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一個從徐悲鴻名作中走來的公園

  4月10日,江北區北濱路,徐悲鴻藝術街區巴人汲水公園開園迎客。記者 崔力 攝/視覺重慶

巴人汲水1937(受訪者供圖)

  被譽為“五百年來罕見之作”的徐悲鴻名作《巴人汲水圖》,變為公園實景了!

  4月10日,巴人汲水公園在江北區北濱路開園。該公園以藝術再創造方式,依山就勢,還原了徐悲鴻名作《巴人汲水圖》的場景,讓厚重的藝術氛圍拂面而來。“一生守護”廖靜文百年主題畫展同步在徐悲鴻舊居開展,進一步讓風景疊加場景、讓場景融入風景,營造出“景區化、可進入、可參與”的城市生活空間,開創藝術賦能城市、賦能生活的新范式。

  依山就勢,還原名畫《巴人汲水圖》

  山石突兀,草木蔥蘢,百花爭艷……當天,巴人汲水公園正式揭開神秘面紗。

  該公園位于北濱路盤溪河入嘉陵江處,上連徐悲鴻舊居,下接北濱路,佔地約4.2萬平方米,分為濱江藝術廣場區、巴人汲水園區兩大功能區,以“巴山汲水畫入景、渝人愛國景生情”為設計理念,重現了徐悲鴻四大代表作之一《巴人汲水圖》的畫中之景。

  《巴人汲水圖》以高度概括的手法,將巴人傳統汲水的宏大場面分解為舀水、讓路、登高前行3個段落,描繪出7個不同人物,神韻靈動、寓意深刻、意義深遠。

  該畫于1938年在香港展出時,被譽為“五百年來罕見之作”,是徐悲鴻最具人民性和時代精神的代表作。徐悲鴻對此畫也十分滿意,後按原稿重新繪制了一幅,並將自畫像融入其中,充分展現了藝術家把民族、時代、藝術緊密結合在一起,以及將自己融入民眾之中的情懷,凸顯了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漫步巴人汲水公園,獨具匠心的設計處處彰顯藝術魅力。

  在濱江藝術廣場區,刻有文字的地磚,簡短、凝練地概括了徐悲鴻在盤溪的生活、創作歷程。大型雕塑《大師之眼》十分引人注目,該雕塑作品採用紫銅、不銹鋼制成,高達7米,通過鏤空畫卷形成的取景框還原了《巴人汲水圖》樣式,並將下方兩位汲水的巴人用圓雕的手法引入平臺,讓畫中人走出畫卷。市民遊客在尋找自拍角度時,可以將自己的形象定格在畫卷中,與大師名作“融”為一體。

  巴人汲水園區更是亮點紛呈。園區依托海拔約40米的山勢落差,打造了2座畫亭、1座拱橋、3個攔水壩、4組雕塑彩繪,從山腳江邊延伸到山頂的青石步道和臺階蜿蜒而上,生動、立體地還原了《巴人汲水圖》中舀水、讓路、登高前行3個段落,形成廣場賞畫,畫亭作畫,入畫“舀水、讓路、登高”的藝術遊覽路線,再輔以瀑布、花卉、綠植、拱橋、山石等元素,寫實與寫意結合,實現“人在畫中遊”的意境。

  “我的父親徐悲鴻如果能看見他的畫作《巴人汲水圖》變為公園實景,定會欣喜萬分!”出席開園儀式的徐悲鴻之子徐慶平感慨。

  風景疊加場景,藝術氣息拂面

  沿著公園“悲鴻小徑”,跟隨徐悲鴻先生的足跡拾級而上,徒步10余分鐘,即可到達徐悲鴻舊居。

  一尊徐悲鴻雕塑矗立在庭中,格外醒目。這尊雕塑由清華美院教授魯曉波和徐慶平領銜的國內頂尖藝術主創團隊創作而成。

  該雕塑為在地創作的作品,屬首次亮相,以徐悲鴻為主體雕塑,背景有齊白石、張大千、吳作人、李可染、宗其香等人的青石浮雕。主創團隊成員之一的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喻建輝表示,徐悲鴻主體雕塑在一定程度上還原了徐悲鴻先生在重慶生活時的形象外貌,採用相對寫實的手法,融入中國畫的筆墨意味,給人一種徐悲鴻正從歷史和畫面中走出來的心理暗示,展現了中國現當代美術教育的生機和活力。

  “一生守護”廖靜文百年主題畫展也在徐悲鴻舊居同步開展。該展覽精選了徐悲鴻和廖靜文的版畫作品共31幅,以年表為線索,並穿插展出了徐悲鴻與廖靜文的合照、影像資料等。

  再造名片,賦能城市發展

  “徐悲鴻是江北最耀眼的‘文化標簽’,已深深根植于群眾心底,並內化為一股精神力量。”江北區委書記滕宏偉表示,目前,江北區正堅持以文興城、以文化人,深度保護利用徐悲鴻先生留給江北的文化寶藏,將徐悲鴻舊居、石家花園等“串點成線”,著力打造具有“書香氣、文化味、山城范”的徐悲鴻藝術街區。

  徐悲鴻藝術街區所在區域被譽為中國當代美術搖籃。藝術大師潘天壽曾説:“二十世紀中國美術史繞過國立藝專就黯然失色,而繞過磐溪(今盤溪)就定然會支離破碎。”

  1942年—1946年,徐悲鴻在此籌建了中國美術學院研究院籌備處,並創作了《巴人汲水圖》《群奔圖》《愚公移山》《山鬼》等300余幅作品,數量佔其作品總量的近1/3。徐悲鴻也是在這裏,才真正開啟了他一生的理想——中國畫改良實踐,確定了現實主義的核心創作觀念,關注國家、民族的命運,關注現實與底層社會,注重作品的人民性。

  徐悲鴻藝術街區規劃面積約690畝,總投資11.07億元,地處大石壩街道轄區,東至石門公園,南至北濱一路,西至盤溪河,北至盤溪路,旨在建設以徐悲鴻文化藝術為核心IP,以徐悲鴻舊居、石家花園等歷史建築為重要載體,探索“歷史建築保護+街巷空間活動+公共空間增補+環境品質提升”的城市更新模式,實現傳統文化與當代藝術的相互賦能,助力重慶加快打造契合巴渝文化氣質、彰顯都市特色的重大文化地標。作為徐悲鴻藝術街區的重要節點工程,本次建成開園的巴人汲水公園,不僅豐富了市民遊客的遊憩空間,也成為江北區又一城市文化藝術名片。

編輯: 王龍博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