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瞭望丨打造南岸文化標誌性“金名片”

  ◇2023年,南岸區全區共接待游客4820.14萬人次、同比增長19.95%,實現旅游收入360.71億元、同比增長24.64%

  文∣ 重慶市南岸區委書記、重慶經開區黨工委書記(兼) 許洪斌

  

  2023 重慶馬拉松在重慶市南岸區南濱路海棠煙雨公園 前鳴槍開跑(2023 年 3 月 19 日 攝) 黃偉攝 / 本刊

  重慶南岸區文化資源豐富、歷史人文厚重,禹涂文化、宗教文化、巴渝文化、抗戰文化、紅色文化交相輝映。賡續城市文脈、推動文化繁榮興盛,南岸區始終着力打造南岸文化標誌性“金名片”。

  以文鑄魂打造“理響南岸”

  南岸區深入實施理論武裝“走心走深走實”工程,推動“學、講、研”一體化,讓理論之聲傳遍南岸。

  理論學習注重內化轉化。創新打造南岸區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四式學習法”,開展“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知原義”大學習活動,開設區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思享長嘉匯講堂”,全區各級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1750余場。

  理論宣講注重大眾化。構建完善“1+6+N”理論宣講體系,做強“理響南岸”理論宣講品牌,創新“理論微漫繪”“理論微話劇”等特色形式,用好“兩中心一&&”,發揮“廣陽故事大王宣講團”“南岸她力量”等5個全國、全市基層理論宣講先進集體作用,深入開展宣講活動1.23萬場次、覆蓋63.5萬人次。

  理論研究闡釋注重體系化。深化與高校、黨校、社科機構等合作,積極推進新型智庫建設,深入開展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南岸建設課題研究,推出一批高質量理論成果。加強社科普及基地建設,壯大社科普及專家隊伍,讓理論研究闡釋更加貼近實際、貼近生活。

  以文化人打造“文明南岸”

  南岸區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健全“全方位、多層次、沉浸式”宣傳教育體系。

  深化文明建設。統籌文明培育、文明實踐、文明創建,完善“1+1+N”文明建設工作體系,深入實施公民道德建設工程,依託223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持續開展“珠聯接龍”“點讚文明”等特色品牌活動,創新謀劃“文化·禮讓斑馬線”一件事,以數字化建設推動文明細胞培育提質增效,連續9年獲得“全國文明城區”榮譽稱號。

  注重典型示範。深入實施“萬家燈火”先進典型培育工程,培育全國文明單位(村鎮、校園)18個,榮獲“中國好人”稱號23人,“感動重慶十大人物”7人、集體2個。

  培育時代新人。深入實施時代新人培育工程,完善“大手牽小手”思政教育體系,打造“戲劇思政”“小扣子”等品牌,用好《挺進報》舊址等5個市(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讓思政教育進一步接地氣、冒熱氣。

 以文惠民打造“幸福南岸”

  作為西部首個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南岸區堅持把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作為文化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持續加大優質公共文化服務供給,不斷增強人民群眾文化獲得感、幸福感。

  優化文體設施。紮實做好公共文化空間品質提升工程,加快全市最大的地區級公共文化設施茶園文化藝術中心建設。在全國率先提出“嵌入式”公共文化服務理念,以“微改造”為主要思路,將鎮街綜合文化服務中心、村社文化中心、南書房自助書吧等文化陣地“見縫插針”嵌入群眾生活場景,推動公共文化服務“遍地開花”。

  豐富文化活動。堅持深入開展“成渝雙城文學對話”“老街故事薈”等特色活動,連續13年聯動中國交響樂團開展“藝術為民”服務基層活動,積極舉辦承辦2022重慶藝術版權季作品成果展、第五屆重慶先鋒藝術電影展等重大展節活動,精心組織鄉村村晚、全民閱讀等文化惠民活動,讓更多群眾共享文化發展成果。

  繁榮文藝創作。深入實施文藝精品創作工程,挖掘和培育一批傑出文藝人才、優秀文藝作品、特色文藝品牌,推出長篇小説《挺進者陳然》、雜技《搖擺青春》等優秀作品,打造廣陽民間故事、北斗農民管樂隊等本土品牌。

  以文潤城打造“魅力南岸”

  城市是一個民族文化和情感記憶的載體,歷史文化是城市魅力之關鍵。南岸區始終將傳承發揚文化、留存歷史記憶與塑造城市品質有機結合,更好涵養城市氣質,展示城市形象。

  突出厚重歷史感。以創建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範區為抓手,持續推進重慶黃山抗戰舊址群、重慶抗博文物建築修繕,活化利用德國大使館舊址等,用好用活王樸烈士舊居等紅色資源,讓紅岩精神充分融入文化血脈。

  展現人文新風貌。高標準建設長嘉匯城市會客廳,推動彈子石、龍門浩、慈雲寺等歷史文化街區串珠成鏈,重慶開埠遺址公園、重慶規劃展覽館、龍門浩老街下浩裏等建成開放,形成“三條老街”“五大名館”特色文化品牌。

  匯聚濃濃煙火氣。擦亮“看重慶·來南岸”城市宣介品牌,策劃“詩詞裏的南岸”“舌尖上的南岸”等系列宣傳,精心打造南濱路美食街、南山火鍋一條街,持續做靚“不夜南濱”IP,形成城南家園夜市、彩虹集市等網紅打卡地,引入手工藝品、國潮文化等多元特色産品。

  以文興業打造“活力南岸”

  南岸區突出文化賦能,大力發展文化新場景新模式新業態,不斷提升文化産業創新力競爭力,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

  做強文化産業主體。建好用好國家級文化産業示範園區、國家文物保護裝備産業基地等&&,聚集重慶出版集團、愛奇藝、網易、去哪兒網等文化類企業2000余家,從業人員3.1萬餘人,2020年以來總營收超180億元。

  做優數字文化賽道。深入實施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依託重慶市數字出版産業基地,大力發展數字出版、數字娛樂、游戲電競等新業態,入駐重慶市出版監測中心、重慶市版權保護中心等機構,積極推動“LOKLOK”&&等文化出海,加快打造西部數字出版産業高地。

  做精文旅融合特色。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動商旅文體深度融合,高質量舉辦重慶國際馬拉松、王者榮耀全國大賽總決賽、CUBAL等活動賽事,精心打造“重馬國際消費節”“電競消費季”。2023年,南岸區全區共接待游客4820.14萬人次、同比增長19.95%,實現旅游收入360.71億元、同比增長24.64%。

  (《瞭望》2024年第13期 )

編輯: 陳雨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