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國企攜手公司 喚醒“沉睡”國有項目

近日,興悅裏鄉村基門店,顧客排隊買餐。(受訪者供圖)

  “您好,理髮嗎,請先坐下等一會兒,我們的理髮師都在忙。”6月26日晚7點左右,北碚區蔡家興悅裏商業中心1樓,仟佰度快剪理髮店店長熊永香熱情地招呼顧客,一派生意興隆的景象。

  此時,興悅裏商業中心進進出出的人絡繹不絕,已經開業的60家各類店舖,基本都是顧客盈門。不僅如此,從7月中旬起,這棟樓的2—4樓將有更多商鋪開業,預計到9月底,2—4樓開門營業的店舖將超過95%。屆時,這裡將成為重慶首家公租房配套的新概念生活體驗中心。

  而就在半年前,這個已建成12年的國有商業項目,只有1樓有1家大型超市及十余家生意清淡的小店舖,其餘商業門面均處於空置狀態。

  “沉睡”12年的國有資産煥發生機。這樣的轉變,背後有着怎樣的故事?

  “沉睡”十餘年,國有商業項目艱難找到“婆家”

  興悅裏原是兩江名居公租房小區配套的集中商業項目,於2012年2月建成,當時商業體量達3.4萬平方米。建成後不久,就有某企業將1樓整體租下,打造了1家大型超市,並吸引了20余家商戶來超市外擺區開店。

  出人意料的是,此後,該項目2—4樓總體量達2.6萬平方米的商鋪,卻一直沒有企業來開發運營。這一閒置,就是十餘年。

  2020年1月,按照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市屬重點國企重慶發展投資有限公司下屬重慶發展置業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重發置業)接管全市絕大部分公租房商業資産,兩江名居集中商業項目也在其中。

  如何盤活?

  重發置業北部分公司經理王謙介紹,重發置業首先進行了項目調查,摸清了導致項目閒置的兩個主要原因。

  其一,項目位於兩江名居公租房小區內。過去,前來談合作的企業認為,這裡對公租房小區外的消費者沒有吸引力。而公租房小區居民消費能力又有限,無法養活一個3萬多平方米的商業體。

  其二,因1樓已整層承租,再次轉租改造難度大。這會讓運作項目的企業很被動,同時也對其商業運營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這對於一個商業體項目來説,就是一塊難啃的“硬骨頭”。

  有了這兩隻“攔路虎”,沒有企業敢來幹這事。如何突破?

  重發置業的思路,是將專業的事委託給專業的公司去做。為此,重發置業前前後後找了十多家有經驗的企業洽談,但這些企業都因上述兩隻“攔路虎”而退縮。

  2023年上半年,一次偶然的機會,重發置業與創意聯動建立了&&,並很快就兩江名居集中商業項目運營事宜達成合作意向。

  2023年7月,創意聯動通過重慶聯交所公開招標獲得兩江名居集中商業項目的招商運營權,開始規劃打造興悅裏。至此,這個閒置十餘年的商業項目,終於找到了“婆家”。

  困難重重,招商、引流幾經波折終見效

  按照項目規劃,興悅裏將被打造成一家以服務業為主,集兒童游樂、電影院、餐飲、購物等多種業態於一體的大型社區商業綜合體。對此,重發置業和創意聯動一開始都信心十足。

  據創意聯動調查,近年來,蔡家片區人口增長快,到2023年上半年已集聚了20多萬人。但同時,該片區商業配套嚴重滯後,缺少大型商業綜合體。如此一來,興悅裏建成後,蔡家片區很多居民就不會捨近求遠,都會樂意來這裡消費。

  滿懷期待,創意聯動將1樓商業擴建了2000多平方米,商鋪由原有的20余個增加到50多個。

  “當時,1樓原有的店舖都是老舊、破爛的樣子,有的甚至連店招都懸在樑上,與商業體所需的‘顏面’格格不入。”創意聯動相關負責人顏輝説,而要升級改造這些店舖,就無法繞過仍在堅持經營的十余家商戶,來自商戶的阻力由此産生。當時,重發置業派人跟商戶一一協商。但當商戶們聽説升級改造店舖需要自己掏錢時,反對的聲音此起彼伏。

  前文提到的熊永香就是其中之一。她&&,對店面進行升級改造需要2萬多元。而彼時,店裏生意差,幾乎入不敷出,花這筆錢不值得。

  為説服商戶們,重發置業與創意聯動拿出最大誠意:免費為商戶們統一安裝中央空調,免費改造或維修水電氣設施,免租金1個月。同時,重發置業工作人員還向商戶詳細介紹了興悅裏的規劃,讓他們對店舖未來發展前景充滿期待。

  效果立竿見影,商戶們陸續同意升級改造店舖。熊永香更是把隔壁空置的店舖租了過來,將店面面積擴大到約40平方米。

  好不容易解決了這道難題,重發置業和創意聯動又在招商上碰了“釘子”。興悅裏項目招商之初,他們想招引一些定價較高的大品牌來“撐門面”。但談了多個大品牌,品牌方都沒看上興悅裏。

  重發置業和創意聯動只好轉換思路——以“品質升級、消費降級”為經營理念,主要引進定價不高,適合社區消費的知名品牌和輕消費品牌。找準了定位,興悅裏招商進展順利。2023年12月下旬,改頭換面的1樓率先開業,集聚了50多家餐飲、珠寶、數碼、服裝等各類店舖。

  開業2個月內,興悅裏每天客流量超過1萬人次。元旦和春節期間,日均客流更是超過3萬人次,熱鬧非凡。然而,春節過後,隨着消費市場降溫、周邊居民對興悅裏的新鮮度降低,客流量驟降至每天四五千人次。這種情況足足持續了近2個月。

  如何恢復人氣,又成為了讓顏輝等人頭疼的問題。幾經討論,他們拿出了解決方案——通過經常舉辦活動,讓周邊居民持續保持對興悅裏的新鮮度。

  此後,興悅裏幾乎每週都有藝術匯演、市集等豐富多彩的活動。這些活動成為引流“利器”。今年5月以來,隨着2—4樓的電影院、籃球館、兒童樂園開門迎客,興悅裏已匯聚了中國珠寶、上影國際影城、鄉村基、漢堡王、瑞幸咖啡等30多個知名品牌和輕消費品牌,人氣快速恢復,每天客流量再度超過1萬人次,周末可達到2萬人次。

  盤活國有資産,居民、商家、投資方等多方受益

  興悅裏人氣越來越旺,商家受益匪淺。以仟佰度快剪理髮店為例:過去,該店平時日均接待顧客不到30人,周末和節假日日均接待顧客40多人。但自從興悅裏開業後,這兩個數據分別上漲到50人和80人左右。

  數據顯示,興悅裏開業半年來,一樓原來的十余戶老商戶,日均客流量、月營業額普遍比以前提升10%以上,多的甚至達到百分之七八十。

  王謙透露,過去,兩江名居商業項目每年租金收入僅有150萬元。而在興悅裏開業後,該項目年租金收入達到近700萬元。不僅如此,過去,商戶總是因為生意差而想方設法拖延交租,有的一拖就是兩三個月。而在興悅裏開業後,這樣的現象也一去不返。作為投資方的創意聯動自然也有收穫。“為打造興悅裏,我們投資了1500多萬元。據我們測算,公司會在5年內收回投資成本並實現盈利。”顏輝説。

  不僅如此,據統計,目前,興悅裏的商戶已為近200名兩江名居居民解決了就業問題。重發置業預計,到今年9月,興悅裏全面開業後,至少有1000余名兩江名居居民將實現就近就業。

  “興悅裏商業項目的成功運營,是我市‘三攻堅一盤活’改革突破的創新成果,初步形成了多贏的格局——國有資産得到有效盤活,增加了新的就業崗位,周邊居民消費購物更方便。”重慶工商大學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協同發展中心研究員莫遠明説,期待未來有更多類似的項目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豐收,發揮標杆引領作用。(記者 黃光紅)

編輯: 劉磊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