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師帶領同學們認識中藥。陶涵攝
近日,一場中醫藥文化進校園活動在中國工農紅軍王良紅軍小學舉行。
在該校神農草堂中藥種植園,重慶市綦江區中醫院醫務人員通過情景劇的形式,以紅軍當年長征時期用中草藥療傷的故事,帶領該校的同學們認識中醫中藥。
“柴胡可以用於治療感冒發熱;魚腥草,又名折耳根,具有清熱解毒,利尿通淋等功效……”活動中,中藥師周粵通過中藥實物,向同學們講解中草藥從藥用植物到中藥飲片的過程,讓同學們近距離了解中藥。
此外,同學們還通過中草藥作畫,辨別中草藥等形式,近距離直觀的感受和認識中醫藥。
“從這次學習,我知道了柴胡的作用,柴胡可以退燒,治療感冒,還有玫瑰,可以美容養顏,從這次學習我對中醫有了極大的興趣。”學生李博説。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何首烏,因為它既能用來洗頭髮,也可以用來治病。”李芷茜説。
據統計,自2022年以來,綦江區已累計開展100余場次中醫藥文化進校園活動,為2萬餘名在校學生開展中醫藥科普宣傳,普及中醫藥文化知識。
“作為綦江區第一批中草藥進校園的實踐學校,近年來,學校積極探索‘中草藥+’的多維路徑,依託中草藥+勞動教育、中草藥+紅色文化、中草藥+家校共育三個主渠道,構建起多維化的中醫藥文化教育體系。”中國工農紅軍王良紅軍小學副校長張瑩梅説。
綦江區衞生健康委負責人&&:“接下來,綦江區將持續開展中醫藥文化進校園活動,宣講中醫藥文化知識,引導廣大青少年學中醫,愛中醫,傳承中醫藥精髓,讓中醫藥文化薪火相傳。”(陶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