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重慶:鮮食玉米提早半月上市 “身價”倍增

  近日,九龍坡西彭鎮千秋村搶先收穫了今年第一批鮮食玉米,村民們忙着採摘、稱重、裝車,田間地頭一派繁忙景象。這些玉米因採用了新品種和新技術得以提早上市,其身價提升了兩倍。

  “往年沒有這麼早收過玉米,今年提前了半個月。你看,我們的玉米長得還很飽滿,個頭也均勻。”千秋村秋意香農業股份合作社理事長羅水平説,搶先上市的玉米收購價達到每斤3元,是往年價格的3倍。

  鮮食玉米一直受到重慶消費者喜愛,目前在中心城區的農村地區,種植面積約20萬畝,畝産值在2000元左右,是農民增收的特色産業之一。

  市玉米産業技術體系首席專家、市農科院玉米所副所長柯劍鴻説,中心城區海拔相對較低,溫度、光照條件比高海拔地區更好,完全可以通過篩選耐早春低溫的品種,提前播種、提前上市,甚至一年可以種植兩季,進一步提高鮮食玉米種植效益。

  去年,在九龍坡區農業農村委支持下,市玉米産業技術體系在九龍坡開展了早春玉米品種篩選和早春玉米栽培技術集成,成功篩選出渝甜糯990、玉糯811、京科糯928、萬糯188等早春鮮食玉米品種,並採用了地膜覆蓋、培土保溫、分期播種等配套種植技術。

  “今年,我們在千秋村打造了300畝核心示範片,並在周邊對配套技術進行推廣,目前推廣面積達到1200畝。”柯劍鴻説。

  “在專家們的幫助下,我們還採取了訂單收購模式,銷售也不愁。”千秋村村支書白淋淋介紹,目前當地鮮食玉米畝産預計2000斤左右,畝産值超5000元,除去成本後利潤為4000元左右,進一步提升了農民收入。(記者 栗園園)

編輯: 陳雨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