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把巫溪老鷹茶打造成“金名片” 須過“三關”

  “老鷹茶的樟香味從何而來?”

  “哪種加工工藝能夠讓老鷹茶的口味更加符合消費者的需求?”

  “巫溪老鷹茶能不能像雲南普洱茶一樣,通過科技創新實現10年突破千億産值的奇蹟?”

  4月24日,2024巫溪老鷹茶文旅消費節研討會上,來自全國的業界專家、學者、公司負責人齊聚一堂,就如何把巫溪老鷹茶打造成重慶“金名片”、走向世界建言獻策。大家認為,要把巫溪老鷹茶打造成“金名片”,還需要過資源、科技創新和品牌三道關。

2024巫溪老鷹茶文旅消費節研討會暨産銷對接會現場。通訊員吳丹攝

  資源關:建立老鷹茶種質資源庫

  西南大學教授、西南大學涪陵研究院院長曾亮2014年開始研究老鷹茶的種植技術及深加工。去年,她在兩場重要的國際學術會議中,都以老鷹茶為例,向世界傳遞老鷹茶這張重慶的“金名片”。

  為研究巫溪老鷹茶的功能成分及保健作用,曾亮長期在巫溪縣蒲蓮鄉等老鷹茶主産區進行科研。她向大家分享了一個小故事。

  由於巫溪的老鷹茶樹多為野生,樹形高大,當地村民採摘鮮葉制茶需要爬到樹上,效率很低。此外,高大的茶樹不僅産量受限,管護上也十分不易。曾亮和她的團隊在巫溪進行茶園種質資源調查和升級時,考慮到提高産量和方便在家村民管護,在當地建立了老鷹茶矮化示範園,誰知老百姓不接受,理由很簡單:祖祖輩輩見過的老鷹茶都是大樹,從沒見過矮化後的老鷹茶,不肯幹,“為了讓村民接受,我們提出矮化一根就給30塊錢,大家也不接招。後來,幸虧當地一個村會計帶頭示範,才把矮化示範園建了起來。”

  曾亮舉這個例子的目的,是想説明種質資源的重要性。她認為,發展老鷹茶産業,首當其衝的是資源,必須建立老鷹茶種質資源庫。比如,每种老鷹茶的總黃酮含量分別是多少,這些成分會給茶葉帶來什麼不一樣的口感,從而選擇合適的加工方式,以保證其品質最佳。

  對此,重慶市林科院林草種質資源創新利用研究所副所長戴前莉深以為然。她認為,目前,老鷹茶産業前端的原材料匱乏問題凸顯,亟待解決。

  戴前莉介紹,目前在重慶有20多個區縣天然分佈着老鷹茶樹,其中,巫溪老鷹茶樹的零星分佈量、成片分佈資源面積以及古樹數量分別在全市佔比89.41%、57.52%、91.67%,資源量遙遙領先。目前,巫溪縣已有7家育苗企業,規劃2030年老鷹茶種植面積將達到20萬畝,這將為巫溪老鷹茶産業原材料的供給提供保障。

  目前,市林科院正在進行摸清資源底數、古樹保護繁育、本地種與外來種對比等科技支撐工作,以新質生産力賦能巫溪老鷹茶産業發展。簡單地説,也就是弄清楚有多少棵樹,怎樣提升優質資源。此外,林業科研人員也在摸索老鷹茶的種植經營模式,比如探索把老鷹茶種在現有的馬尾松林中,解決老鷹茶産業發展中的空間落地問題等。

  科技關:把茶喝清楚,把茶説明白

  “巫溪老鷹茶産業發展現在已到了關鍵時期!”雲南普洱茶産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理事長、雲南農業大學原校長、博士生導師盛軍認為,“關鍵時期要靠關鍵技術解決,就是科技創新。”

  盛軍研究了17年普洱茶,他剛到雲南的時候,普洱茶産業正處於低谷期,從2007年的200多億元産值跌至2008年的105億元,問題出在哪兒?怎麼辦? 自2007年以來,以盛軍為首席科學家的科研團隊開始了科學普洱創新行動,聚焦普洱茶産業的“四化”,即茶園改造生態化、功效研究數據化、山頭茶的標準化、創新鏈條組織化等轉型升級關鍵問題,進行系統研究攻關。

  如何理解這“四化”呢?盛軍認為,就是要把普洱茶的事講清楚,講明白,用科學研究解答大家關心的問題。比如,都説普洱茶越陳越香,到底是不是越陳越香,因子是什麼?市場上賣的茶葉從幾十元一餅到幾十萬元一餅,依據是什麼?為什麼空腹不能喝茶?為什麼喝普洱茶解油膩、清火?

  “所有針對普洱茶的疑問,都必須通過精確的科學數據,讓國際認可,才能達到推廣的目的。”盛軍説,通過系統性科技攻關一系列普洱茶轉型升級的關鍵問題,雲南普洱茶産業綜合産值從2008年的105億元,到2021年的超過1071億元,創造了一個奇蹟!

  2020年以後,雲南提出第二個千億創新工程,目前正在實施中。

  “把茶説清楚,把茶喝明白。”盛軍認為,普洱茶的經歷可以為巫溪老鷹茶的發展提供參考和借鑒,通過科技創新,拿出科學數據,把老鷹茶的常識和誤區都搞清楚,這樣才能讓巫溪老鷹茶發揮好“天賦”作用。

  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杭州茶葉研究所黨委委員,科創中心副主任,代用茶研究團隊負責人譚蓉則分享了不同加工工藝對老鷹茶風味品質的影響。比如用不發酵的加工方式加工老鷹茶,樟香味明顯;而用發酵方式加工老鷹茶,樟香味減弱,口感更醇厚,“通過科學研究,研發符合不同市場需求的茶産品。”

  重慶中醫藥學院中藥學院副院長曹緯國從老鷹茶食用價值進行了分享。他認為,傳統觀念認為老鷹茶消暑解渴,但通過實驗發現老鷹茶具有比較強的脂肪酶抑制能力,因此作為火鍋伴侶具有很好的市場前景。

  品牌關:讓更多人了解老鷹茶

  茶香也怕巷子深,如何把老鷹茶推廣出去,把老鷹茶打造成“一縣一品”重慶爆品?

  華巨臣的三茶創新研究院院長孫逸超認為,目前老鷹茶雖然在重慶地區受歡迎,但走出重慶走向全國知名度還不夠,很多人不了解沒喝過甚至沒有聽説過老鷹茶,在品牌建設上還沒有形成標準化體系化的品牌體系。和普洱茶等名茶相比,巫溪老鷹茶才剛剛起步,産品知名度需要有積累的過程,所以當務之急是讓更多人了解老鷹茶。

  他説,目前巫溪老鷹茶産品還以初級加工産品為主,應在老鷹茶産業鏈的延伸方面下功夫,開發出更多適應消費者需求的産品。此外,巫溪還應在茶文旅融合上下功夫,讓老鷹茶主題與縣域旅游産品産生聯動,打造“茶+文創”的業態等。

  小菓創始人、小罐茶聯合創始人於進江建議巫溪加強老鷹茶物種保護,通過文化賦能老鷹茶産業,講好老鷹茶的故事,助力老鷹茶塑造品牌,走向世界。

編輯: 劉磊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