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長安汽車對外發布2023年年度報告。報告顯示,2023年長安汽車全年營業收入1512.98億元,歸母凈利潤113.27億元。全年實現銷售汽車255.3萬輛,同比增長8.8%,其中自主品牌新能源全年銷售47.4萬輛,同比增長74.8%,海外銷量35.8萬輛,同比增長43.9%。
2024年一季度,長安汽車實現營業收入370.23 億元,歸母凈利潤11.58 億元。一季度公司實現銷量69.2萬台,同比增長13.9%。
深入推進“三大計劃”
2023年,長安汽車堅持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總體思路,深入推進“香格里拉”“北斗天樞”“海納百川”三大計劃。
“香格里拉”計劃方面,長安汽車先後布局形成阿維塔、深藍、長安啟源三大智能電動品牌,構建差異化品牌價值,打造智能電動新標籤,形成滿足不同細分市場需求的新發展格局。
長安汽車全球研發中心(受訪單位供圖)
“北斗天樞”計劃方面,充分發揮“六國十地”全球協同研發作用,圍繞智能化、新能源等核心領域,構建了長安科技、長線智能、梧桐科技等17家科技公司和16個研發中心,研發團隊1.8萬餘人。
“海納百川”計劃方面,明確海外“四個一”發展目標,構建“1+5+2”全球發展布局,立足中國,拓展全球市場,變革成立五大區域事業部。
為支撐“三大計劃”落地,長安將構建規範化、可複製的全球化體系。
以科技創新培育新質生産力
根據報告,2023年長安汽車研發投入金額超90億元,研發投入佔營業收入比例達5.95%。
新能源技術方面,2023年11月,長安汽車正式發布電池品牌“金鐘罩”,已在長安啟源、深藍汽車多款産品搭載。同時有序升級 3C/5C充電技術,實現30%-80%SOC充電時間10~15min,提升補能體驗。2024年3月,長安發布新藍鯨動力品牌,新藍鯨動力涵蓋新藍鯨混動發動機、新藍鯨電驅&&,iEM高階智慧動力控制系統。
長安啟源E07(受訪單位供圖)
“新藍鯨動力和金鐘罩電池將持續賦能長安引力、長安啟源、深藍汽車三大品牌。接下來,長安汽車還將聚焦下一代半固態、固態等新型電池、電池綜合回收利用等領域,推進産業布局。”長安汽車相關負責人介紹。
智能技術方面,長安汽車構建了基於軟體定義汽車最新的SDA&&架構,將傳統汽車分佈式架構軟硬解耦、軟軟分離,成為“中央+環網”電子電氣架構硬體&&,率先完成超16個控制器的跨域集成,將於2024年搭載長安啟源E07面向市場,為消費者提供“高效、低碳、智慧”的交互體驗。
長安汽車數智工廠(受訪單位供圖)
在智能製造領域,長安汽車堅持以科技創新為引領,大力推廣應用先進的製造工藝,加快培育新質生産力,打造先進製造工廠,推動製造基地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在重慶市渝北區打造了一座以“智能、低碳、高效”為標籤的新能源數智工廠,佔地面積約1159畝,總投資預算約100億元,在衝壓、焊接、涂裝、總裝四大傳統汽車製造工藝環節的基礎上,還拓展了數字化軟體封測工藝、新能源電池PACK工藝、車身一體化壓鑄、CTV等工藝。
社會責任與業務融合發展
同期,長安汽車發布其首份ESG報告,披露公司2023年在環境、社會、公司治理等方面所做的工作。造車四十載,長安汽車堅持企業健康持續發展是最大的社會責任,將經濟、環境、安全、社會等責任貫穿研發、生産、供應、銷售等全業務鏈,不斷強化社會責任與經營業務融合。
2023年,長安汽車共計消納綠色電力5760萬度,實現降碳5萬噸;開展低碳技術研究與應用開發,掌握核心技術100余項,企業平均單車碳排放強度同比下降6.5%。2025年實現萬元産值綜合能耗降低15%,萬元産值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18%;2030年實現萬元産值綜合能耗降低20%,萬元産值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30%;2027年實現單車全生命周期降碳25%;2030年供應鏈較2020年降碳30%。
此外,持續以公益善舉賦能美好生活,深耕公益領域,助力鄉村振興,全力推動公益事業可持續發展。2023年,長安汽車統籌撥付幫扶資金1060萬元;鄉村振興重慶酉陽茶油幫扶項目,惠及農戶20萬人;公益資金捐助4216萬元。
“童心築未來·長安永相伴”希望小學慰問活動(受訪單位供圖)
長安汽車還與雲南硯山縣民族職業高中和雲南技師學院瀘西分院聯合舉辦“長安汽車班”,通過定向式、訂單式培養汽車專業技術技能人才,幫助幫扶地區的適齡孩子掌握職業技能。幫扶對象在校完成規定課程後,長安汽車會為其安排進廠實習並擇優錄用。
“未來,長安汽車將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的高質量發展道路,把‘第三次創業——創新創業計劃’進行到底,努力向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轉型。”該負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