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爺爺的畫卷》圍繞鄉村振興戰略的生動實踐,展現城鄉融合發展新畫卷、美麗鄉村新面貌、農業農村現代化新成就,講好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的時代故事,同時深切緬懷“世界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
歌曲的音樂素材來源於西南地區的民族民間音樂曲調,進行有機融合而成,旋律親切、流暢、大氣、委婉,曲式結構完整、發展有緒、調式調性轉換得當。全曲釆用多段式的寫法,用嫻熟的作曲手段讓旋律、和聲、復調互相襯托、交替。詞、曲結合,意境深遠,袁隆平院士的藝術形象在該曲中得到充分體規。
該曲的配器手法嫻熟,配器上釆用西洋樂器與民族樂器、民族和聲與西洋和聲相融合,具有強烈的藝術個性和藝術感染力。特別是中國打擊樂的加入,更是為該曲增添了濃郁的中國風格特色;現代打擊樂的加入,增強了該曲的時代感。
該曲釆用的演唱形式為男聲領唱十伴唱十混聲二部合唱十混聲四部合唱十童聲合唱(朗誦)等,演唱風格上體現出鮮明的民族風格。排練時既強調個性張揚,同時也強調合唱音色的統一和諧,雖然難度大,但通過嚴格的訓練,大足文化館的演員們以載歌載舞的表演形式把此曲展現得淋漓盡致,唱出了風格,唱出了個性,唱出了獨有的風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