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天驕智慧服務:以“物業+”不斷探索創新服務新模式
2024年04月12日 12:40 來源: 融媒體中心

  一張凳子、一把剪刀、一面鏡子……在天驕星城園區的一角,由天驕智慧服務打造的特殊理髮廳一大早就排起了長隊,伴隨着剪刀“咔嚓咔嚓”的聲音,一場“春耕行動”由此開啟。

  物業服務是實現“美好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近年來,作為已經形成了多元業態的服務企業,天驕智慧服務以“品質”“精細化”“創新”為關鍵詞,在服務領域持續精耕細作,不斷延伸內涵,構建了從社區生活到城市管理的“閉環”創新模式。

春耕行動

  開啟“春耕行動” 延伸服務內涵

  眼下,正是春種春收的大好時節,在天驕智慧服務的各大小區,從社區文化、綠化養護、環境保潔、便民服務四大維度,也陸續開展了“春耕行動”。

  居家過日子,菜刀、剪刀少不了,刀具用久了就得磨一磨。在天驕溪悅,天驕智慧服務為業主開啟了磨刀的便民服務。“張大爺,10點來取刀!”物業工作人員為每把菜刀貼上標籤以便業主辨認。

  “雖然現在都生活在城市小區內,出門很方便,但很少能找到專門提供磨刀的師傅了。”陳阿姨為師傅的好手藝豎起了大拇指。

  在天驕星城、天驕溪悅,也陸續開展了免費清洗地墊服務,現場,物業工作人員各司其職,先用高壓水槍進行沖洗,沖刷乾淨後逐一晾曬,一張張地墊煥然一新。這些僅僅是天驕智慧服務推出便民服務的一個縮影。

  作春耕行動品質服務提升的重要一環,天驕智慧服務組織業主開展了“面對面”座談會,以嘮嘮家常的聊天方式,讓業主們基於日常生活暢所欲言。各項目經理傾聽並記錄真實的需求。“能現場解決的,立即現場予以答覆。對於現場不能立即回復或解決的事項,記錄在冊,以便在後續服務工作中持續改進。”天驕智慧服務相關負責人説。

  隨着“春耕行動”的持續深入,天驕智慧服務以業主生活需求為導向,不斷提高服務品質,營造美好的生活場景。

  “一個具有幸福感的社區,不僅要有賞心悅目的園區風景,更要有溫暖舒適的生活環境。”上述負責人&&,為了更好地滿足業主需求,天驕智慧服務讓服務跟隨業主的活動空間而延伸。

健康進社區活動

  “物業+健康”探索社區健康服務新模式

  現階段,人們對品質社區醫療服務、環境舒適、健康居住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此,天驕智慧服務給出的答案是:以“物業+健康”為依託,探索創新的服務模式。

  去年11月,渝中區衛健委與天驕智慧服務聯合開啟“健康進社區”主題宣傳活動,現場來自渝中區基層醫療機構的醫護人員通過主題健康宣講、慢阻病篩查、中醫義診等方式,為居民提供健康服務。

  “此次活動走進小區,打通渝中區健康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里’,也將健康生活方式相關知識和理念深入傳遞到居民。”渝中區疾控中心健康教育與慢性病防制科相關負責人説。

  在重慶總部城園區,在渝中區衛健委和渝中區紅十字會的支持下,天驕智慧服務引進了一台AED(自動體外除顫器),以進一步完善應急救護體系建設,提高廣大群眾自救和互救能力。

  作為“物業+健康”新模式的探索落地,渝中區衛健委還將與天驕智慧服務進行更加深入的合作,延伸慢病防控的觸角深入到既往難以觸及的區域。

  根據規劃,雙方將在特定的節日和健康主題日開展一系列健康宣教活動,打造一個“節日送健康”品牌;通過提升物業管家、保安等重點人群的健康知識水平和健康技能,打造一支社區專屬的健康護衛隊伍,培養一批“健康生活方式指導員”;通過在小區周邊打造健康支持性環境,為居民提供適宜的健身場所和器材,創建一批健康單元,營造良好的健康氛圍。

  今年4月,天驕邀請渝中區紅十字會的醫護人員,為各項目服務人員進行了為期2天的應急救援培訓。此次培訓通過提升天驕物業管家、保安等重點人群的急救知識水平和應急救護技能,培養一批“應急救護指導員”,打造一支社區專屬的急救指導員隊伍。

  “天驕智慧服務扎根重慶20餘年,運營項目超百個,從品牌誕生之時,便將‘健康+’理念融合進企業發展的血液,持續關注客戶的身心健康。”天驕品牌相關負責人介紹。

  不難看出,從物業管理到公共服務,天驕智慧服務充分發揮企業優勢,讓“物業+”的觸角不斷滲透至生活的各個角落。

志願者服務

  “小紅傘”撐起“大服務”

  在洪崖洞觀景台下,一把小紅傘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格外顯眼。去年6月底,渝中區朝天門街道黨工委聯合天驕智慧服務集團打造“紅岩先鋒”黨員志願服務項目。

  “因服務站就設在一把小紅傘下,游客習慣稱他們為‘小紅傘’,志願者們欣然接受了這個代稱。”現場工作人員介紹。

  據了解,“小紅傘”配置了三面32寸的LED屏,可以展示一些旅游周邊吃、穿、住、行方面的優質商家,同時設置了特色底座儲物櫃,可為附近市民和游客提供休息茶水、醫藥急救箱、工具箱等多項便民服務。該小紅傘的志願者服務團隊由該街道及社工組織人員、天驕黨支部黨員、高校學生、當地商家、四川航空黨員乘務組等愛心人士組成。

  許靜是一位“小紅傘”的志願服務者,也是一位來自天驕的全職志願服務者。她與游客們的緣分,也始於這把特殊的“小紅傘”。許靜回憶,有一天正埋頭忙着整理急救箱物資,抬頭髮現小紅傘下有一部“走丟”的手機。

  “正好旁邊有一個旅行團,準備乘車離去,我連忙跑去詢問,是哪位游客的手機,他們紛紛搖頭。”許靜説,為了找到遺失的機主,只能繼續在原地等候,並逐一詢問周邊游客是否遺失手機。不一會兒,終於等來了來自北京的游客劉女士。

  在她熱情耐心服務的過程中,很多游客都主動和她互加微信,漸漸處成了朋友。這樣的事件每天都在“小紅傘”下發生。

  為了確保志願服務高效有序,朝天門街道和天驕智慧服務集團制定“小紅傘”志願服務站規範化建設標準,包括完善志願者工作制度和服務公約,細化落實11項服務內容,並開設志願者服務專業系統培訓課程,定期開展志願服務培訓管理,為市民游客提供更優質、更貼心的志願服務。

  “小紅傘”是天驕智慧服務“黨建+物業”的一個縮影。針對社區特殊情況和需求,天驕智慧服務還以黨建引領,推動物業服務融入基層治理,建立了“紅色工程維修隊”“黨員+網格員”上門服務小組等服務。

  “在行業競爭日趨激烈的背景下,只有專注‘服務力’的提升,以多元化視角解讀服務的真正內涵。”地産資深從業者&&。

編輯: 陳蒙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