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維化工技術人員查看PVA産品自動包裝線運行情況。(受訪者供圖)
在中國石化集團重慶川維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川維化工)辦公室,有一盞晶瑩剔透的水晶紀念杯,上面寫着:期待第五個十年友好合作。
贈送紀念杯的是全球有名的貿易公司——美國WEGO公司。如今,WEGO公司和川維化工的合作,已經從單純的貿易拓展到技術交流、設備供應、物流支持等多個領域。在這家國際巨頭的引薦下,川維化工PVA(聚乙烯醇)已經暢銷全球60多個國家和地區,佔中國出口歐洲PVA總量的80%,也是國內唯一一家可以向美國市場出口PVA産品的企業。
40多年來,這家公司為啥一直“鍾情”於川維化工?
WEGO公司全球採購總監這樣回答:這是一家把質量作為企業立身之本的中國公司。他們總是能快速研發並生産出客戶需要的産品。
美國企業當場“牽手”川維化工
PVA是一種高分子材料,綠色環保可降解,其廣泛應用於紡織、造紙、醫藥、陶瓷、鋼鐵、電子等領域。不過,40多年前,PVA還只是一個小眾産品,當時國際上只有日本等少數國家能夠生産。
“在中國西部內陸地區,竟然也有企業能生産PVA!”1982年的一天,在重慶舉行的一次中外産品推介會上,遠道而來的美國WEGO公司代表在眾多推薦産品目錄中驚喜地發現了川維化工生産的PVA産品。
川維化工前身為四川維尼綸廠,建於上世紀70年代,是當時全國四大化纖生産基地之一,其PVA裝置從國外引進,主要採用天然氣制乙炔法生産PVA産品。
産品質量好不好,能不能達到要求?那次會議後,WEGO公司參會代表從重慶輾轉7個多小時到達長壽川維化工,專程打探這一産品。
“雖然産品外觀看起來有點發黃,但主要質量指標均達到世界先進水平,且性價比更高。”該代表回憶道,當時他們公司正和全球10多家PVA公司接洽,看到川維化工的PVA産品後,當場決定和川維化工合作。由此,川維化工産品在WEGO公司的幫助下正式走向國外市場。
火車拉“棉花”,運費如何降
然而,合作並非一帆風順,一系列問題隨之而來。
當時,重慶産品出口的主要路徑是用火車皮運至廣東或天津等港口再下水。PVA産品為蓬鬆的片狀物,堆積密度小,産品堆積在一起中間有空隙,相當於用火車拉棉花。火車運費按照車皮數量收取,PVA産品重量輕,佔用空間大,導致物流費用居高不下。
為解決這一問題,川維化工想到一個方案:在産品包裝前增加一個粉碎流程,將産品粉碎為體積更小的顆粒,以節省空間。
但是,當時國內根本沒有生産該裝置的粉碎機廠家,只能海外採購。彼時,重慶沒有進出口權,要進口單&設備非常困難。WEGO公司主動提出幫忙從國外採購設備。最終,雙方找到一個“以物換物”的無償貿易解決方案。
用同等價值PVA産品,換回了一台進口粉碎機,川維化工終於解決了産品堆密度小造成物流成本高的問題。此後,川維化工還根據客戶需求,採用集裝箱直接裝車,中間不需要港口中轉,進一步節約了運輸成本。
10年啃下行業“硬骨頭”
本世紀初,由WEGO公司牽線搭橋,美國另一家知名公司也打算和川維化工合作,但他們開出的條件卻異常苛刻。
“以消除黑色瑕疵為例——PVA産品生産時要在乾燥機裏進行4個多小時高溫乾燥,其間有可能存在翻滾不均、溫度控制不均等問題,導致結晶狀的PVA産品普遍存在黑色瑕疵,消除瑕疵是行業無法攻克的‘硬骨頭’。”川維化工相關負責人説,對方要求“零黑點”,即使用放大鏡觀察也要看不到任何瑕疵。
“我們願意接受挑戰!”
川維化工採取“揭榜挂帥”“聯合作戰”“一品一策”等舉措,從産品設備、工藝等方面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
設備方面,川維化工對生産線設備進行升級改造,同時引入特殊設備,對産品外觀進行全面篩選。工藝方面,研發人員從産品聚合、醇解、包裝等100多個工藝控制點進行探索,並與清華大學、四川大學等一些知名科研院校展開闔作。
“這期間,公司進行過大大小小上百次試驗,用了整整10年時間,才成功實現商業量産。”川維化工相關負責人介紹,該産品一經問世,立即獲得上述公司的認可,雙方由此開始了長期合作。
目前,川維化工自主研發的PVA産品已經涉及80多個品種,成為國內首家可以生産全部PVA系列高端産品的企業。
對質量要求“層層加碼”
PVA産品質量國家標準中,要求合格品的醇解度為正負2,優等品為正負1,而按照川維化工內部要求,産品標準必須常年優於國家標準。
業內深知,化工産品最大的挑戰是持續保持産品質量穩定性。
川維化工對産品質量“層層加碼”,如何做到?
原來,PVA産品在生産過程中,對工藝控制和操作都需要高度精細化。PVA生産品類眾多,在其生産過程中,生産線相同,但受産品用途不同影響,在生産工藝相同的條件下,需要操作人員在配方、溫度、添加催化劑等多個方面進行精細調節,由於設備精度和人員熟練度等主客觀因素影響,産品很難做到質量穩定。
為此,川維化工不斷縮短産品檢測周期,建立了大數據模型,並採用智能化檢測設備,使産品檢測周期由每4個小時一次縮短到幾分鐘一次,再到實時檢測,實現了産品質量問題實時發現、實時解決,確保了産品穩定性。同時,公司還提高了設備運行時間,將産品生産非計劃停車率下降了90%。
此外,川維化工還建立了質量常態比對機制,即對生産同一産品的生産線進行質量對比分析,找到最佳控制點,並分析原因,使不同生産線的産品達到更高標準。
憑藉對産品質量的不懈追求,川維化工産品不僅獲得重慶市市長質量管理獎,還獲得了“歐洲質量獎”和“國際技術質量金獎”。