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在重慶市直轄27周年之際,重慶市委宣傳部、四川省委宣傳部聯合印發《“巴蜀同脈 文明同行”川渝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將力爭通過3年努力,建成具有全國影響和示範價值的川渝新時代文明實踐走廊和4條區域特色鮮明、覆蓋範圍廣泛、深受群眾歡迎的新時代文明實踐帶。
總書記有號令、黨中央有部署、發展有需要
為何與四川省委宣傳部積極探索川渝兩地精神文明建設交流合作新模式?
重慶市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介紹工作背景——
一是總書記有號令。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式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總書記在考察重慶時指出“重慶、四川兩地要緊密合作,不斷提升發展能級,共同唱好新時代西部‘雙城記’。”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為川渝兩地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指引了方向,提供了強大的政治引領和根本遵循。
二是黨中央有部署。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對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作出戰略部署,為川渝兩地開展精神文明建設擘畫了工作藍圖,提出了具體要求。
三是發展有需要。今年1月,中央文明辦召開全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工作推進會議,對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創新發展提出了新要求。川渝兩地山水相依、文脈相通、人文相親、經濟相融,毗鄰地區經濟體量大(GDP總量1.74萬億)、轄區面積廣(5.7萬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多(2344.6萬人),在精神文明建設領域有着強烈的合作需求和廣泛的合作基礎。
在文旅融合方面,川渝兩地推動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設,已互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地,每年互訪游客超過1億人次。
在區域合作方面,川渝兩地人民心融在一起,勁使在一起,汗流在一起——四川瀘州市和重慶永川區、江津區三地聯合編制印發《瀘永江融合發展示範區三年行動計劃(2023年—2025年)》,共同制定和推動89項年度重點任務。日均開行1.45趟次,全年發送標箱2.65萬個,發運量68.66萬噸——這是2023年四川東出鐵水聯運班列高頻開行的“成績單”,高效運輸得益於“萬達開”地區加強聯動,消除阻礙統籌發展壁壘。四川資陽與重慶大足都以石刻(石窟)聞名,資大文旅融合發展示範區讓兩地“抱”得更緊,近年來兩地已聯合開展理論宣講、文化惠民、體育運動、文物保護等文明實踐活動近100場。
據了解,今年4月以來,重慶市委宣傳部組隊分赴川渝毗鄰地區多個區縣、鎮街、村社開展實地調研,組織召開座談會,掌握實際情況,把握發展趨勢,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川渝兩地協同商定完善方案。撰稿過程中,同步徵求中央宣傳部和重慶市13個區縣、四川省6個地級市的意見建議,對方案再次進行完善,最終形成《方案》。
文明實踐常交流、勤互動,兩地群眾得實惠、享文明
記者了解到,川渝兩地將緊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重點內容,結合川渝毗鄰地區實際,提出深入宣講黨的創新理論、大力弘揚社會主流價值、豐富活躍群眾文化生活、持續推進農村移風易俗、廣泛開展社會互幫互助等五項重點任務。此前兩地毗鄰地區文明實踐已有諸多交流互動,本次川渝攜手將推動川渝兩地精神文明建設向一體化、高質量發展。
3月4日,在第61個學雷鋒紀念日來臨之際,重慶永川區、四川瀘州市聯合舉行2024年“學雷鋒活動月”暨“文明行為促進月”活動。來自永川、瀘州兩地的35支志願服務隊伍為當地群眾進行義診、理髮、反詐宣傳等志願服務,吸引近萬人參與。近年來,永川、瀘州兩地發揮地緣相近、人脈相親、經濟相融優勢,組建各種聯合志願服務隊伍,開展聯合治安巡護、助農增收、生態環境保護、農事互助等志願服務。
“許多志願服務,我們村裏都參加了,大家齊心協力幹實事,共同發展互幫助。”瀘州市瀘縣百和鎮四合村村民尹德平説,作為川渝毗鄰地區的一分子,無論是方言的相似,還是婚姻、飲食、文化的共通,都讓大家在日常交流中倍感親切,“川渝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更是進一步加深了這種&&,讓川渝兩地群眾在精神文明層面有了更多共鳴。相信在未來,這項工作將不斷深化,為川渝地區的發展注入更強大的精神動力,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美好。”
6月6日,“渝鄰一家親”文明實踐共建暨端午節歡樂農家大賽在渝北區茨竹鎮文化廣場舉行,渝北、鄰水共同啟動渝鄰新時代文明實踐示範帶建設,併發布首批文明實踐共建項目。
張堅是渝北區茨竹鎮茨竹中河社區居民,在他心中,用“渝鄰一家親”來形容渝北與鄰水非常貼切。“我們田挨田、土挨土,我經常去鄰水高灘那邊趕場、走親訪友。同樣的,鄰水高灘、壇同那邊的朋友也常來我們這邊耍。”
端午節,渝北區大灣鎮、茨竹鎮和鄰水縣壇同鎮、高灘鎮的300多名鄉親歡聚一堂。張堅和親朋好友參加了三人四足、傳乒乓球、包粽子等活動。他感覺,大家笑在一起、鬧在一起,感情更深厚了。“希望以後能開展更多川渝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既能豐富生活,又能拉近感情!”
萬州小埡村位於高山之巔,這裡的茶樹歷史悠久,樹齡超過70年。4月,來自萬州區彈子鎮和達州市開江縣八廟鎮的青年志願者們穿上採茶服,挎上小茶簍,變身為“採茶農”,在茶園中忙碌着。他們通過微信、抖音等&&,將小埡村的茶葉推向更廣闊的市場。
協同打造“一廊四帶”,攜手同行未來可期
5月27日,瀘州市、永川區和江津區在永川區舉行“巴蜀同脈、文明同行”瀘永江新時代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主題活動。三地簽訂《瀘永江新時代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合作框架協議》和《瀘永江文聯與瀘永江教委簽訂美育幫扶共建協議》,加快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瀘永江融合發展示範區建設,進一步加強新時代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跨區域合作。
“巴蜀山水相連、經濟相融、人文相親,推動精神文明建設共建共享具有深厚歷史基礎和重大現實意義,將進一步促進兩地群眾心貼得更近、手拉得更緊。”大足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劉青青説,大足區作為渝西川中新時代文明實踐帶的重要支點城市,將深入貫徹落實“巴蜀同脈 文明同行”建設要求,用好用活大足石刻世界文化遺産資源優勢,通過聯合四川資陽等城市共同開展“文明同行·資足常樂”等實踐活動,彈好巴蜀精神文明建設協奏曲,唱好精神文明全民共建大合唱,用文明提升城市的氣質、顏值。
潼南區、遂寧市位於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中軸線,同飲涪江水、共享一片天,兩地山水相連、人文相親。潼南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何禮兵認為,兩地開展“巴蜀同脈 文明同行”川渝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正當其時、恰逢其勢,正是當地所需。下一步,潼南將與遂寧加大互動、雙向奔赴,聚焦機制共建,切實增強兩地互動活力;聚焦資源共享,持續培育踐行主流價值;聚焦活動共辦,不斷豐富活躍文化生活。
根據最新印發的《方案》,川渝兩地將力爭通過3年努力,在川渝毗鄰地區協同打造4條區域特色鮮明、覆蓋範圍廣泛、深受群眾歡迎的新時代文明實踐帶,探索形成有機銜接、相互貫通、整體聯動的制度機制,推動建成具有全國影響和示範價值的川渝新時代文明實踐走廊。
——川南渝西新時代文明實踐帶。包括四川省瀘州市瀘縣、合江縣和內江市東興區、隆昌市,重慶市江津區、永川區、榮昌區。
——川中渝西新時代文明實踐帶。包括四川省遂寧市船山區、安居區、蓬溪縣和資陽市安岳縣,重慶市大足區、潼南區。
——川東北渝北新時代文明實踐帶。包括四川省廣安市華鎣市、岳池縣、武勝縣、鄰水縣,重慶市渝北區、長壽區、合川區、墊江縣。
——川東北渝東北新時代文明實踐帶。包括四川省達州市達川區、萬源市、宣漢縣、大竹縣、開江縣,重慶市萬州區、開州區、梁平區、城口縣。
重慶市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介紹,隨着《方案》印發,下一步,重慶市委宣傳部和四川省委宣傳部將強化統籌協調和督促指導,建立省級聯席會議制度和挂點&&制度,指導毗鄰地區相關市(區、縣)建立健全工作體制機制,聚焦新時代文明實踐重點任務,立足川渝兩地特有的資源稟賦,深入推進工作創新,全面開展系列川渝文明實踐工作,力爭2024年實現川渝毗鄰地區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全覆蓋;2025年打造完成4條新時代文明實踐帶,形成一批具有川渝辨識度、全國知名度的標誌性品牌;2027年形成可複製經驗後在川渝兩地全域推廣,打造建設西南地區精神文明建設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