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27個老舊小區“騰出”1690個停車位
2024年03月27日 08:28 來源: 重慶日報

  3月25日傍晚,位于涪陵區敦仁街道清溪溝社區的明瑜國際小區,智能電子道閘自動識別住戶車輛後輕輕抬起,一輛輛車子緩緩駛入小區,在清晰劃線的停車位上整齊排列。“樓下新增了停車位,回家停車真是方便多了,不用擔心淩晨兩點還被人叫下去挪車。”居民袁雄説。

  2021年,清溪溝社區整合資源,在明瑜國際小區規劃新建104個路面停車位,解決車輛亂停亂放問題。在規劃建設中,依托涪陵區政協搭建的“渝事好商量·‘涪’務面對面”協商平臺,社區聯合街道及主管部門,會同居民代表召開了十余次議事協商會,不斷磋商改造方案,整個議事協商持續了整整9個月。

  停車與綠化,能否兼得?

  明瑜國際小區是修建于2005年的老舊小區,開發商最初只建設了100多個地下車位,這些年,隨著買車的居民增多,車位嚴重不夠,車位配比不足1:0.5,高峰時期,平均兩輛車就要搶一個車位。

  2021年,明瑜國際小區被列入老舊小區改造計劃。針對是否擴建地面車位,居民卻分成了兩派:以年輕人為主的“讚成派”認為,應該將小區空間重新整合,在道路沿線規劃停車位,緩解停車難題;以老年人為主的“反對派”則擔心,新增停車位會減少綠化面積,影響自己散步鍛煉。

  “要在我家樓棟前規劃停車位,我堅決不同意。”2021年2月,第一次議事協商會舉行,作為召集人之一,涪陵區政協委員敦仁聯絡站負責人周銀奎清楚地記得,當時,好幾位老人情緒激動,在會上投了反對票。

  幾位老人都住在同一樓棟,最初的設計方案是將他們樓下綠化帶改成停車場。“這條綠化帶靠近消防通道,平日機動車亂停亂放,導致消防通道經常被佔。”周銀奎介紹,不僅如此,綠化帶原有苗木老化、裸土嚴重,許多居民認為這樣的綠化帶已沒有綠化、美化功能,應該拆除或改建。

  矛盾在哪裏,協商就在哪裏。周銀奎邀請街道規劃建設科參與議事協商,與社區幹部、居民代表面對面交流溝通,最終協商提出了將公路兩旁綠化帶各退後兩米,用來修建側方位停車位的方案。

  施工中,政府又對原有綠化帶進行了改造提升,人工清除了老化的地被植物、灌木,補植補栽了楓樹、紫薇等觀賞性植物,並利用裸露的堡坎、坡地打造了一處處景觀小品,重塑小區綠化空間。

  通過議事協商,明瑜國際小區共增設標準停車位104個,補植綠化3663平方米,公共綠地面積相較于改造前不降反增,居民們都滿意。

  擔心回報慢,社會資本猶豫了

  然而,場地平整加上後期補植補綠,增設104個標準停車位大約需要80萬元。這麼大筆錢從哪裏來?

  與以往依賴政府投入不同,清溪溝社區決定採用市場化手段,撬動社會資本投入。社區找到了涪陵博宇建築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博宇建築),委託其作為項目的投資方和承建方。這意味著,公司將自掏腰包墊付80萬元進行施工,車位建成投用後交給小區業委會管理,業委會則每年從停車費收益中拿出一定比例的資金,償還墊資。

  這樣的承建模式,博宇建築一開始是猶豫的。“在商言商,小區停車費由業主大會決定,業主停車收費標準太低,租金回報率太低。”博宇建築負責人簡遠乾坦言,一般公共停車場都是按小時計費,而針對小區業主,停滿一天才收費四五元,就算100多個車位每天全部停滿,業委會拿出70%的收益進行資金償還,公司也要近10年才能拿回本金。

  博宇建築打起了“退堂鼓”,眼看項目陷入僵局,一場議事協商會再次召開,博宇建築與政府、小區物業公司、業委會負責人圍坐一起,就項目資金來源進行商談。

  “若能在5年內回本,這80萬元我們才敢投。”簡遠乾一開始就亮出了“底牌”。

  作為第三方代表的社區書記何建君當即給出建議,可以在非高峰時間段向社會車輛開放停車場,並按照市場價格進行收費,以此增加小區停車收益。

  “社會車輛頻繁進出,會不會擾亂小區治安?甚至出現外來車輛‘霸佔’車位,業主車輛無法停靠的情況。”業委會有人表現出這樣的擔憂。

  經過反覆協商,小區物業承諾將加強對外來車輛的管理,升級改造小區視頻監控係統、安裝道閘自動識別係統,並嚴格劃定外來車輛臨停時間段,消除居民擔憂。

  在經過持續9個月的“拉鋸戰”後,2021年底,新增車位建設完成,小區實行差別化停車收費,每年收益約20萬元,業委會按比例進行資金償還,預計2026年前,博宇建築即可連本帶利收回投資。

  “復制”經驗,一件件揪心事解決了

  近年來,涪陵區政協積極整合資源,搭建平臺,將“渝事好商量·‘涪’務面對面”政協協商品牌與基層治理相融合,推動政協協商向鎮(街道)、村(社區)延伸,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廣泛開展小微協商。

  “針對老舊小區改造中矛盾最突出的停車難題,我們通過全流程協商,探索出以‘法治化、市場化、智能化’,推動居民‘自建、自管、自享’的整治思路,依托明瑜國際小區成果經驗,逐步向全區26個老舊小區復制推廣。”涪陵區政協主席杜海波説。

  “居民們出了老舊小區車位改建的‘題’,區政協組織開展多次協商,最終‘答’出了好辦法。”在荔枝街道水資源小區,居民李佳佳對改造後的停車空間頗為滿意。水資源小區一直沒有專門的停車區域,對于這個已建成20多年的老小區來説,要新建地面停車位,資金和用地都是難題。通過議事協商,小區向居民籌集資金30余萬元,按照居民“自提方案、自建項目、自行管理、自享成果”的模式,充分盤活小區閒置的邊邊角角,騰挪出94個地面停車位,使居民停車難題得以緩解。

  在協商議事中,一件件煩心事、揪心事解決了,幹群關係改善了,基層治理能力也得到增強。

  電動車違規停放、電線私拉亂接,這樣的情形曾讓崇義街道移民小區2號院居民頗為苦惱。依托“渝事好商量·‘涪’務面對面”協商平臺,在徵求多方意見後,小區規劃了非機動車停放區域,安裝了充電樁,避免飛線充電,在消除安全隱患的同時,也改善了居住環境。

  截至目前,涪陵區27個老舊小區新增車位約1690個,節省政府投資4000余萬元,惠及群眾上萬人,有效助推了基層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準提升。

  新重慶-重慶日報記者 左黎韻

編輯: 劉文靜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