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岸區,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西部分院,科研人員在進行天線測試。(本報資料圖片)記者 齊嵐森 攝\視覺重慶
數字化正在引領開創現代化新重慶建設新局面。
去年4月,數字重慶建設大會吹響全市數字化建設“衝鋒號”。一年來,全市各級各部門圍繞數字重慶建設“1361”整體框架布局,按照“最快系統部署、最小投入代價、最佳實戰結果、最大數據共享”要求,圍繞“一年形成重點能力”目標,擼起袖子加油幹,推動數字重慶建設蹄疾步穩,實現良好開局。
提升黨政機關整體智治能力
80多個重大應用納入“一本賬”
數字重慶建設,是現代化新重慶建設的關鍵變量,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突破性抓手。一年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數字重慶建設整體部署,多次召開推進大會研究推動各方面工作。
去年4月25日數字重慶建設大會召開後,我市又在當年7月27日、10月31日和今年1月30日,三次召開數字重慶建設推進會,進一步動員、部署、培訓,從整體上推動市域經濟社會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以數字化引領開創現代化新重慶建設新局面。
數字重慶建設整體構架是“1361”,其中第一個“1”是建立一體化智能化公共數據&&;“3”是搭建三級數字化城市運行和治理中心;“6”是部署“數字黨建、數字政務、數字經濟、數字社會、數字文化、數字法治”六個應用系統;第二個“1”是構建基層智治體系。
市大數據局&&,圍繞提升一體化智能化公共數據&&服務支撐能力,我市重點抓好4件事——加快數據歸集;提升應用支撐能力;推動能力組件共建共享;全面實現“渝快辦”“渝快政”聯通升級。
搭建三級數字化城市運行和治理中心方面,我市不僅在市、區縣兩級建設城市運行和治理中心,還在鄉鎮(街道)建設基層治理中心,明確功能定位、體系構架、目標任務、實施路徑和保障措施,形成全局“一屏掌控”、政令“一鍵智達”、執行“一貫到底”、監督“一覽無余”數字化協同工作場景。
“六個應用系統”對標“數字中國”戰略部署,承接落地“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通過運用數字化技術、數字化思維和數字化認知,把數字化、一體化、現代化貫穿到黨的領導和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全過程各方面。
一年來,聚焦當前最重要、最迫切的業務和需求,六大應用系統成員單位梳理各自業務事項,編制出應用重大需求、多跨場景、重大改革“三張清單”,以“一件事”思維謀劃一批應用場景。
與此同時,市委改革辦緊盯六個應用系統重點任務,通過抓實政策設計、案例示範、業務培訓、進展點評、問題協調、亮點打造,推動“一本賬”內的80多個重大應用逐項上線運行,形成點上能力。
此外,我市還全面啟動基層智治體系重塑,通過迭代升級形成基層智治體系構架,梳理形成基層智治大腦架構圖。截至目前,全市歸集“一標三實”數據8000多萬條,推動360多萬條市場主體數據、社區矯正對象等10類重點人員數據下沉到鎮街基層,培訓區縣、鎮街網格員4200多場次、53萬餘人次。
加快數字産業化和産業數字化
全面建設數字經濟發展高地
工廠裏,多塊大屏實時顯示生産數據,多條智能生産線通過精益數字化系統實現自動排産、績效管理……
這是位於重慶高新區的重慶金橋機器製造公司的智能化生産場景。得益於智能化改造,該企業生産效率提升40%,生産成本下降近20%。
作為國家首批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這一年來重慶全方位推動數字産業化和産業數字化,目前全市數字經濟企業突破2萬家,數字經濟增加值佔地區生産總值比重達到45%。
而在賽力斯智能工廠,同樣有上千台機器人每天高速運轉。在這裡,衝壓一套汽車部件僅需5秒,2分鐘即可下線一輛新車。
“效率提升得益於生産線智能化改造。”賽力斯集團負責人説,智能工廠以數字化為驅動力,結合人工智能、物聯網、雲計算等技術,實現關鍵程序全流程自動化。
錨定智能製造,一年來我市建成一批智能工廠和數字化車間,為更多企業插上了“數字化翅膀”。
一手鍛長板,一手補短板。一年來,我市還持續實施軟體和信息服務業“滿天星”行動計劃,按下軟體産業發展“加速鍵”,帶動一大批數字企業蓬勃興起。
“壯大數字産業,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是發展數字經濟的應有之義。”市經信委主任藍慶華&&,我市將積極完善“芯屏端核網”全産業鏈,不斷提高産業能級完善産業鏈條。
發展壯大數字産業,加快推動數字産業化、産業數字化,需要完善的數字基礎設施作為支撐。
一年來,我市持續加快5G、數據中心、物聯網等數字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夯實數字底座。比如,兩江新區水土新城通過集聚中國移動(重慶)數據中心等一批數據中心,具備8萬個機架、近40萬台服務器支撐能力,成為西部地區集中度最高、規模最大的雲計算基地。
市大數據局局長代小紅&&,目前我市正持續推動5G和千兆網協同發展,深化拓展中新國際數據通道應用,積極參與“東數西算”,助力産業鏈上下游企業協同發展和數字化轉型,推動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全面建設數字經濟發展高地。
一攬子“關聯事”變成“一件事”
“一件事一次辦”提高群眾辦事效率
一年來,在數字重慶建設進程中,我市深化對“一件事”場景的認識和把握,用好“V模型”,聚焦發展、服務、治理典型任務,推進數字化集成改革,將多個部門相互關聯的“單項事”,整合為企業及群眾視角下的“一件事”,通過集成化辦理,實現“一件事一次辦”,形成一批具有重慶辨識度、全國影響力的改革成果。
今年初,在重慶市婦幼保健院,産婦江女士分娩不久,醫院護士便指導她丈夫在“渝快辦”App上提交新生兒“出生一件事”聯辦申請,當天便辦好新生兒戶口登記、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登記、社會保障卡申領等事項,次日就收到了新生兒戶口頁和社會保障卡。
在“一件事”改革中,我市從企業、群眾辦事需求出發,將涉及面廣、辦理量大、辦理頻率高、辦理時間相對集中,需要到政府部門、公共企事業單位和服務機構辦理的多個相關聯的“單項事”合理歸集,持續推出一系列主題式、套餐式場景應用,實現企業、群眾辦事從“多地、多窗、多次”,向着“一地、一窗、一次”轉變,最大程度利企便民。
一年來,從企業到群眾,受益“一件事一次辦”的例子不勝枚舉——
“大學生創新創業一件事”一次辦,將原來需要跑人力社保局、市場監管局等多個單位辦理的創業工位申請、企業設立登記等7類事項,集中一次性辦理,實現一張表、一張網辦理,提供一站式服務。
“企業職工退休一件事”一次辦,只需企業退休職工或代辦人員在窗口填寫申請表、遞交材料,即可一次性聯辦人社、醫保等多部門的職工醫療保險參保登記、退休人員住房公積金提取等多個事項。
“員工錄用一件事”一次辦,將企業新招用員工後涉及的就業登記、職工參保等多類辦事服務事項歸入一個主題,實現一表申請、一窗辦結、一網通辦。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一年來,我市通過持續推動跨部門、跨領域、跨層級分散事項聯合集成,形成高效協同的“一件事”數字政務,全面提升現代化治理能力,創造高品質生活,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