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重慶纖維“飛天”記

  空曠的火箭發射場中,有人拿着噴火槍,不斷“烘烤”一塊板材,但無論怎麼燒,那塊板材也未見任何損傷……

  這是一段在國外很火的短視頻。視頻中的板材是運載火箭的材料,不少網友在評論區稱讚質量過硬,特別是耐熱性讓人驚嘆。

  “我很想去留言,這塊板材的纖維棉是我們生産的。”重慶再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再升科技)副總裁楊金明一邊看著視頻一邊自豪地説。

  楊金明所言非虛。

  再升科技是一家生産超細纖維的新材料公司,其玻璃纖維空氣過濾紙産銷量位居全國首位。只是,它的産品以前都用在“地上”,如工業級空調、汽車濾網等,究竟是何時飛向了天空?

  這背後,其實是一家企業加速發展新質生産力,最終實現升級突破的故事。

  伯樂引薦開闢“新賽道”

  2015年,紡織材料領域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俞建勇應邀來到再升科技。

  彼時,再升科技剛剛完成上市,建立了院士專家工作站,並向這位院士拋出“橄欖枝”。

  俞建勇不僅給再升科技帶來技術指導,還帶來了一個重要信息——在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國商飛)牽頭的國産大飛機研製項目中,“飛機棉”研製進展非常緩慢。

  “飛機棉”,是用在飛機客艙夾層中的一種特殊玻璃纖維棉氈,要承擔隔熱隔音等功能。此前,全球範圍內只有兩家外國企業能夠生産。

  俞建勇認為,再升科技在纖維材料方面有很強的技術積累,為何不向中國商飛主動請纓,助力國産大飛機突破“飛機棉”這一難題?

  想法雖好,實現起來難度卻很大。

  國産大飛機作為大國重器,集中了大量高精尖人才、團隊、技術,更不乏一些“國家隊”企業參與其中。如此強大的陣容尚無法攻克“飛機棉”,作為民企的再升科技能不能啃下這塊“硬骨頭”?

  再升科技選擇迎難而上。

  楊金明説,參與國産大飛機研製,是一個提升自身技術實力,開闢新賽道、研製新産品的絕佳契機,哪怕最後失敗了,也要去嘗試。

  2016年,再升科技向中國商飛“毛遂自薦”,希望參與到國産大飛機“飛機棉”的研製中。

  最初,中國商飛有些猶豫,畢竟再升科技雖然是“隱形冠軍”,卻有些名不見經傳。但有權威專家的力薦,以及國産“飛機棉”緩慢的進展,最終讓中國商飛決定,給這家重慶民企一個機會。

  上千萬元設備“打水漂”

  現實很快就給再升科技的“豪情壯志”潑了盆冷水。

  正常而言,製作、研發一個産品,往往會有個大致的參數指標,企業需要按照這個標準去具體落實。

  但“飛機棉”不僅沒有任何可以參考的樣本,連用什麼設備,甚至最後的産品要達到怎樣的程度,都沒有準確的標準。

  如果把“飛機棉”比作一座高樓大廈,那再升科技就是一個手裏沒有效果圖、施工圖、材料表的項目經理,這樓到底該怎麼修,全部要自己“摸着石頭過河”。

  有件事讓楊金明印象很深。

  生産“飛機棉”必須要有産線,但線上需要哪些設備,哪個環節該用什麼工藝,無人知曉,再升科技只能憑以前的經驗去購買設備。經過一段時間的探索後,再升科技發現此前買的設備一個都用不上,只有全部淘汰掉。

  “這批設備價值超過千萬元,這些投入也只能全部‘打水漂’。”楊金明説,這些困難都沒有讓再升科技退縮,反而讓公司橫下一條心,必須拿下這塊“飛機棉”。

  再升科技決定從零開始。

  一方面,他們與中國商飛一起,探索建立一套“飛機棉”的理論基礎,不斷優化、完善其參數標準,也就是先搞出一張“設計圖”。

  楊金明説,隨着理論探索的不斷深入,他們發現“飛機棉”的難度遠超想象。如果説自己以前做的纖維材料是一顆乒乓球,那“飛機棉”就像是做圓珠筆芯,難度和工藝可見一斑。

  另一方面,再升科技自行設計産線、設備,並隨時根據理論的更新,不斷調整技術和設備的運用。

  比如,“飛機棉”需要兼具輕和隔音隔熱,還必須防水,而這些指標怎麼看都是“矛盾”的,但這也恰好是核心技術,只要攻克了它,“飛機棉”也就基本拿下了。

  為了在這些“矛盾”中找到最佳的平衡點,再升科技除了日常科研攻關外,還投資千萬元,設立國內首個由中國商飛認定的航空級聲學實驗室。

  經過數年不懈努力,2019年,再升科技自主研發的超細、輕質、柔性、隔熱、隔音的“飛機棉”,終於取得成功。因為産線與技術同步搭建,其産品很快實現量産。

  研製“飛機棉”一戰成名

  2020年,再升科技“飛機棉”通過中國商飛審核,進入供貨名單;次年,第一批“飛機棉”産品交付配套到首架C919上,再升科技也與中國商飛簽下“飛機棉”常年配套協議。

  2023年5月28日10點32分,國産大飛機C919從上海虹橋機場起飛,開啟了它在全球的首次商業載客飛行,再升科技的“飛機棉”也正式翱翔在藍天中。

  楊金明説,新質生産力核心要素之一,就是加強科技創新,特別是原創性、顛覆性科技創新,“飛機棉”的成功也正是如此。如今,再升科技已成為國內唯一、全球第3家能夠批量生産“飛機棉”的企業,實現了“飛機棉”國産化配套。

  “通過研製‘飛機棉’,我們不僅開闢了新賽道,還掌握了更多、更強的綠色、低碳新材料製作技術。”楊金明説,這種隔音、隔熱性能優異的産品還可以用在高鐵、船舶等製造領域。

  因為成功研製出“飛機棉”,再升科技一戰成名,很多企業慕名而來,希望尋求合作,其中不乏國外的知名企業,包括美國的航空航天企業與知名新能源汽車企業。

  “航空航天企業用了我們的纖維材料,新能源汽車企業主要是其空調系統用了我們的纖維過濾網。”楊金明説,這兩家全球知名公司選擇與再升科技合作,側面也説明公司的産品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有資格與國外同類産品一較高低。

  楊金明&&,未來,再升科技會把發展新質生産力作為自身持續發展的關鍵,加大在科技創新、技術研發上的投入,爭取在更多領域實現“不可替代”性。(記者 楊駿)

編輯:劉磊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