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背簍專線”是構建城市IP“心”切口

  新華網重慶3月27日電(江茜 梁莎莎)最近,重慶“背簍專線”——軌道交通4號線火出圈,引起各大媒體關注。地鐵4號線2期於2022年6月開通,全長32.8公里,連接渝北區石船鎮到市區,共設15個車站。每天清晨6時許,石船站&&口都會迎來一群“特殊乘客”——石船鎮周邊十幾個村莊的菜農,他們或背着背簍,或肩挑竹筐,裏面裝滿新鮮的當季蔬菜,依次進站乘車。漸漸地,乘坐地鐵去市區賣菜的菜農越來越多,這條地鐵就被大家親切地稱為“背簍專線”。

  據了解,地鐵開通前,菜農們都在石船鎮上賣菜,鎮上人少,菜賣得慢,菜價也低。地鐵開通後,菜農們發現,市區的菜價能賣高一點,於是很多菜農就坐上地鐵到市裏賣菜。為了方便菜農,站內工作人員也會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扶一扶背簍,引導菜農乘坐升降電梯,或是用手持金屬探測儀為他們安檢,引導他們快速有序進站……

  當有網友建議早晚高峰時段禁止菜農攜帶菜筐乘坐地鐵時,重慶軌道交通方面迅速回應:只要行為和物品合規,就不會干涉。工作人員&&,如有乘客發現賣菜老人帶上車的菜有氣味、汁水,弄臟車廂,可來電反映,地鐵配有保潔人員,工作人員也會上前處理。

  重慶軌道交通的溫暖回應,獲得輿論一片掌聲。央視總台評論:“一個個背簍是一家子的生計,也承載着城市的溫度。”網友紛紛點讚:“這條地鐵不僅承載了他們的希望,也帶他們駛入了春天。”題為“一條地鐵,裝得下公文包,容得下背簍”的短視頻,在重慶乃至全網廣為傳播。

  重慶工商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殷俊&&,“背簍專線”破圈的意義顯然不止於此。從構建城市IP角度看,這是一個值得重視的“心”切口。近年來,構建城市IP已成為許多地方塑造城市形象的重要內容。“背簍專線”出圈表明,凸顯人文關懷的“暖”新聞,容易撥動人們心弦,能迅速讓暖意充盈並産生溢出效應,助力重慶展現包容大度的城市格局。

編輯: 陳蒙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