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數治”,讓城市更美好——重慶以數字建設賦能社會治理
2024年04月21日 16:47 來源: 新華社

  重慶作為人口規模超過3000萬的超大城市,城市運作與社會治理是一大難題。去年4月,重慶全面啟動數字重慶建設,著力探索超大城市治理新模式。記者從重慶市大數據發展局等部門了解到,一年來,重慶已搭建起一體化智能化公共數據平臺、三級數字化城市運作和治理中心等城市“數治”的底座與載體,各類數據跨部門、跨層級貫通共用,一批數字化場景應用持續涌現。“數治”正讓重慶城市運作更聰慧,社會治理更高效。

在永川區數字化城市管理指揮中心,工作人員正進行環境監測及分析。新華社記者王全超 攝

  在重慶市大數據發展局,工作人員登錄重慶一體化智能化公共數據平臺後,只見螢幕上數據不斷閃爍。這個重慶市的“數字底座”正在飛速運轉,不斷歸集、共用各類數據,為城市運作提供數字化支撐。

  以數字化賦能城市治理,整合打通數據是基礎。重慶市大數據發展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經過一年建設,重慶一體化智能化公共數據平臺歸集10萬余類數據,數據共用需求滿足率達90%,“資訊孤島”漸成“數據大陸”,數據實現跨部門高效流動。以此為依托,一批多跨協同的典型數字化場景應用持續涌現,助力提升城市治理水準。

  走進九龍坡區數字化城市運作和治理中心,監控大屏上實時展示著電子地圖以及城市管理問題處置情況等內容,整個九龍坡的城市管理現狀一目了然。

  點開大螢幕上的“渣土車監管一件事”場景應用模組,車輛號牌、處置流程等資訊一覽無余。近日,一輛渣土車因冒裝未封閉的違規行為被智能感知設備自動抓拍,預警資訊通過“渣土車監管一件事”係統推送至九龍坡區數字化城市運作和治理中心。中心自動分派任務至相關部門和屬地鎮街,迅速開展現場核實和處置,並對違規行為進行了處理。

  “通過匯集住建、城管、交通等多部門數據,我們開發了‘渣土車監管一件事’應用係統並在全市推廣,助力解決監管難題。”九龍坡區大數據發展局副局長潘曉雪表示,以前依靠設點攔停方式檢查渣土車輛,不僅效率較低,監管也存在漏洞;通過實施數字化改革,渣土車違規事件處置率由20%提升至90%,處置時長大大壓縮,渣土車違規行為也大幅減少。

  渣土車數字化監管,是重慶推動城市“數治”的一個縮影。記者了解到,通過貫通各部門數據,打造三級數字化城市運作和治理中心,重慶各政府部門正加快邁向數字化協同,數字化治理效能不斷提升。

  以海量的流動數據為依托,引入數字化技術賦能,重慶還圍繞群眾關切的重點問題開發一批重點應用,公共服務水準實現躍升。

  過去,到醫院就診,重復檢查情況較多。看病檢驗檢測結果能夠互認,成為群眾的普遍呼聲。為此,重慶衛健部門開發“渝悅·醫檢互認”應用,統一了112項互認項目,實現全市醫學影像數據雲端匯集、結果互認,既避免患者重復檢查,減輕了就醫負擔,又讓診斷更加精準。目前重慶已有1151家醫療機構接入該應用,匯集各類檢查檢驗資料1.3億份。上線以來,該應用已為群眾節約就醫費用超過3900萬元。

  數字化技術也讓民生服務更加精準有效。以重慶高新區香爐山街道為例,該街道為轄區77戶獨居老人安裝了智能門磁,獨居老人一旦開門關門,智能門磁便會形成帶有時間節點的資訊傳輸到社區,從而判定獨居老人當日是否外出、是否回到家中。“過去觀察獨居老人活動都是‘白天看窗,晚上看燈,坐在院壩數板凳’,現在依托數字化手段,實現了更精確的網格化治理。”該街道相關負責人説。

  隨著數字重慶建設加快推進,行政效能也持續提升。不少人感覺,在重慶辦事更便利了。去年4月以來,重慶整合各部門、各區縣數據資源,推出“企業開辦一件事”“出生一件事”等80項事項,整合了企業個人全生命周期286項高頻服務,實現“服務多做聯動、辦事少填材料”。

  以“出生一件事”為例,市民只需在“渝快辦”App上提交聯辦申請,當天就可辦好新生兒戶口登記、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登記等事項,次日就可拿到新生兒戶口頁和社會保障卡。(記者黃興、吳燕霞)

編輯: 劉磊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