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重慶市渝中區舉行優化營商環境大會。新華網發
重慶市渝中區對優化營商環境先進集體和個人進行表彰。新華網發
新華網重慶6月28日電(葛琦)6月28日,重慶市渝中區舉行優化營商環境大會,對優化營商環境先進集體和個人進行表彰,渝中區2024年投資機會清單正式發布。
此次發布的2024年投資機會清單共80個投資項目,涵蓋交通建設、城市更新、會展服務等。其中菜園壩濱江新城項目將結合重慶站改造,帶動周邊城市更新,打造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門戶區TOD城市綜合體;濱江半山崖線智慧步道建設將通過加裝集成化智能設施設備,實時收集、分析用戶運動數據,提供專業運動建議,全面提高運動的科學性、趣味性和互動性,引導更多市民參與體育鍛煉,加快推動體育、旅游、文化融合,助力建設現代化體育強區。
近年來,渝中區圍繞企業全生命周期打造“宜商渝中”營商環境品牌,不斷激發市場活力。當地率先探索開展營業執照與市場監管領域涉企許可“證照聯辦“模式,截至2024年5月底,共有2507戶經營主體享受到“證照聯辦”改革紅利。同時拓展企業開辦“一網通辦”業務範圍至設立登記、刻製印章、申領發票、社保登記、公積金賬戶設立及銀行開戶信息等6個事項,實現企業開辦最快1小時辦結,“一網通”&&辦理率達99.9%,實現港資企業全程網辦“不見面”審批,電子營業執照應用場景拓展至40個。
為提高企業辦事效率,渝中區推進“一窗綜辦”改革,實現20余個部門的330余項政務服務事項無差別受理;完善“跨省通辦、川渝通辦”綜窗建設,推行線上“全程網辦”,線下“異地代收代辦”模式,實現140項事項“跨省通辦”,311項事項“川渝通辦” 。
科研創新也在為産業發展注入新活力。2023年至今,渝中區累計培育“專精特新”企業65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31家、國家重點軟信企業2家,重慶醫科大學結構性出生缺陷與器官修復等23個重點實驗室、國網電力公司能源複雜系統測量技術實驗室等4個實驗室申報市級重點實驗室的重組及新建。
依託銀行網點,渝中區累計打造金融服務港灣19家,成功落地成渝金融法院,設立重慶首家文旅支行,與10家銀行合作推出“助企貸”等5款政銀合作産品,累計為6415戶區內中小微企業發放貸款52.8億元,全區普惠小微貸款餘額461.7億元。
據悉,2023年渝中區新增經營主體20119戶,同比增長35.51%,市場主體總量突破12萬戶;2024年1-5月新增經營主體8167戶,每千人擁有市場主體數量全市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