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4月21日《新華每日電訊》
作者:新華每日電訊記者趙宇飛 周文衝
“老師,這周還有大足石刻的AI活動嗎?”“老師,周末還有那種有趣的AI作業嗎?”……最近,重慶大足區龍崗第一小學五年級教師蔣唐娟,經常被學生問到這些問題。
“我們運用人工智能技術開發的大足石刻文化課程和實踐活動特別受歡迎。”蔣唐娟感慨,以前學校也有傳統模式的大足石刻文化課程,但孩子們遠沒有現在這樣興趣濃厚。
學生們興趣的變化,得益於大足石刻與人工智能的“牽手”。
作為世界文化遺産大足石刻所在地,重慶大足區運用人工智能構建大足石刻文化育人大模型,創新“大思政課”教學模式,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深入浸潤校園。
大足石刻,世界八大石窟之一,現存5萬餘尊造像,蘊含着“慈、善、孝、義、廉”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基因,以及開鑿者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守護者“擇一業、終一生”的家國情懷等文化內涵。
多年來,當地一直嘗試將大足石刻文化精髓轉化成學校課程,卻面臨重重困難。
“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普遍面臨文化教育融合難題,主要表現為‘文化懸空’現象,文化資料難找難用,教師課程設計效率低,授課沉浸度不足,學生積極性不高等。”大足區委教育工委書記、區教委主任石朝勇説。
2022年底,大足區啟動“大足石刻文化進校園”項目。千年石刻與人工智能技術的結合,拓展出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的新路徑。
“文化的‘化人’‘育人’需要數字化工具助力。”項目負責人夏旭華説,項目組整合來自大足石刻研究院等專業機構的海量數據,以及新課標、教材、作業、實踐活動等教育數據,訓練“石魂大模型”,構建大足石刻文化育人數字化綜合育人體系。
數據顯示,“石魂大模型”共梳理出家國情懷、工匠精神、科學探究、責任擔當、數字創新等育人價值,依託130億個訓練參數,開發出30多個具體應用,數據量達到60萬條,提取出300多個大足石刻故事。
人工智能技術的介入,讓教師課程設計質量效率大幅提升。
“以前半個月設計一堂課,現在只要半小時。”蔣唐娟説,以前設計一堂大足石刻文化主題思政課,需要四處蒐集資料、開會研討,動輒半個月且質量不高,如今只需動動手指,在“石魂大模型”選擇學科、年級、教學目標等,即可快速生成高質量課程與作業和實踐活動。
大足區各校依託人工智能技術,結合本校特色開發“一校一品”系列課程,共建數字化課程資源庫。截至目前,全區各學校已生成近5000個課程思政實踐活動,並已實現資源共享。
教學模式也從“説教式”轉變為“互動體驗式”,充分激發了學生的積極性。
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在開展知識學習的同時,還將運用人工智能工具完成開放性作業。最近,昌州小學在“畫一畫你知道的世界文化遺産”課程中,要求學生在人工智能輔助下創作圖像,並融入家國情懷和工匠精神。學生們根據生活見聞勾勒出的簡筆畫,如長城、故宮、大足石刻等,均在人工智能輔助下生成風格各異的精美作品。
“以前,大足石刻文化課程都是老師在講&上講,同學們在下面聽,有些枯燥乏味。”昌州小學五年級學生謝婧涵説,以前大家普遍興趣不是很大,現在教學形式很有趣味性,已經成了同學們最喜歡的一門課。
雙路小學教師張紋萍説:“人工智能輔助作業、不僅開闊孩子們的視野,而且很有趣味性,每一堂課結束後,很多孩子都很期待下一次課程和作業。”
截至目前,“大足石刻文化進校園”項目已覆蓋大足區大中小幼學校,4000余名教師和8萬餘名學生參與,共收到約1.4萬個數字化實踐成果,家長認同度達96%。
如今,大足石刻與人工智能的結合正從校內向校外延伸,即建設校外學習新場域,開展數字思政實踐活動。
“我們尋找大足區各區域特色與大足石刻文化內涵的契合點,正在建設‘一中心四基地’的社會化數字化沉浸式思政新場域,進一步強化學生的實踐與體驗。。”夏旭華説。
“數字技術可有效破解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過程中的文化教育融合難題,讓越來越多的孩子深刻感悟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和價值。”重慶“七一智庫”研究員張倵瑃説,大足石刻與人工智能“牽手”的啟示在於,各界在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實踐中,要勇於、善於運用數字技術拓展新思路、創造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