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百日咳,我們要知道的那些事

  入春以來,氣候變化無常,百日咳病頻繁發生。關於百日咳的相關知識,大家應作一個全面了解。

  1、什麼是百日咳?

  由百日咳鮑特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的乙類傳染病。

  2、有哪些症狀?

  感染者以長時間的陣發性、痙攣性咳嗽為主要臨床症狀。新生兒和3個月以下嬰兒常不表現典型的痙咳,多見咳嗽數聲後即發生屏氣、發紺,甚至窒息。典型的百日咳分為3個階段:卡他期、痙咳期以及恢復期。未經治療,咳嗽症狀可持續 2~3個月,故名“百日咳”。如果發現孩子久咳不愈,一定要及時去醫院就診。

  3、怎麼傳染的?

  人類是百日咳鮑特菌的唯一宿主,人群普遍易感,患者、隱性感染者以及帶菌者都是本病的傳染源,主要通過呼吸道飛沫傳播,家庭內傳播較為多見,5歲以下小兒易感性最高。

  4、百日咳的危害

  成人或年齡較大的兒童感染百日咳後,其臨床症狀相對較輕,主要表現為慢性咳嗽、咽部不適等,但年齡較小的兒童,尤其是小月齡嬰幼兒,容易發生重症化,合併多種併發癥,危害比較大。

  ①容易合併肺動脈高壓、百日咳腦病、腦炎和混合感染。混合感染病原有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

  ②住院率高。我們所熟知的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住院率約10%, 而百日咳住院率高達30%~50%。

  ③時至今日,百日咳仍然是兒童感染性疾病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在百日咳疫苗廣泛使用後,百日咳導致死亡的病例集中發生於嬰兒,尤其是尚未開始接種疫苗的小嬰兒。

  即便在百白破疫苗仍維持高接種率的前提下,百日咳依舊出現了捲土重來的趨勢。學界認為,這種現象被稱為“百日咳再現”。

  5、如何防控?

  ①感染後,建議居家隔離至少到有效抗菌藥物治療後5天;對於未及時給予有效抗菌藥物治療的患者,隔離期為痙咳後21天。

  ②保持室內通風,咳嗽或者打噴嚏時遮掩口鼻,保持良好的個人衞生習慣、避免與生病的人密切接觸、到人群聚集的場所建議佩戴口罩,保持工作場所、家庭環境和個人使用的物品清潔與衞生。

  ③注意勞逸結合,合理作息,適當參加體育鍛煉,增強自身抵抗力。

  ④及時接種疫苗。對於百白破疫苗的適齡兒童,尤其是3月齡的嬰幼兒,建議及時接種;對於未全程接種的5歲以內的兒童,建議補齊漏種劑次。

  ⑤兒童,特別是嬰幼兒出現咳嗽、發熱等症狀時應及時就診,明確診斷及早治療。嬰幼兒看護者有上述症狀時,也應及時診斷並治療。

編輯:張聰聰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