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談記者 李勇 張桂林 陳青冰
仲春時節,武陵山區濃綠浸染,大地孕育着新的希望。
走進昔日的全國扶貧重點縣——重慶石柱土家族自治縣的山鄉間,交通暢達、屋舍儼然。春風拂過,山坡上、溝谷裏桃李芬芳、蜜蜂飛舞,一片片藥材基地、一個個加工車間、一處處鄉村游園,成為春日裏最亮眼的一抹綠色。
在這綠意之中,越來越多的新農人涌現在田間地頭,創造新模式、帶來新産業,為鄉村振興注入汩汩“活水”。
“一起奔跑”,新農人激活大山村
春日陽光下,上百畝黃精、木瓜等藥材沿着溝谷綿延。在中益鄉華溪村,昔日的“雞爪地”正成為村民們的“聚寶盆”。在屋前地裏除草、松土的村民陳鵬告訴記者,地裏的黃精已種滿5年,今年正是收穫的時候,“村裏還引進了加工廠,黃精能賣上好價錢了。”
村民展示剛剛從地裏挖出的黃精 李賀攝
走進華溪村村委會內的展覽館,黃精面、黃精桃片、黃精茶、黃精果脯等十幾類黃精産品琳瑯滿目。展覽館的墻面上,一幅地圖上標記着黃精面出口的路線,目的地包括澳大利亞、新加坡、加拿大等11個國家和地區。
黃精種植戶從田邊走過 唐奕 攝
華溪村黨支部書記王祥生介紹,5年前,華溪村黃精種植只有200多畝,隨着引進企業打造黃精系列産品,目前種植面積擴大到700多畝,“黃精産業的升級、産業鏈條延長,離不開新農人的努力。”
新農人、重慶華溪面業有限公司負責人郭騏瑞已經在華溪村扎根兩年多,和當地村集體經濟組織共同生産黃精面、黃精桃片、黃精酒等産品。“我把之前在河南積累的制面經驗技術帶到了華溪村,同時開拓市場,成功實現黃精産品出口。加上其他業務板塊,今年公司綜合産值預計可以達到1億元。”郭騏瑞説。
據統計,中益鄉近年來吸引各類新農人110多位。他們中有的是外來企業主、農業科技人員,有的曾是輔警、健身教練、護士、産品經理等,如今活躍在村委會、種養殖基地、工廠、民宿等各個板塊。
31歲的譚操2020年辭去重慶主城區的健身教練工作,回到中益鄉建峰村任村幹部。在他和其他幾位鄉村幹部的動議下,中益鄉7個村集體經濟組織聯合成立了“石柱縣益起奔跑文化傳播公司”,結合當地生態優勢、特色資源,發展研學旅游産業。譚操兼任公司總經理,匯集起一群有活力、有想法的“90後”員工。
橋頭鎮的陶然居瓦屋小寨,當地村民身着民族服裝為游客準備當地特色飲品“米米茶” 李賀攝
“這幾年,我們持續挖掘鄉里的土家文化遺傳和特色生態資源,將這些與中小學生研學、企事業單位客戶鄉土體驗等需求結合起來,受到越來越多游客青睞。”譚操&&,近5年,全鄉累計接待游客超70萬人次,旅游收入超3000萬元。
“百企進村”,新模式讓田園變游園
在華溪村偏岩壩,一棟棟黃色外墻的農家樂院落,錯落有致地分散在山野間,每逢節假日,不少院落賓客盈門。與別處不同的是,這些農家樂門口招牌上有兩個名字,一個是農家樂的名字,一個是幫扶他們的企業名字。
這是工商&&統在石柱實施的“萬企幫萬村”行動。自2021年以來,重慶餐飲商會的100家會員企業,通過捐贈實物、廚藝培訓、品牌打造,幫扶中益鄉100家農家樂和門店發展,帶動戶均增收2萬元,促進就業300餘人。
得益於此,一家位於華溪村村口的特色農産品小店即將開張。脫貧戶張劍峰介紹,重慶馨亞油脂有限公司幫他的小店解決了一台冰箱,他準備今年在這裡售賣蜂蜜、黃精等産品。現在,他養蜂的收入加上公益崗位工資,一年有6萬元左右。“小店開起來之後,日子會更甜蜜。”張劍峰説。
偏岩壩只是起點。如今,“百企進村”的春風已吹拂到石柱更多鄉村。
在橋頭鎮瓦屋村,老村委會辦公樓被改造成一個綜合便利店,店裏擺滿了橋頭和石柱的土特産。旁邊閒置多年的民房變成一家擺滿花卉、杯具的陶藝工坊。沿着山勢拾級而上,原本廢棄的農房舊址上,矗立起一棟棟依山而建的精美餐廳、高端民宿、以太空艙為外形特點的智能酒店等。一個由重慶陶然居集團領銜打造的集種植加工、非遺傳承、生態旅游於一體的田園綜合體已基本建成。
重慶市工商聯餐飲商會會長、重慶陶然居集團董事長嚴琦介紹,2022年重慶市餐飲商會來到橋頭鎮開啟“萬企興萬村”項目,並創新模式,變“輸血”為“造血”,由龍頭企業根據市場需求一體化設計項目建設運營,村集體經濟組織參股,帶動有意願的村民參與到産業鏈中。短短一年多時間,這個昔日的偏遠村落,逐漸成為石柱田園旅游的重要目的地。
橋頭鎮黨委書記王東&&,商會和龍頭企業的助力,盤活了農村一大批閒置資源,也破解了農村以往搞農旅項目招商難、經營難的問題。政府和企業共同搭&唱戲,將龍頭帶動、品牌驅動、産教融合、科技賦能、村集體統籌、農戶自主經營串聯成鏈,真正激活了農旅融合大産業。
如今,已有62家企業落戶橋頭鎮,投資總額超過1.5億元,計劃建設文旅小鎮、産業園區、研學學校等項目,預計將提供就業崗位631個,帶動1600余名農戶持續增收。
“有中生新”,一塊地結出“多樣果”
離開橋頭鎮,記者一行驅車一個多小時,來到石柱縣和萬州區交界的臨溪鎮。一路走來,只見一塊塊水田沿河分佈,臨近公路的幾塊田裏,傳來蛙聲一片。這是花廳村的一處稻蛙養殖基地。
養殖基地負責人劉俊以前在溫州打工,2021年回到家鄉,結合村裏的水土、氣候條件和外出考察學習來的經驗,在村裏支持下,發展了80畝的稻蛙養殖,實現有機水稻種植和青蛙養殖組合式開發。
重慶市石柱縣臨溪鎮“稻蛙共生”生態種養基地 唐奕 攝
“我們這裡的水質、氣溫適合養青蛙。而青蛙吃害蟲,水稻不需要打藥,所以稻米品質特別好,能賣到8元錢一斤,完全不愁銷。種養結合的模式也讓土地價值翻了倍,每畝土地的純利潤在2萬元左右。”劉俊&&,目前,稻蛙養殖年經營性純利潤達150萬元,已帶動周邊20戶農戶。隨着經營效果逐年向好,今年養殖規模已擴大至150畝。
臨溪鎮黨委書記陳雲&&,臨溪鎮過去以糧油種植為主,沒有像樣的特色産業,難以提高土地效益。近幾年,鎮上深入挖掘道地藥材以及生態氣候資源,因地制宜發展産業,讓一塊地結出“多樣果”。
在新街村,一簇簇石菖蒲緊緊扎根在油菜地裏,茂盛的葉片在春風中形成一股綠浪。
村民譚祥雙介紹,這種喜陰、易生長的中藥材,看上去和路邊野草無異,實則蘊藏着很高的價值。譚祥雙指着自家地裏的石菖蒲説:“這麼一小排石菖蒲就能賣到600多元,很多農作物一畝地都賣不到這麼高的價錢。”
陳雲介紹,石菖蒲成熟期為3到4年,不僅擁有很高的藥用價值,還可以和玉米、辣椒、油菜等作物進行套種,多倍提高土地價值,一畝地産值能夠達到1萬元,“自2019年開始試點種植以來,全鎮石菖蒲種植面積已達7500余畝。同時,虎杖等中藥材種植也在加速推廣。”
“近幾年,通過吸引新農人、實踐新模式、培育新産業,石柱鄉村産業發展動力十足,有力推動了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2023年全縣農林牧漁業總産值增速居渝東南首位,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9807元,增速居全市第一。”石柱縣委書記張華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