視頻生成、AI翻譯,有效解決了電影譯製的難題。

  以即將上映的《無盡攀登》為例,可將中文翻譯成20多種語言,然後文字驅動、聲音克隆和視頻生成,在保留演員原有音質的基礎上,翻譯成其他國家語言,並通過AI視頻生成調整嘴唇形狀,從而實現唇形與聲音一致。

  這些企業的落地,標誌着永川在原有虛擬拍攝優勢技術的基礎上,開闢了AIGC影視製作應用的“新賽道”。

  打造科影融合與人才培養重要&&

  這屆電影周還有幾大活動值得關注。

  一是“首屆電影金數字榮譽盛典”。該活動由中國·重慶科技電影周主辦,是國內設立的首個專業的電影科技榮譽推薦,旨發現和甄選全國電影技術方面有突出貢獻或影響深遠的自主研發技術和創新應用,以及通過先進技術實現的領先視效作品。

  首屆電影金數字榮譽共設3項榮譽推薦,分別是年度傑出自主研發技術、年度傑出技術創新應用和年度傑出視覺效果,共評出了10項年度傑出自主研發技術、10項年度傑出技術創新應用和3項年度傑出視覺效果。

  中國電影家協會電影數字製作工作委員會會長、國家一級導演江海洋認為,近年來,隨着虛擬製作、人工智能生成內容技術取得突破性進展,電影工業體系加快革命式升級,這項榮譽推薦的設立,為加強電影科技在更廣泛的視聽影像領域融合提升提供了重要&&,有利於激勵更多的電影人投身於科技影視的研究與實踐,將為加快培育發展影視新質生産力,促進中國電影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動能。

  二是發布了國內首個科技影視數字技術與服務&&——科技影視數字資産&&。該&&由永川區聯合中國電影科學技術研究所共同建設並落戶永川。

  電影數字資産具有可共享、可重復使用、可重復修改的技術特徵,可大幅度提高電影製作效率和質量,是電影産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之一。但我國現在的電影數字資産分佈在各個企業,缺乏統一的技術標準,缺乏交易&&,致使其利用效率低下。

  該&&不僅致力於通過前沿技術,實現電影數字資産的全流程高效管理,還將研究制定電影數字資産領域的技術標準,包括採集、存儲、編輯、分發、交易等各個環節。

  針對版權保護這個行業共同關注的核心問題,&&將重點加強研發,利用“人工智能”“數字水印”“區塊鏈”等技術實現分佈式溯源追蹤,從源頭上防止盜版侵權行為,為行業提供安全可控的數字資産共享和交易服務。

  中國影協分黨組副書記、秘書長閆少非認為,這個&&的建立,將有效激活數字資産的潛在價值,在為行業帶來巨大數字資産積累的同時,為企業增加數字資産收入,從而進一步刺激電影新技術運用,為構建現代化電影工業體系提供重要支撐與保障。

  三是搭建了系列人才培育扶持&&。其中包括“影視科技大師講堂”,電影《封神三部曲》的剪輯師黃爍、電影《長空之王》的編劇導演劉曉世、電影《封神三部曲》的特效拍攝指導郭晨等6名大師,圍繞行業技術發展趨勢、前沿科技的運用、電影藝術創作經驗等進行主題演講。

  另外還有全國大學生48小時虛擬製作大賽。這屆大賽共吸引了包括北京電影學院、中國傳媒大學等全國48所高校共69支隊伍報名參賽,參與師生人數達270餘人。吸引多家知名企業負責人前往決賽現場,發現和招攬影視創意和科技人才。

  此外還有青年影人扶持計劃。首屆中國·重慶科技電影周青年影人扶持計劃,聯合重慶大學重慶先鋒藝術電影展和四川外國語大學重慶青年電影展兩大電影展,開展了青年影人創作扶持交流會、青年影人“先鋒行動”扶持項目路演等系列活動,給青年影人提供了更好更大的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重慶科技電影周由中國電影家協會、重慶市委宣傳部、重慶市電影局、重慶市科學技術局、重慶市廣播電視局與永川區委、區政府共同主辦,由部、市、區共同打造,規格高、起點高,將為永川開闢影視新質生産力發展新陣地、加快推進中國電影科技創新和工業化進程提供重要動力。

  嘉賓觀點>>>

  中宣部電影局副局長 陸亮:

  永川積極探索首創性、差別化的科技影視産業發展之路,在片場建設、技術攻關、人才培育、功能配套等方面實現突破、取得成效。希望永川繼續有機銜接教育鏈與人才鏈,推動電影事業高質量發展。希望廣大電影人和電影機構以此次電影周為契機,加快推進中國電影科技創新和工業化進程,奮力實現電影領域的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中國電影家協會分黨組副書記、秘書長 閆少非:

  本屆電影周是基於重慶的電影基因、永川的電影科技實力,攜手全國眾多電影科技資源,共同策劃的一場高規格、高質量的電影科技活動。

  中國電影家協會副主席、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 尹鴻:

  世界電影、中國電影都面臨科技賦能、升級換代的重要關鍵時刻,我們希望中國·重慶科技電影周不僅能夠帶動本地的電影産業,特別是電影科技産業,更重要的是能夠幫助中國電影換代升級。

  中國電影家協會電影數字製作工作委員會會長、國家一級導演 江海洋:

  中國影協和永川區委,攜手産業界的專家共同設立“電影金數字榮譽”,一方面是推薦和鼓勵電影數字技術企業和工作者,是範圍層面;另一方面是希望數字科技,發揮更加有力的作用,推動電影産業高質量發展,是價值層面。

  中國藝術研究院副研究員、中國電影家協會電影數字製作工作委員會副會長 劉藩:

  中國電影的影視中心,除了北京和長三角之外川渝地區可以競爭第三中心。

  意大利錫耶納大地國際電影節主席、創始人 Maria Pia Corbelli:

  此次攜手不僅是對人工智能主題與知識的深入探索,更是對電影語言創新邊界的勇敢挑戰,錫耶納大地國際電影節與首屆中國·重慶科技電影周及充滿活力的重慶永川緊密相擁,共同引領電影語言的革新潮流,向未來展示科技與藝術完美融合的魅力。

  中國電視劇製作産業協會副會長 張升:

  我覺得永川它是有數字和科技基因的,希望電影周能夠促進重慶的影視發展、科技發展。

  賀娜 姚蘭 圖片由永川區委宣傳部提供

編輯: 李海嵐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