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到來之際,5月21日下午,重慶渝北區人民法院與重慶自然博物館聯合開展主題為“生物多樣性、你我共參與”活動,來自重慶加洲實驗小學的同學們和市人大代表一起參觀了重慶自然博物館珍品庫房,並旁聽了一樁非法狩獵案的巡迴審判,來了一場“法治+科普”的體驗。
三男子因為好吃,打鳥觸犯法律
“現在開庭,傳被告人到庭……”隨着法槌的敲響,一起非法狩獵案在重慶自然博物館大廳正式開庭審理,並吸引了眾多游客旁聽。
公訴人指控稱,2023年5月23日下午,劉某等三人在未辦理狩獵證的情況下,在合川區二郎鎮某村的森林、草叢中,使用氣槍等工具,獵獲5隻珠頸斑鳩、1隻灰胸竹雞、1隻雉雞。
經鑒定,案涉氣槍係槍支,具備致傷力;捕獲動物均為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經評估,三被告人非法狩獵行為造成的生物多樣性損失共計8400元。
經重慶市合川區林業局認定,該案作案時間為禁獵期,作案地點為禁獵區,作案工具氣槍係禁用狩獵工具。
“你是否清楚使用氣槍打鳥是違法行為?”法庭上,審判法官對被告人進行了訊問。
“ 清楚。”被告人回答。
“ 既然清楚,為啥還要去做?”審判法官問。
“抱着僥倖心理。”被告人稱。
“你去打這些鳥類,要用來幹什麼?”審判法官 繼續問。
“自己吃。”此時,被告人低着頭,回答的聲音越來越低。
庭審中,三位被告人均&&對公訴人指控的犯罪事實沒有異議,他們也知道自己確實犯了錯,願意認罪認罰。
法院經審理認為,三被告人均已構成非法狩獵罪,考慮到三人的犯罪情節,認罪態度,以及自願履行賠償義務等情節,對三人均判處拘役五個月,緩刑十個月,並沒收作案工具。
關於野生動物保護 同學們有“十萬個為什麼 ”
“哇,這裡好多動物標本。禿鷲、金雕、大熊貓、小熊貓、揚子鱷……”活動中,同學們走進了重慶自然博物館的珍品庫房。該館在世界博物館日,首次向公眾免費開放了珍品庫房,大家可以近距離與1200余件來自世界各地的珍貴標本接觸。重慶自然博物館藏品管理部管理員稱:“我們希望通過此舉,把生物多樣性保護理念更廣泛地傳播出去。”
參觀中,同學們在講解員的帶領下,了解了許多動物的生活習性,以及動物標本的製作方法。
“自己養的家禽和動物殺了犯法嗎?”“購買野生動物作為寵物飼養會不會觸犯法律”“發現別人非法狩獵怎麼辦”“今天發生的這些(庭審案件審理、構成犯罪)都是真的嗎”……參觀結束後,同學們旁聽了案件庭審後,與該案承辦法官進行了互動交流,並提出了自己關心的問題,並獲得了法官的逐一解答。
重慶加洲實驗小學校二年級向美霖告訴記者,珍品庫房裏的動物標本讓她感覺非常震撼。野生動物是人類的朋友,大家應該好好保護它們,不能隨意捕殺。
旁聽的市民也紛紛&&:“野生動物是地球家園的成員,我們應該和諧相處,保護生物多樣性就是保護人類自己。”
渝北法院環資庭負責人任韻霖&&:“在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來臨之際,我們來到以生物多樣性保護、科普教育為主的重慶自然博物館開展巡迴庭審,有利於廣泛傳播生物多樣性保護理念,也是司法服務生態文明建設的具體表現。
活動中,渝北區人民法院還與重慶自然博物館聯合開展了生物多樣性法治宣傳活動,希望大家攜手保護人類的朋友。
渝北區人民法院與重慶自然博物館於2022年共同簽署了全市法院首份《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並在重慶自然博物館成立環境資源巡迴審判點,聯合建立了“法治+科普”知識宣傳、“法官+專家”資源共享等機制。協議簽訂以來,共同開展了巡迴審判、普法宣講、聯合黨建等多形式的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為重慶加快建設山清水秀美麗之地、築牢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提供了有力的服務保障。
記者 徐勤 實習生 智怡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