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嘴鷗舞動平湖萬州 攝/冉孟軍
花團錦簇,碧波萬州 攝/冉孟軍
水墨黃柏,如詩如畫 攝/冉孟軍
從源頭活水到平湖浩蕩,滾滾長江走筆穿城,揮毫萬千氣象。
高峽平湖,山水如畫。
一條大江與萬州城的相遇,是城市發展和自然生態的融合;更寄存着年代與歲月的故事,盛放着人間煙火。
新生態、新氣象、新局面,時間真實記錄着奮鬥的足跡——
萬州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和市委工作要求,堅持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全力服務和融入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一年接着一年幹,一件接着一件辦,下最大的力氣,盡最大的努力,高標準推進水環境、水資源、水生態“三水共治”,以實幹實績擦亮“水碧魚歡鳥翩躚”高質量發展生態底色,確保一江清水永續東流,切實築牢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
護岸 山水之城更加靚麗
4月的雨,輕輕敲醒沉睡的大山。平湖兩岸,群山峻嶺,愈發厚重,江風徐徐吹來,千山一碧,綠波蕩漾。
傍晚,靜靜地站在萬州牌樓長江大橋南橋頭。眼前,三五成群的市民或吹江風、或閒聊散步、或跑濱江綠道,不時有水鳥在頭頂撒歡,好不愜意。
在心曠神怡中,整個人也靜了下來。一群鳥兒從江面掠過,發出撲撲地拍打翅膀的聲音,幾隻白鷺停在水草上,懶懶地梳理着羽毛、舔着腳掌,一幅飽含詩情畫意的生態山水畫呈現在眼前。
“以前這裡還是一片荒蕪的灘塗,全是毛壩子,不敢往河邊走,怕摔。現在河岸坡坎地全部栽上了樹木,岸面整潔,成了大家休閒的好去處。”家住牌樓街道的鄒先生現在每天吃過晚飯,都會和家人一起到江邊的公園散步。
“潺潺江水、盈盈碧波,看‘花枝影動,魚躍鳥飛’正成為萬州人的新時尚。在家門口就能暢享‘詩和遠方’,居住在這座城市感覺很幸福。”鄒先生笑着説。
萬州地處長江之濱,面對周期性水位漲跌、自然修復較慢、植被退化等治理難題,如何讓江邊的坡坎地變綠洲?
環境就是民生,生態護坡,再難也要上,再難也要幹!
萬州區林業局高級工程師任憑介紹,近幾年來,通過探索“自然修復+人工修復”的方法,萬州加快構建長江生態廊道,在長江幹流突出綠化帶、緩衝帶、消落帶、清潔江水帶“四帶”建設,在次級支流實施全域治理,先後完成10余個長江植被恢復項目、3期長江防護林工程,完成“兩岸青山·千里林帶”、封山育林、退耕還林質量提升等國土綠化任務117萬餘畝,目前萬州長江兩岸第一層山脊線內所有坡地已消除了綠化“斷帶”和“天窗”,長江兩岸森林覆蓋率達70.4%,濕地保護率達78%。
通過修復坡地,萬州結合城市品質提升,突出工程治理與生態修復相結合,全部完成南北兩岸庫岸整治。生態修復區推廣栽植了水樺、狗牙根、蒼耳等耐淹植物,綠化庫岸70多公里,草本植物遍佈消落帶,裸露河灘已逐漸向耐淹草甸系統演變。
“難點變亮點,生態修復貴在行動、成在堅持。”萬州區河長辦相關負責人説,萬州區以保護長江母親河為核心,以喬、灌、草、花相結合,將坡坎區域分為“挂毯”區、綠化區、背景區等,因地制宜、精準施策,選取楨楠、紅楓、黃桷蘭等植物,實現坡地堡坎崖壁綠化、香化、美化。截至目前,城區新增立體綠化2.5萬平方米、護坡綠化13萬多平方米、山體綠化178萬多平方米。同時,在長江河道保護線外側設立分別不少於50米和100米的綠化緩衝帶,栽種三角梅等景觀植物。
在滿足地質安全的前提下,萬州區注重親水休憩功能完善,結合庫岸工程實施與市政設施改造,修建下河梯道、休閒廣場、親水步道、防護欄杆、活動&&,建成紅砂磧、櫻花渡等一批濱江環湖公園,實施親水棧道、&&、淺灘等一批濱水景觀工程,建設了紅砂磧、天子湖等濕地公園,實現保護長江河道與提升萬州濱水城市品質雙贏,推動人與水、城與水和諧共生的山水之城更加靚麗。
治水 一江碧水更加清澈
磨刀溪是長江一級支流,在萬州境內流經走馬鎮、龍駒鎮、長灘鎮、太安鎮。
“在做好定期巡河的同時,我們對沿線管網進行提升整改,加大養殖場治理和沿線改廁力度,確保污水應收盡收,不流入磨刀溪河。”走馬鎮農業服務中心李斌説,磨刀溪河橫貫走馬,支流遍佈,下池河就是其中一條。由於下池河流經走馬社區,沿岸人口密集,該鎮在加強磨刀溪河流域保護和治理的同時,大力推進支流治理,對下池河沿線1000余戶進行改廁,規範規模養殖場排污,並補充修復污水管網,實現沿線污水的應收盡收。
前端做好控源截污,後端強化污水處理。“完成臨時升級改造後,日處理能力提升500立方米。”在長灘鎮污水處理廠,重慶平湖環保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分管生産的負責人唐華指着平穩運行的臨時AAO污水處理設施説。磨刀溪河流域現有鎮鄉污水處理廠12座,均由該公司運維管理。此前,因部分污水處理廠處理工藝不適合當地實際,存在處理能力下降、廠外溢流等問題。公司對包括長灘鎮污水處理廠在內的7家污水處理廠啟動升級改造,大大提高了污水處理廠的處理能力。
同飲長江水,共擔新使命。萬州,因水而興、因水而美。坐擁長江河道82.6公里,庫體水面100平方公里,有21條主要次級河流。
為築牢源頭“保護綠”,萬州區高標準推進水環境、水資源、水生態“三水共治”,深入實施城鄉嚴重黑臭水體“清零”行動並形成長效機制,加快補齊污水處理設施短板,鞏固保障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安全,加強鄉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和規範化管理。同時,以“河湖長+警長+檢察長制”為抓手,保持力度、延伸深度、拓展廣度,在嚴格管好河道“裏子”的同時,對“面子”也強力養護。
系列措施,擲地有聲——
通過清潔江水帶,萬州各級河長定期巡、實時查,開展污水“三排”專項整治;實施雨污分流,完成管網改造上百公里,工業污水全部達標排放;消除水上污染,全面取締餐飲船舶,過往船舶生活垃圾到港轉運,常態化開展水面清漂保潔,確保江清岸潔。
據介紹,萬州區累計建成污水處理設施92座、城鄉污水管網2060公里,城鄉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分別達到98%、85.6%。實施農村環境連片整治項目200余個,綜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80多平方公里。創建市級農村生活垃圾分類示範村257個,行政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比例達100%。建成綠色示範村76個、市級美麗宜居鄉村91個、美麗庭院5500戶。整治農村黑臭水體22條,完成314個長江入河口排污整改,實現達標穩定排放。近5年完成戶廁改造9.7萬戶,衞生廁所普及率達86.5%。
以提升全域水質為中心,針對全區21條重要次級河流實施全域治理、重點治理,三級河長常態巡河、整治突出問題,21條次級河流水質穩步提升。建成143個“無廢城市細胞”,生活垃圾分類覆蓋率100%。2023年,長江幹流萬州段水質總體保持Ⅱ類,3個國考斷面及1個市考斷面均達標,主要次級河流地表水環境水質達標率100%,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100%,鎮鄉集中式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達92.9%。
轉型 綠色發展更加鮮明
山嶽巍峙,清風無跡。仲春時節的萬州區熊家鎮大周溪河段,水清岸綠,風景宜人。遠處,層林疊翠山朦朧;腳下,河水清澈漫霧煙,不時有魚兒從水中劃過、鳥兒在水面撒歡。伴隨着純澈的氛圍,用一泓碧水在山峁之間書寫着詩情畫意。
“咔嚓!咔嚓!”……隨着照相機的快門聲響起,攝影愛好者劉顯雲將這和諧美好的畫面定格。
晴空湛藍,雲卷雲舒,又是美好的一天。萬州區農業綜合行政執法支隊副支隊長向宏一邊在長江萬州段江面上巡邏,一邊感受魚翔淺底水潺湲的美景。
向宏感慨地説,隨着對長江的保護力度越來越大,長江的水生態越來越好,明顯感覺到長江萬州段的魚群種類一天天增多,個體以肉眼可見的速度一天天變大。
隨着生態環境越來越好,長江萬州段共發現水鳥156種,其中我國特有的有9種,珍稀鳥類有24種。紅嘴鷗、白鷺已經成為萬州的常客。有着“鳥中大熊貓”之稱的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中華秋沙鴨,也在時隔30多年後再次現身萬州。
生態環境的改善也促進着産業的發展和經濟社會的全面綠色轉型。
“如今的清河村,可以説是真正的生態磁場。每到春秋季節,游客多得很。”長灘鎮清河村黨支部書記冉彥紅説,隨着磨刀溪河水質的不斷提升和人居環境整治,溪河盈盈、兩岸悠悠的磨刀溪河經過清河村的平坦河床時,河面逐漸開闊,形成一灣湖水,串起大大小小的休閒廣場和濱江亭榭,還有江岸上各具特色、飄來陣陣飯香的民宿和農家樂,吸引大量游客前來露營、休閒,帶動當地農家樂、民宿、觀光采摘等旅游業發展,為小山村走綠色高質量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與此同時,産業、能源等結構的優化調整,更為萬州的綠色畫卷涂上點睛之筆。萬州強化“上游意識”、擔起“上游責任”,紮實推進長江生態環境保護修復,積極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大力淘汰落後産能,推動工業綠色化、循環化改造升級,以高水平保護為高質量發展提供重要支撐。
——強化自然保護區用途管控和保護修復,近5年累計銷號廢棄礦山圖斑121個、面積2304畝,5年治理水土流失226平方公里,積極探索多種消落區治理模式,建成70公里消落區生態綠廊。
——化肥、農藥使用量連續7年遞減,成功創建全國果菜茶有機肥替代化肥試點縣、全國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示範縣。
——重要工業企業廢水排放達標率達100%,畜禽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裝備配套率達100%。
——2021年以來,全區14戶企業相繼通過市級節能診斷,示範帶動更多企業清潔生産,夯實了綠色發展本底。
——萬州經開區天子園成功創建市級綠色園區,培育國家級綠色工廠2家、市級綠色工廠6家。2023年,全區規上工業産值和增加值均增長23.6%、增速連續12個月位列全市第一。
——加快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基本形成先進材料、裝備製造兩大百億級産業集群,累計實施智能化改造項目154個,新型能源産業産值突破80億元。
大江奔流,哺育萬里江山如畫;江河潮涌,書寫砥礪奮進篇章。邁上新征程,萬州堅決扛起在推進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中發揮示範作用的重大使命,堅決打好長江經濟帶污染治理和生態保護攻堅戰,全面築牢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高質效推進美麗中國先行區建設,更好實現高水平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高效能治理共贏。(黃玉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