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天白雲下的兩江四岸生機勃勃,城市景觀猶如美麗畫卷。(資料圖片)記者 鄭宇 攝\視覺重慶
主持人
新重慶-重慶日報記者 卞立成 王亞同
受訪嘉賓
市委宣傳部原常務副部長 周勇
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原黨委書記、館長 王川平
西南大學原黨委書記 黃蓉生
紅岩革命歷史文化中心黨委書記 朱軍
重慶工商大學黨委書記 曾維倫
重慶師範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 孟東方
西南大學文學院院長 王本朝
兩江交匯一座城,巴蜀三峽紅岩魂——重慶,有百樣面孔、千面情懷、萬種風物。如何用短短幾句話,鮮明精準呈現烙印在深處的精神內涵?無論如何,勇立潮頭、迎難而上,始終是重慶的精神本底。
甲辰龍年,重慶城市精神表述語徵集正式啟動,集眾智、聚合力,凝練城市精神、熔鑄渝城風骨。城市與精神,在相互賦能中走向深融,在凝練中滾滾向前。培育凝練重慶城市精神不僅需要全社會廣泛參與,更要將表述語千錘百煉、精雕細琢,與重慶高度契合,且標識鮮明、易記易傳。
近日,我市舉行重慶城市精神表述語專家座談會,來自我市相關領域的7名專家學者代表圍繞如何進一步提升重慶城市精神表述契合度展開討論,對現有表述語再昇華、再凝練獻計獻策,探討提煉表述中的“金點子”,推薦更契合、更有辨識度的表述語。
從“高頻詞”中感受重慶辨識度
對一座城市,不同人有不同印象,但匯總起來就形成了具象。對重慶城市精神,眾多表述語中,“紅岩精神”“堅韌”“敢為”等一系列高頻詞成為專家學者們討論的熱點。
“紅岩精神是市民們共同選出的高頻詞,也是大家公認的重慶城市精神的核心。不過其科學內涵並不適宜直接應用到表述語中來。”朱軍認為,城市首先是一個地域概念,其中包括了地理、歷史、人文等多個方面。因此重慶城市精神表述語中的紅岩精神,應當從民族精神、市民精神、黨的精神中來體現,既是已有精神的綜合和典型的呈現,也是今後應該進一步塑造的精神。
王本朝對此也有類似看法,他以“堅韌”為例闡釋説,重慶是大城市、大山區、大農村、大庫區,在這裡生産生活需要一股韌勁,必須得有堅如磐石的理想信念和不折不撓的凜然鬥志。因此“堅韌”一詞具備強烈的歷史性、積澱性,也很好地體現出了我們重慶人內心深處的紅岩精神。
此外,他還認為,“敢為”一詞暗含只有膽量充足才能去做的意思,建議將其進一步提升為“創新”。因為“創新”具有很強的時代性,反映了如今重慶所肩負着的新時代西部大開發重要戰略支點、內陸開放綜合樞紐“兩大定位”,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積極探索首創性、差別化改革,加快打造更多標誌性成果,持續激發高質量發展動力活力的時代使命,具有極強的重慶辨識度。
準確凝練時代中的城市精神
不同時代,沉澱不同的氣質與內涵,新時代重慶城市精神,具有哪些標誌性特色,呈現出怎樣的氣質?
與會專家認為,凝練時代中的城市精神,要回望歷史、立足當下、前瞻未來。正確認識重慶城市精神的豐富內涵,需要穿透歷史尋找文化源頭,還要立足現實展現城市發展,也要展望未來探索時代發展之需,準確凝練與重慶城市精神契合的表述語。
討論中,專家學者們分享了不少凝練表述語的“金點子”。
“總結凝練城市精神,提出市民和社會廣泛認同的表述語應充分彰顯城市特質、塑造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內涵、引領城市發展,從而實現歷史文化與時代使命的有機結合、地域特質與民族精神的內在統一。”曾維倫説。
他認為,凝練城市精神有四個維度:一是深挖精神內核,既要考慮地理狀況、建築風貌、生産方式、生活習俗等外在因素,更要深入分析城市在長期歷史發展中形成和積澱的帶有穩定性的價值觀念、思維方式、心理特質等內核因素,深入探究貫穿其中的精神內核、動力之源,找準貫穿其中的“魂”;二是要體現前後貫通,必須堅持大歷史觀,將城市發展的過去、現在和未來貫通起來考慮,不能人為割斷城市的文化歷史脈絡;三是要着眼時代發展,城市精神不僅是城市發展歷史的凝練,也是對城市在特定時期時代特徵的彰顯;四是彰顯獨特意蘊,城市精神是一個城市的形象標識,必須要有顯著辨識度標誌性,讓人一看即知是哪個城市,並且表述語要簡潔、通俗、鼓舞人心,激勵全體市民增強文化自信,凝聚奮進力量,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重慶篇章團結奮鬥。
黃蓉生&&:“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三次到重慶視察,多次對重慶發展作出重要指示。提煉重慶城市精神,要以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指導,深學細悟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一個民族需要有民族精神,一個城市同樣需要有城市精神’的實質內涵。”
黃蓉生建議,表述語要立足重慶曆史,彰顯重慶辨識度,從悠久歷史中展現重慶城市深厚的人文積澱。要充分考慮重慶的風土人情和民俗文化,做到“接地氣”。以部分方言為例,有的表達用重慶話講自然氣勢十足,能夠充分體現出重慶的熱情與活力,但用普通話講,在節奏和情緒上始終“差強人意”。所以在凝練過程中務必規避語言風格差異帶來的問題。
“20年來,重慶做了很多相關工作,有着良好基礎。我們已經提出了凝聚人心、奮力向前的城市發展目標,還需要提出一個新的適合本地,能夠大眾化,展現群眾思想基礎、道德觀念、價值觀念、精神品質的城市精神表述語。”周勇總結過去的經驗,概括了重慶城市精神的五個要點:
一是要有高度概括性,做到大音希聲:從內容上,不能簡單堆砌詞語,太過繁複;從形式上,要簡明上口,不能泛泛而談,以看一兩遍就能記住為宜;二是地域顯特色,就是強調辨識度,讓人一看即知是重慶;三是文化溯根源,文化是城市精神的源頭,要從形成於重慶的六個文化中來,不搞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四是精神需導向,要提煉出當今時代所需要所倡導的精神特質;五是最大包容性,重慶城市精神是重慶全體市民所共有的精神品質,因此表述語必須是最大公約數,應從全體市民的思想實際、精神實際出發,吸納各方智慧,反復醞釀、精雕細琢,概括出全社會普遍認同的表述語。
專家學者眼中的重慶城市精神“關鍵詞”
魔幻地形、絢麗夜景、軌道列車……重慶可謂“一城千面”。同樣,專家學者們心目中也有屬於各自的重慶城市精神。大家在討論中分享了各自歸納出的重慶城市精神“關鍵詞”。
“我個人認為,‘堅韌頑強、開放包容’這八個字貫穿在重慶文化中,是最具有重慶特色的精神用語。”周勇説,在3000多年的重慶曆史中,形成了巴渝文化、三峽文化、移民文化、抗戰文化、統戰文化、革命文化為主體的重慶曆史文化體系。其中,巴渝文化和革命文化相互銜接,是重慶文化的基礎;三峽文化、移民文化、抗戰文化、統戰文化,是重慶文化的特色,在歷史長河的不同時段發揮着獨特作用。“堅韌、頑強、開放、包容”的重慶人文精神貫穿其間,代代相傳、生生不息。
王川平推薦了“忠勇剛正、務實爭先、開放包容、智水仁山”的表述語,並對其中的“智水仁山”非常推崇。他説,“智水仁山”更符合重慶特色,用在這個地方還有一層城市和山水共榮的意思,即包容數字化、現代化,以及傳承優秀傳統文化。既有對未來展望,又有對仁義道德的肯定。目前,全國還沒有城市把山水作為城市精神的表述。
孟東方推薦表述語是“堅韌頑強、兼容開放、豪爽耿直、創新時尚”。他説:“‘豪爽耿直’是重慶人個性的體現和人格的張揚,是重慶城市精神中綿延至今的性格‘主調’。我實在想不出比‘豪爽耿直’更適合用來形容重慶人的性格的詞。”他認為,通過重慶人的獨特的性格體現重慶獨具的城市精神。今天的重慶人依然豪爽,但並不粗魯;依然耿直,但並不輕率;依然熱情,但又不失尊重;依然厚道,不摻虛假;依然舍得,但無所求。
他還指出,“創新時尚”揭示的是重慶人謀求自身發展的動力和對高品質生活的嚮往。未來如何建設現代化新重慶?這個新的核心就是創新。不管是建設新重慶的新部署新要求,還是發展新質生産力的新任務新舉措,“創新”正是重慶人骨子裏敢想敢幹精神並且有能幹成的效果。而“時尚”則是因為重慶不僅是年輕的直轄市、年輕人嚮往的城市、創業幹事的城市、8D夢幻的城市,還有影響未來的新能源汽車産業等一系列新質生産力重要引擎,影響輻射到全國乃至全世界。毫無疑問,“創新時尚”是重慶面向世界走向未來的重要趨勢,重慶“國際范”大都市魅力愈加濃厚。
嘉賓聲音>>>
“(重慶)需要提出一個新的適合本地,能夠大眾化,展現群眾思想基礎、道德觀念、價值觀念、精神品質的城市精神表述語。”
——周勇
“‘智水仁山’更符合重慶特色,還有一層城市和山水共榮的意思。”
——王川平
“表述語要立足重慶曆史,彰顯重慶辨識度,從悠久歷史中展現重慶城市深厚的人文積澱。”
——黃蓉生
“重慶城市精神表述語中的紅岩精神,應當從民族精神、市民精神、黨的精神中來體現。”
——朱軍
“凝練城市精神有四個維度,一是深挖精神內核,二是要體現前後貫通,三是要着眼時代發展,四是彰顯獨特意蘊。”
——曾維倫
“‘豪爽耿直’是重慶人個性的體現和人格的張揚,是重慶城市精神中綿延至今的性格‘主調’。”
——孟東方
“‘堅韌’一詞具備強烈的歷史性、積澱性,也很好地體現出了我們重慶人內心深處的紅岩精神。”
——王本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